别称
寻求命名综合征
概述
迁延性昏迷是一种长期意识障碍对外界失去反应的状态(持续 3 个月以上),可表现植物生存状态。
损伤后迁延性昏迷病人的流行病学统计大约为每 100 万人口中有 4 例。
迁延性昏迷是由于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持续颅内压增高引起严重的脑皮质缺血、缺氧、广泛而较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复苏不及时等原因引起。
主要症状是认识能力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以及不能理解和表达言语,处于长期的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有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血压、消化功能等,但对自我和外界环境没有觉知。
治疗方法有早期预防性治疗,注意颅脑外伤初期的处理,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发生严重脑缺血、脑缺氧,采用神经营养性药物和高压氧治疗等。
由于成为植物状态的人,事实上都是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的,这就会导致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相当范围和不可逆的严重损害。表现出为长期意识障碍对外界失去反应。
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是一个耐心、艰难的过程,完善的护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有重要作用。
症状
患者表现多为重型脑损伤后出现长期的植物生存状态,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长期的意识障碍。
迁延性昏迷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迁延性昏迷的常见症状包括:
外周感觉刺激如听觉、视觉、触觉等刺激不能诱导出患者随意的、有目的的行为反应。
无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患者有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血压、消化功能等,但对自我和外界环境没有觉知。
患者整日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但有明显的睡眠节律且不能自己调整不适的卧姿,也不能主动索食。
迁延性昏迷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
广泛而较重的脑挫裂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病因
迁延性昏迷是由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持续颅内压增高引起严重的脑皮质缺血缺氧、广泛而较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复苏不及时等原因而引起。
迁延性昏迷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脑挫裂伤:由于交通事故、摔伤、跌伤、打击伤、爆炸等各种外因导致的颅脑损伤。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单纯脑实质损伤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者称为脑挫伤,脑实质破损伴软脑膜撕裂成为脑裂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头部受到外伤作用后发生的一种疾病,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
脑复苏不及时:心肺复苏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所迅速采取的一切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抢救措施,若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脑损伤,导致迁延性昏迷。
哪些人容易患迁延性昏迷?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迁延性昏迷:
头部受到剧烈外伤导致脑实质损伤的情况容易导致迁延性昏迷。
颅内肿瘤等颅内疾病引起脑干损伤或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容易导致迁延性昏迷。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意识丧失:认识能力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失语:不能理解和表达言语。
长时间昏睡:患者整日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但有明显的睡眠节律且不能自己调整不适的卧姿,也不能主动寻求食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头部受到剧烈外伤。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迁延性昏迷?
当医生怀疑是迁延性昏迷时,将通常进行视诊、听诊、触诊。在有了初步结果后,结合伤情和昏迷时间以及辅助性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诊。诊断结果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长于 3 个月昏迷及脑电图和 CT、MRI(磁共振成像)的结果。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听诊、触诊:首先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头面部情况。通过简单的视诊、听诊、触诊,医生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以及严重程度。
脑电图:是此病的主要辅助检查。此检查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CT、MRI(磁共振成像):是迁延性昏迷的辅助检查。检查结果可有整个大脑半球、基底节及小脑白质区呈广泛低密度,中脑、脑桥可有出血倾向和软化灶,最后随着脑萎缩的发展,可出现脑沟、池加宽、脑室扩大等改变。此检查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由于患者基本上属于昏迷状态所以无法询问患者,故可询问其家属。
患者头部是否受到意外伤?
患者昏迷多长时间了?
是否去其他医院治疗过?
患者是否有既往病史?
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昏迷会持续多长时间?
病情严重吗?
还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昏迷时间太长会损伤大脑吗?
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能不能用医保报销?
患者昏迷期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治疗
对于迁延性昏迷来说,预防最为关键,因为一旦迁延性昏迷发生,目前尚无特异的有效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该药可激活受损部位细胞活力,促进神经细胞分化,诱导轴突生长,支持神经存活生长,促进与外周神经联系的成肌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及正常生理活动,增强神经-肌肉的活动能力。
神经生长因子(NGF):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对防止脑外伤后神经元死亡有明显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改善脑血液供应和提高氧含量:高压氧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的促醒及脑功能改善具有一定疗效。此外颈动脉含氧血注入,颈动脉周围封闭等治疗方法也有一定效果。
疾病发展和转归
接受治疗以后,此类患者是有可能恢复意识,据国内个别报道,植物状态 1~2 年甚至长达 12 年后仍有恢复的病例。因此,对昏迷在 3 个月以上的迁延性昏迷的患者,仍需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恢复过程包括 3 个阶段:先有自发性睁眼,然后能按吩咐动作,最后恢复言语功能。
未接受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保持植物人状态时间更长,甚者导致死亡。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患者应住重症监护病房,要严密监测颅内压和血气值,保持呼吸道通畅。
日常注意保健: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等传统医学治疗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平常可以帮助患者做筋骨疏通,做出手脚伸直等动作,防止患者神经退化。
饮食:为维持营养状况除口服和通过鼻饲进行饮食的方法之外,尚需给予静脉营养、乳化脂肪、必需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甚至可能需要定期输血。如果还不能达到患者身体营养要求,可行胃造瘘进食。
运动:头高 15°位卧床,2 小时翻身 1 次,预防褥疮发生。
其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可对患者进行音乐和按摩等刺激,可能有利于患者恢复。
预防
由于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对于出现颅脑和脑损伤但暂未发生迁延性昏迷的患者应当对其病情严密关注和治疗。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
对于不可避免出现脑损伤的患者,医务工 我们应重视颅脑损伤初期处理,及时心肺复苏、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抢救脑疝、改善微循环等方法可望降低迁延性昏迷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