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硬脊膜外脓肿
概述
硬脊膜下脓肿是由于硬脊膜间隙感染致病菌,导致其组织间隙积聚大量脓液,形成脓肿压迫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病症。
此病发病率很低,在 0.002%~0.02%。最新资料显示,近年发病率开始上升,可能与侵入性脊柱操作的患者越来越多有关。好发于 50~70 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患者。
最主要的病因是致病菌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此病根据脓肿的病理形态分为 3 期,急性期(此时脓肿全部为脓液),亚急性期(即脓肿包含脓液及肉芽组织),以及慢性期(此时脓肿全部是肉芽组织)。
主要症状是患者初期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及嗜睡。部分患者有反复不明原因高热,有些患者可能感到腰背局部剧烈疼痛,行动不利,排便困难,严重的患者会有肢体瘫痪,感觉丧失。
主要治疗方法是应用抗生素杀灭致病菌,手术切除脓肿。由于该病起病急,容易造成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损伤,治疗的难点在于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
若没有及时对症治疗,硬脊膜下脓肿会导致相应神经损失,表现为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的不可逆损伤。
此病起病急、发展迅速,及时确诊和治疗是关键。在未产生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前,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否则损伤是不可逆的。
症状
发热、脊柱疼痛、神经功能障碍是硬脊膜下脓肿最典型的症状,但由于该病起病急,而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这三项症状不会同时存在,所以也容易造成疾病的延误治疗。
硬脊膜下脓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感觉不适:患者会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腰背区域异常疼痛,常规休息、按摩无法缓解。
大小便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异常。主要表现为:患者能感觉到便意,却无法排泄出来;当患者膀胱中充满了尿液,或直肠内有堆积的粪便需要排出时,患者却感觉不到;患者可以感知便意,但只能排出一部分,不能完全排干净。
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无法控制和移动肢体。
肢体感觉异常:患者病变肢体失去感觉,感受不到冷、热、痛、痒。
硬脊膜下脓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排泄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泌尿系统感染
感觉功能障碍
病因
硬脊膜下脓肿最主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硬脊膜下脓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根据以往临床经验硬脊膜下脓肿,细菌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硬脊膜下,引起感染,以下疾病均有可能引发硬脊膜下细菌感染。
皮肤软组织的损伤及感染: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硬脊膜外引起感染。
脊柱手术:手术需要切开脊柱产生创口,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都可能继发感染。
侵入性操作:比如静脉药物滥用,腰背区域针灸穿刺治疗,各种通过硬膜外麻醉的手术如剖宫产,若操作时未经严格无菌技术导致细菌侵入,或后期皮肤正常菌群也可能侵入创口引起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硬脊膜下脓肿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近期做过外科手术,有未愈合的手术创口,可能发生细菌感染。
皮肤软组织有损伤或炎症的患者,如脓毒症、椎间盘炎、中耳炎、鼻窦炎、前列腺炎。
基础疾病多且免疫功能差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结核病、艾滋病、酗酒者等。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在接受纹身或针刺疗法时,由于不正规的机构使用没有消毒的工具,造成感染。纹身、针灸应注意选择正规机构。
静脉滥用药品,有皮肤创口不宜愈合,多次针刺操作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应注意洁身自好,不沾染毒品,不滥用药物。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大小便排泄困难;
肢体活动障碍,患者无法控制移动肢体;
感觉功能异常,患者某些身体区域感受不到冷热痛痒。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喷射状呕吐,患者胃内食物像喷泉一样射出来,呕吐的过程患者无法控制;
反复不明原因高热;
超过 4~6 小时无法排出小便;
突然无法站立、行走、保持坐位。
建议就诊科室
脊柱外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硬脊膜下脓肿病?
当医生怀疑是硬脊膜下脓肿时,通常进行脊柱的核磁共振进行检查,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范围,还可通过核磁影像的引导,直接抽取脓肿区域的组织液,进行实验室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MRI: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可以对硬脊膜外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捕捉异常信号影来确定脓肿的大小和范围。
脓液的实验室检查:对提取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以确定引起感染的菌种,及使用的抗菌药物。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不适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什么情况下感觉症状有缓解?
在这之前是否做过外科手术?
既往疾病史、家族疾病史。
有无药物滥用比如是否吸食过毒品、对某些止疼药物如吗啡、有无过度使用?
是否前往其他医院就诊过?医生的诊断是什么?有无正在服用的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我配合做哪些检查?有哪些副作用?
当我出现喷射性呕吐时,我该怎么办?
如果我无法控制排出小便或者排不干净小便时,我该怎么做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如果有腰背部疼痛,怎么才能缓解疼痛?可以做热敷、针灸或者按摩吗?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吗?
日常生活我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这个疾病的治愈率如何?并发症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及社交吗?
治疗
硬脊膜下脓肿的痊愈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目前治疗分为:药物控制消除致病菌,外科手术切除脓肿。
药物治疗
通常抗菌治疗第一个疗程为 6~8 周,医生会在 4~6 周时安排核 MRI 复查,然后根据临床需求调整用药,临床经常应用的药物有:
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和细菌 RNA 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好。
头孢曲松: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效果好。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需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当患者已经出现了神经功能障碍,通常需要紧急手术;若神经功能损害的时间超过 48 小时,那么这些伤害是无法逆转的,手术也无法挽救已经造成的损害,只能遏制损伤范围的扩大。具体手术方式如下:
钻孔引流术:医生使用电钻在颅骨病变区域打孔,清除脓肿后留置引流管,继续引流脓液,手术创面小,适用于脓肿较小时。
颅骨切开术:医生会切开并移除部分颅骨,手术视野更开阔,利于医生全面清除脓肿,适用于脓肿较大时。术后也会留置引流管。
局部切开引流术:当脓肿较小边界清晰固定,还未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时,医生会考虑局部脓肿的切开引流,可以达到控制脓肿,阻止疾病恶化的目的。适用于:脓肿小的患者、高龄患者、肿瘤晚期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由于硬脊膜下脓肿起病急发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关键。若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脓肿可能压迫脊髓神经,引发神经功能相关的障碍,目前发现 5% 的患者由于未接受正规治疗而死亡。
4%~22% 的患者接受正规的治疗后,仍可能会终身瘫痪,尤其已经出现了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大部分患者若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前,有效控制住脓肿,预后较为良好,可维持正常生活,不会影响寿命。但由于过往病例数量少,以上数据可能与真实情况有差异,仅供参考。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照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
接受外科手术后:如有留置引流管,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量是否突然增多、颜色有无发红、气味有无脓臭。
饮食:术后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红薯,避免便秘。
其他:若术前已有肢体感觉活动障碍,术后注意观察肢体末梢循环情况:手脚是否冰凉、血液循环是否正常(可按压指甲或脚趾甲,观察甲面由白色变为红色的时间是否在 3 秒钟之内)、皮肤颜色是否发黑发暗、能不能感受到冷热痛痒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下有助于该病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正常在 3.9~6.1 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在 7.8 毫摩尔/升以下),合理控制饮食(控制馒头、米饭、面条的摄入,多吃粗粮如荞麦、糙米、燕麦,选择低糖瓜果如火龙果、西红柿、黄瓜),规律用药,避免并发症、感染发生。
对于中耳炎、前列腺炎、鼻窦炎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久病不治,引起其他感染。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洁身自好,不滥用药物。
针灸治疗、纹身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