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
概述
烟雾病是累及脑部动脉的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常累及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使累及动脉的内膜发生缓慢性增厚,导致动脉渐进性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发脑底软脑膜穿支动脉发生代偿性的扩张,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因为病变血管在脑血管造影时,类似吸烟时喷的烟雾,故称“烟雾病”。
我国烟雾病的患病率是 3.92/10 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70% 发生在 20 岁以下,50% 发生在 10 岁以下,男女比例约为 1∶1.7。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先天发育畸形及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等有关。
按临床表现,本病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两类,缺血型以儿童好发,出血型以成人好发。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型、中度危险型、重度危险型。
轻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黑蒙、眩晕,合并脑梗死和脑出血时,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视力障碍,意识不清,嗜睡、昏迷等,合并惊厥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身体的强直、抽搐。
本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病轻者可发生短暂性的一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一过性的黑蒙、晕厥,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发生永久性的偏瘫、失语、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且无有效根治方法,无法治愈,还可反复发生再出血或再梗死,遗留后遗症。
小儿烟雾病病因未明,且无有效的根治预防措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烟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惊厥是小儿烟雾病最典型的症状。多急性起病,起病症状形式多样。
小儿烟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约 40% 患儿表现为头痛、眩晕、站立不稳、偏瘫、一侧肢体感觉丧失、身体的痉挛等。
脑梗死(约 30% 患儿):以双下肢的麻木和无力起病,最终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感觉丧失,严重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不能清楚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
脑出血(约 10%):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或反应减弱、嗜睡、昏迷等。
惊厥: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双眼上翻,躯干或四肢肌肉抽动,根据症状轻重,持续时间可从几秒至几分钟不等,也可以持续不缓解。
小儿烟雾病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
意识障碍;
癫痫;
失明;
不自主运动。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主要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先天性发育畸形。
小儿烟雾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血管先天性发育畸形。有研究表明,部分烟雾病的患者,家中兄妹或母子同患此病,因此考虑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而本病以儿童好发,对于一些无遗传因素及后天因素的患者,多考虑与血管的先天发育有关。
继发因素:合并有其他系统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病史。如合并脑膜炎、颅内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烟雾病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合并镰刀状细胞贫血、结节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的患儿。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烟雾病家族史的儿童。
母孕期有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短暂性的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丧失、头痛、失神、部分或全身肌肉的强直、眩晕等。
体检或偶然发现病变。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发生不缓解的双下肢麻木或无力、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或反应减弱,甚至嗜睡、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烟雾病?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烟雾病时,可通过血管造影予以确诊,并进一步检查头颅 CT 及 MRI,排除是否合并脑梗死和脑出血。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脑电图检查:作用是定位病变侧,病变侧可出现慢波频带功率增强。
经颅多普勒超声:作用是脑血管疾病的初筛,检查是否有脑血管的异常,若有异常,则需进一步更精准的检查,它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价格低廉,快捷方便。
CT、MRI:作用是判断是否合并有脑梗死及脑出血。CT 对脑出血比较敏感,MRI 对脑梗死比较敏感,尤其是早期的脑梗死。
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作用是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及程度,但显示结果有一定误差,但因其具有无创、快捷、无辐射、不需要造影剂等优点,仍是诊断小儿烟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用是对小儿烟雾病进行确诊,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范围,以及狭窄、闭塞程度,以及脑底血管网的形成状况,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如何起病的?
是否有头痛、眩晕、站立不稳、偏瘫、一侧肢体感觉丧失、身体的痉挛等症状?
既往有其他疾病病史?
有没有家族史?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还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做过何种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
尚无根治方法,药物可以缓解或控制症状,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对颅内血管进行重建。
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增加脑血流的供应,减少出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复发概率。
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作用是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侧支循环,使缺血区供血供氧增加。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防治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
抗凝药(如肝素、华法林):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防止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预防栓塞性疾病。
手术治疗
通过颅内血管重建术,修复破裂或闭塞的血管,恢复动脉的连续性,使血液流动通畅,或增加侧支循环,建立足够有效的脑血流,恢复正常神经的功能。
直接血管重建术:作用是可以快速改善脑部的供血情况,但手术难度大,对主刀医生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也高,尤其是小儿患者的血管更为纤细,这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度。
间接血管重建术:通过建立侧支循环,恢复脑血供,手术方式简单,手术风险低,但该术式下,脑血供恢复是渐近性的缓慢的过程。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并发脑出血、脑梗死,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严重者危及生命。
若接受正规治疗,大多数患儿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但在接受内科治疗后,75%~80% 的患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偏瘫、抽搐等,若在疾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则有助于改善预后。
日常注意
烟雾病的患儿,要特别注意情绪的管理,术后患者要注意护理和复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患者特别要注意管理好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使血压骤升。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球,跳水等。
监测血压,尤其是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状况,维持血压的稳定性。
饮食:多休息,避免剧烈咳嗽,避免用力排便,适宜清淡柔软易消化的饮食,如龙须面、稀饭等,忌辛辣、高脂、过热、过冷的食物。
术后要定期去医院复查,第一次术后,建议在 3 个月左右复查,第二次及以后的复查,也尽量控制在半年到 1 年之内,若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用药:接受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若出现皮肤黏膜出血、血尿等症状,可遵循医嘱适当调节药量;若反应严重者,遵医嘱及时停药;若出现发热、变态反应、恶心呕吐,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抗过敏药及止吐药。
预防
针对不可变因素:
小儿烟雾病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烟雾病家族史的患儿,平时多注意有无轻偏瘫、言语不利索、头痛等烟雾病的早期症状,一经发现任何可疑烟雾病的征象,需尽快就诊。
针对可变因素:
对患有镰刀状细胞贫血、结节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的患者,需积极进行治疗,减少烟雾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