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是什么?硬膜外血肿怎么办?硬膜外血肿症状有哪些?

上颌窦小囊肿是一种起源于上颌窦内的良性囊肿,由含有黏液的上皮细胞(窦黏膜)组成。通常被描述为起源于上颌窦内黏膜的圆顶形病变,是鼻窦内最常见但偶然才被发现的病变之一。上颌窦的保留囊肿通常是射线照片时偶然发现。这些囊肿通常表现为圆形、圆顶状、软组织肿块,最常见于上颌窦底部。保留囊肿是鼻旁窦中常见的无症状病变,在 CT 和磁共振成像(MR)检查中高达 13%。虽然通常称“黏液潴留囊肿”,但其实存在 2 种类型的液体潴留,分别为黏液囊肿和浆液囊肿。潴留囊肿在鼻旁窦常见,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并报道,在总人口的发病率为 1.4%~9.6%

概述

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是指颅脑损伤后,血液积聚在颅骨的内板与分离的硬膜之间。该病好发于幕上大脑半球的凸面,以额颞部及颞顶部的血肿最为常见。

硬膜外血肿多数是因骨折损伤硬脑膜动脉、静脉、静脉窦或颅骨板障所致,以脑膜中动脉损伤致病最为常见,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血管撕裂后出血,聚集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从而形成血肿。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或神经系统的症状。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的发生,重者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硬膜外血肿若病情发展的较为迅速,症状加重明显,且具备手术指征时,患者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必要时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骨瓣减压术。

症状

硬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意识障碍:急性血肿多数会出现“昏迷-中间清醒期-昏迷”的意识障碍进展过程;亚急性血肿延误诊治,可出现意识障碍;慢性血肿可无意识障碍或轻度嗜睡等。

颅内压增高:急性血肿可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心跳及呼吸缓慢等,即库欣(Cushing)反应;亚急性血肿因颅内压增高缓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逐渐加重;慢性血肿表现为进行性头痛、恶心、呕吐等。

神经系统症状:随着血肿压迫脑功能区可出现阳性症状。如幕上血肿压迫运动区、语言区、感觉区,相应出现偏瘫、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幕下血肿压迫可出现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平衡障碍)及颈项强直(不能低头、脖子不能侧弯)等症状。

硬膜外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硬膜外血肿多因颅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所致,因此本病常常伴发颅骨骨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可出现继发性的脑肿胀和脑水肿,重症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长期昏迷患者易出现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病因

硬膜外血肿多因遭受暴力而出现颅骨骨折,从而损伤了硬脑膜动脉、静脉、静脉窦或颅骨板障,其中急性血肿以脑膜中动脉的损伤最常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硬膜外血肿多合并较重脑挫伤,临床分类大多数为重型颅脑损伤,伤后原发昏迷多较深,原则上头部受伤后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若病情进展相对较慢,局部损伤体征少见,甚至有中间清醒期,考虑为单纯性急性硬膜下血肿,若是在观察过程中有以下新体征出现,且为伤后早期未出现的症状,或是原有的阳性体征明显加重等,需要及时就医:

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或癫痫等。

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

意识障碍,如躁动、嗜睡或昏迷等。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硬膜外血肿?

依据患者头部的外伤史,特别是出现临床症状者,应高度怀疑有硬膜外血肿的可能,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首选头部 CT 检查。

头部 CT 平扫:CT 检查迅速,是目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首选,且最常用确诊的影像学依据。

头部 MRI:因检查速度较慢,基本不用于急性血肿检查。其形态与 CT 检查相似,尤其对小而薄的慢性血肿发现率比 CT 检查要高。

头颅 X 线平片: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的发生率高,多为线性骨折,部位与血肿部位一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如何受伤的?受伤时间多久?受伤的具体情形、详细过程?

患者受伤后意识、肢体活动等出现了什么变化?

身上其他部位有没有疑似受伤?

患者有无药物服用史或手术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受伤程度如何?是否有生命危险?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该病情?

治疗后生活受影响吗?

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多样,原则上一经诊断且患者具备手术指征时,应立即接受急诊开颅手术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若无手术指征,可行保守治疗,定期复查。若病情恶化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为:

幕上血肿量大于 30 毫升、颞部血肿量大于 20 毫升、颅后窝血肿量大于 10 毫升、中线移位大于 5 毫米。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再昏迷。

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

颅内压监测压力大于 40mmHg 或进行性升高。

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硬膜外血肿,尤其是急性血肿的最常用方法。去骨瓣减压是指弃去骨瓣,仅将头皮缝合以减压。是否去骨瓣减压,大多是在手术中根据具体病情,由手术医生作出决定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硬膜外血肿只要及时诊断治疗,血肿得以彻底清除,患者多数可以完全康复。如果血肿位于大脑运动区,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手术后要加强肢体、语言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早日恢复功能。

日常注意

头部受伤后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保守观察,若治疗不及时,会加重伤情。

预防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后的一种严重的继发性损伤,生活中需要注意安全。

道路交通注意安全,骑摩托车配戴安全头盔,坐汽车系好安全带。

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如拳击、打篮球、踢足球时,避免头部受伤。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河北65岁以上老人将建健康档案 定期组织检查

2023-9-18 23:23:44

药品

羚翘解毒丸(同仁堂)的功效与作用-羚翘解毒丸(同仁堂)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