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头皮下血肿
概述
头部皮下血肿是头皮血肿的一种类型,出血部位在皮下组织层,准确来说是头皮表层与帽状腱膜层之间[1]。
头部皮下血肿在头部外伤中非常常见,但没有具体发病率数据。
该病主要是由于头部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所致。
主要症状为伤后迅速出现头皮肿块,局限在某一处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疼痛较为明显。触压肿块发现中间部分相对较软,而周边隆起较硬[1][2]。
头部皮下血肿无需特殊治疗,短期内即可自行吸收[1][2]。
伤后早期局部冷敷能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 小时后改为热敷可促进血肿吸收[1]。
头部皮下血肿本身对人体危害不大,但要注意与其他类型的头皮血肿(包括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以及颅骨凹陷性骨折鉴别开来,并排查有无同时合并其他严重外伤。
症状
头部皮下血肿症状较局限,通常血肿周边较中心区更硬,无波动感(用手触诊时,感觉手下有液体波动的感觉)。由于张力较大,患者疼痛感明显。
头部皮下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局限性血肿:血肿通常位于伤处,比较固定,不扩散,呈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隆起。
疼痛明显:这是由于血液骤然从血管破口流出,又被局限在头皮一小块区域,故局部张力较高导致。
血肿无波动感:根据这一特征可与骨膜下血肿鉴别,后者也相对局限(不跨过不同颅骨块连接处)、张力较高,但通常有波动感[2]。
血肿周边较中心区更硬:这一表现易被误诊为颅骨凹陷性骨折,后者是以骨折局部骨板凹陷(多 0.5 厘米以上)为主要特征的一类颅骨骨折。
头部皮下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头部皮下血肿危害不大,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即可在短期内自行吸收。头部皮下血肿本身对人体危害不大,也不会直接导致明显的并发症。
但要注意与其他类型的头皮血肿(包括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以及颅骨凹陷性骨折仔细鉴别,并排查有无同时合并其他严重外伤,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病因
头部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是导致头部皮下血肿最主要的病因。头皮的皮下组织是头皮的血管、神经和淋巴汇集的地方,当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后,皮下组织内的血管易破裂出血而头皮可保持完整,从而形成头部皮下血肿。
头部皮下血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头部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
哪些人容易患头部皮下血肿?
惯于醉酒闹事、打架斗殴者;
违规驾驶者;
足球、篮球、橄榄球等运动员:此类项目肢体对抗性强,相对容易受伤;
幼儿、儿童、老年人:学步期因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受伤,老年人走路不稳也易摔跤,且这些人群头皮相对薄弱,更容易发病。
就医
头部皮下血肿无需特殊治疗,短期内即可自行吸收;伤后早期局部冷敷能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 小时后改为热敷可促进血肿吸收[1][2]。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虽然头部皮下血肿危害不大,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该病容易与其他外伤混淆,为避免误诊而延误病情,建议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部血肿持续增大;
血肿扩散到整个头部,波动感明显;
感觉头晕、恶心,伴有呕吐;
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浑身乏力;
受伤后曾发生短暂晕厥(意识不清)。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婴幼儿伤后出现整个头部血肿,伴明显波动感:高度怀疑为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可引发严重贫血甚至迅速出现休克。
伤后剧烈呕吐,有难以忍受的爆炸样头痛:高度怀疑为颅内出血引发颅内压力升高所致。
一侧肢体活动不便:可能伤及脑神经,造成偏瘫。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头部皮下血肿?
通过询问头部外伤史、受伤后症状,观察、触摸头部血肿,医生通常不难诊断出头部皮下血肿。对于部分难以鉴别诊断者,比如颅骨凹陷性骨折,可通过做头颅X线、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等方法来确诊[1][2]。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头颅 X 线:可显示颅骨形态,有助于判断有无颅骨骨折,但对于颅内脑组织损伤情况不能显示。
颅脑 CT:不仅可以显示颅骨形态,同时能够了解有无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病情,且检查便捷、耗时短,是目前最常应用于头部外伤患者的检查方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目前都有哪些症状?
是如何受伤的?直接受撞击的部位是哪里?
能否清晰回忆受伤至现在的整个过程?
受伤至现在有多长时间了?
受伤至今有没有出现过头晕、恶心的感觉?
有没有发生过呕吐?如有,呕吐出来的是什么物质?单纯未消化的食物、水还是同时伴有血液?
有没有肢体活动不灵敏、力量减弱的感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怎样治疗?
我头上的包什么时候能消退?
怎么样能加快头部皮下血肿的吸收消退?
这个病对大脑有没有影响?治愈后会不会留后遗症?
治疗
头部皮下血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短期内即可自行吸收[1][2]。若要尽量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可在伤后早期进行局部冷敷;并在随后改为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1]。
酌情冷敷或热敷
局部冷敷:通常在伤后即刻至 24 小时内实施,可用毛巾裹冰袋或冰块紧挨受伤部位,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从而使得血管破口闭合,达到止血目的。注意不要直接将冰袋或冰块放到头皮上,以免冻伤皮肤。
局部热敷:通常在伤后 24~48 小时进行,用温热毛巾直接放于受伤部位即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肿吸收。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头部皮下血肿通常短期内即可自行吸收,采用上述先冷敷后热敷的处理措施能缩短吸收所需时间。
日常注意
总体来说,头部皮下血肿对患者日常注意无明显影响。在某些细节方面,可能需要稍微注意一下。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出于美观和保护考虑,在血肿消退之前如需外出,可戴一宽松质软的帽子。
在血肿消退之前,洗头时需格外小心(可请别人帮忙),避免抓破伤处皮肤造成感染。
预防
避免头部受伤是最主要的预防手段。特别是对于前述高危人群,应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下具体预防经验供参考:
加强治安管理,提高自我约束,杜绝醉酒、寻衅滋事。
规范驾驶,开车不斗气。
参加运动项目戴好护具,倡导文明比赛。
加强对婴幼儿、老年人的看管照顾,加强儿童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