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
概述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儿童颅内以及眼眶内的良性肿瘤,常不发生肿瘤细胞的转移,但常会压迫周围神经或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仅占儿童颅内肿瘤的 1%。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儿童接触电离辐射注,头部外伤,有肿瘤家族史,父母职业接触油漆、铅、汞、农药等,父亲过量饮酒等。
该肿瘤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视神经型、弥漫性视交叉型、视交叉-下丘脑外生型。
眼球突出、视力下降、视野障碍、斜视、多饮多尿、性早熟等症状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其他还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高压征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眼球震颤、步态不稳等症状。
本病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后辅助合理的放疗和化疗有助于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
该肿瘤会压迫视神经以及周围脑组织,导致视力障碍,严重者可能出现失明;此外,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等。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儿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症状
眼球突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斜视、多饮多尿、性早熟等症状是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最典型的症状。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球突出: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
视力下降:常呈现进行性视力下降、视物不清。
视野缺损:可表现为眼睛直视前方时,不能用余光看到两旁的东西。
斜视:看东西时,眼球向一侧偏斜。
多饮多尿:当肿瘤影响下丘脑时,患儿抗利尿激素注分泌较少,导致尿量增多(3000~4000 毫升/天),进而引起大量饮水。
性早熟:多为小龄男童外生殖器增粗、睾丸增大、阴毛早现等,小龄女童出现乳房增大等表现。
颅内压增高:头痛、头晕、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
生长发育迟缓:与同龄儿相比较体重、身高等均较低。
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眼球不由自主地运动)、步态不稳。
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痉挛,可有口吐白沫、眼球凝视等。
伴发神经纤维瘤病:皮肤出现牛奶咖啡斑、皮肤肿块向外突出等表现。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失明
性早熟
尿崩症
脑积水
病因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具体的病因尚不明确。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该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视神经胶质瘤?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没有很确切的证据,可能以下人群容易发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视神经胶质瘤。
电离辐射注:事故(如核泄漏)或接受放射治疗所产生的高剂量电离辐射可以导致细胞基因突变。
房间内有不合格的家具、瓷砖(其内可能有放射性物质氡)或甲醛超标时,容易导致发生儿童肿瘤。
家庭喂养猫狗:小动物身上可能带有致病细菌或病毒,儿童免疫力弱,细菌病毒容易侵犯。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视神经胶质瘤。
家族中有患肿瘤的人群。
父母职业存在某些危险因素:接触油漆和铅、锌、汞等重金属物质可使父母的生殖细胞发生损害,导致后代发生脑肿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视野缺损、斜视;
小龄儿童出现生殖器增大;
多饮多尿;
眼球不由自主运动;
头痛、恶心注、呕吐;
癫痫发作、肢体抽搐;
步态不稳。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呼叫、拍打不醒;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吸气费力;
癫痫持续发作:肢体抽搐 2 分钟不缓解。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儿科
神经外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视神经胶质瘤?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时,常通过患儿的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X 线检查、CT、磁共振成像等)进行诊断,病理组织检查是确诊该疾病的金标准。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视力检查:可提示视力下降的严重性;
视野检查:可提示哪一侧视野缺损;
眼底检查:提示是否出现视乳头水肿;
外阴检查:可发现睾丸、外生殖器是否增大;女孩检查乳房是否增大。
颅骨 X 线检查:可提示视神经孔是否扩大。
磁共振检查:该检查无放射性损伤,可行冠状(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矢状(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及横断面 3 个方向的断层扫描,对肿瘤的定位非常准确。由于没有骨骼产生的伪影(指原本并不存在而却在图像上出现的各种形态的影像)干扰,磁共振效果比 CT 更好,即使很小的肿瘤也能被及时查出。
CT 检查:CT 简单、经济,为非创伤性,可作为诊断儿童颅内肿瘤的首选检查项目,并适合重复随访观察,对观察手术疗效、制定放疗及化疗计划、随访长期疗效都很适用。CT 易显示颅内钙化斑、肿瘤内钙化,并可以通过肿瘤密度的改变做出诊断。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通过外界光源刺激眼球,经过神经传导束上传至大脑,因此可记录到大脑的电位变化。若出现异常,则提示视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腰椎穿刺:为有创性检查,若脑脊液压力增高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还可进行脑脊液细胞学分析,检查是否有脱落肿瘤细胞及是否存在感染。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若出现异常波形可能提示存在癫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出现多久了?
出现症状前是否有诱因?受过外伤吗?
还有其他不适吗?
家族中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吗?
患有其他疾病吗?
之前曾接受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有药物过敏?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此疾病严重吗?导致发病的原因为何?
我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此疾病能治好吗?需要做手术吗?
治疗效果如何?如果不治疗会如何?
此疾病会遗传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保险能报销治疗的费用吗?
治疗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手术时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又保留视力是关键,但应根据病例肿瘤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等制定不同的手术切除方案。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注物:常用药物如乙琥胺、丙戊酸、苯巴比妥等,可以有效控制癫痫。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嗜睡等症状。
降颅压药物:甘露醇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防止发生脑疝。不良反应少见,大量使用可能有眩晕、畏寒等症状。
化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氨甲蝶呤、顺铂、长春新碱等,可辅助手术治疗杀死残余肿瘤细胞。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组合。常见的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脱发、出血、食欲不振、腹泻、口腔溃疡等。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多进行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显微镜辅助的手术)。医生会根据患儿肿瘤性质、位置、大小等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为了降低病死率及防止并发症,医生会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定位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复发可能性,但通常同时也会损伤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小儿视神经胶质瘤中毛细胞型占多数,而毛细胞型对放射治疗比较敏感,放疗后复发率低,提高生存率。但放疗后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内分泌功能障碍、脑白质异常和脑实质体积减少等不良反应,尤其对幼儿危害更大。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疾病继续发展,肿瘤继续增大可导致失明,影响内分泌功能,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此外,肿瘤还可致脑水肿,严重者出现脑疝。
若早期诊断且及早开展正规治疗,大部分患儿能被治愈,肿瘤复发率低,症状常能得到改善。总而言之,由于预后良好患儿多能恢复正常。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主要注意防止术后感染及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需要保证患儿平时的营养。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渗液的情况,2 天更换 1 次敷料(伤口上覆盖的纱布等);密切观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液量及引流管有无受压、堵塞。头颅术后还需每 2 小时观察患儿意识及瞳孔变化。
放疗、化疗注意事项:放疗后可能会出现脑水肿(脑组织的肿胀),从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头晕、呕吐注等),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骨髓抑制(表现为容易出血)、食欲不振等。若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运动:患儿术后常需卧床一段时间后才能重新开始行走。若想行走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对于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家长需按摩肢体,以防止肌肉萎缩。
饮食:术后如果没有吞咽困难且消化道功能已恢复,患儿即可开始进食,从流质饮食(如米汤、鸡蛋汤、果汁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瘦肉粥、鸡蛋羹、馄饨等)。
术后复查:术后 1 个月患儿应到医院复查磁共振或 CT,具体检查频率及检查时间应遵循医嘱。
预防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但可针对该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具体的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儿童在进行 X 线检查或 CT注 检查时,应在其重要部位(如头部、眼睛、颈部、外生殖器等部位)覆盖铅衣以保护。
房间内的家具应保证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产品。
家庭中尽量不要养猫狗等宠物。
针对不可变因素,以下方法也有助于预防:
父母在计划怀孕前应避免接触油漆、铅、汞等含有重金属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