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extradural abscess,硬脑膜外层炎
概述
什么是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外脓肿是指,发生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局限性感染性脓肿。
患病情况如何?硬脑膜外脓肿较少见,大多为男性青少年。硬膜外脓肿最常见的部位是额叶区域,多与额窦炎有关。患有鼻窦炎的颅内化脓患者比例为 3.7%~8.5%,硬膜外脓肿约占 23%。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硬脑膜外脓肿多源于邻近部位的细菌感染,如慢性中耳炎、乳突炎、脑膜炎和鼻窦炎;也较常见于颅脑外伤后的细菌感染。面部(耳、鼻、喉、脑)细菌感染、脑外伤等是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
硬脑膜外脓肿如何分期的?根据症状缓急,硬脑膜外脓肿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表现为明显的局限性剧烈头痛、高热、寒战、意识模糊和神志不清;慢性期患者症状可逐渐减轻,此时主要的表现为脓肿压迫周围脑组织的局灶性症状,如局部癫痫发作、偏瘫等。
硬脑膜外脓肿有什么症状?患者以脓肿发生部位的局部头痛为主要表现,伴高热、寒战、呕吐以及脑膜刺激症状;若脓肿起源于邻近部位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则以原发感染为首发表现。
硬脑膜外脓肿如何治疗?硬脑膜外脓肿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如钻颅引流、感染灶清除等。治疗关键在于清除颅内感染灶,防止感染残留。治疗难点在于如何根治原发灶,硬脑膜外脓肿多继发于周围感染,与邻近感染灶互相影响,若清理不完全则易复发,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硬脑膜外脓肿有什么危害?若感染细菌毒力较小,则形成的脓肿易在硬脑膜外积聚,炎症刺激局部硬膜形成肉芽组织(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可压迫脑部组织,遗留癫痫发作等神经症状。
由于有硬脑膜的阻隔,硬脑膜外脓肿局限在硬脑膜间隙,并没有向脑部深处发展,如处理及时则治疗效果较好。
症状
脓肿发生部位的局限性头痛是硬脑膜外脓肿最常见的症状。若脓肿起源于邻近部位感染灶,如中耳炎和鼻窦炎,则最早以该部位感染为首发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伴随头痛、呕吐、谵妄、寒战以及脑膜刺激症状,可并发耳痛、皮肤水肿和叩击痛、神经损害以及脑皮质压迫症状如局部癫痫发作、偏瘫等。
硬脑膜外脓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硬脑膜外脓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是硬脑膜外脓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突然感觉头部剧烈疼痛,部位比较固定、局限(多与脓肿所在部位对应)。
发热:较为常见,可突起高热达到 40 摄氏度。
呕吐:多与头痛一同出现。
谵妄:患者表现为神色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行为没有目的性,近事遗忘等。
颈项强直:颈部僵直,外力扭动脖子会受到阻碍,常与头痛、呕吐一起出现,合称脑膜刺激征。
原发感染灶表现:如鼻窦炎,鼻窦区(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肿胀疼痛、鼻道可有脓液流出等。
硬脑膜外脓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局限性癫痫发作
神经损害
偏瘫
病因
硬膜外脓肿主要继发于邻近组织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等,原发感染灶的细菌通过两种方式进入颅内,第一种是直接感染(细菌侵犯颅骨、鼻窦后壁等),另一种是血行感染(细菌入血后随血流进入颅内)。其次病因主要见于颅脑外伤后的细菌感染。
硬脑膜外脓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鼻窦炎继发感染:鼻窦炎是引发颅内继发性感染最常见的疾病,鼻窦炎的细菌易侵袭额窦、筛窦,通过这些薄弱的部位进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导致硬脑膜外脓肿的形成。
耳源性继发感染:如继发于中耳炎的硬脑膜外脓肿。
颅脑外伤:细菌通过伤口进入颅脑引发感染。
高侵袭性细菌感染:如感染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之类的高侵袭性细菌,则易进入颅内引发硬脑膜外脓肿。
哪些人容易患硬脑膜外脓肿?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硬脑膜外脓肿:
鼻窦炎患者:鼻部发生感染的人群。
中耳炎患者:耳部发生感染的人群。
颅脑外伤患者:头部受到钝器击打、撞击等引起损伤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硬脑膜外脓肿:
先天性额窦变异患者:发育异常的额窦结构易导致鼻窦炎的发生,尤其是额窦后壁骨质缺损,细菌可通过缺损部位直接进入颅内,继发硬脑膜外脓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急起高热:短时间内最高达到 40 摄氏度甚至以上。
鼻窦炎表现:鼻腔及附近区域疼痛伴压痛、鼻道有脓液流出。
化脓性中耳炎表现:耳道流脓、头痛、听力下降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部僵直。
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硬脑膜外脓肿?
当医生怀疑是硬脑膜外脓肿时,通常会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利用射线对脑部进行一个个横断面扫描成像,横断面影像中可显示脓肿大小、位置、邻近部位情况以及是否侵犯颅脑深部。有助于帮助诊断疾病。
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核磁共振原理,描绘脑部内部的结构图像,核磁共振影像相比于 CT 有更高的组织分辨力,适合用于脑部肿瘤检查,对鉴别诊断、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钻孔探查:通过脑部有创手术,获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细菌学培养确诊,这种诊断方法可同时用于治疗,包括引流脓液、用抗生素液冲洗、放置引流管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头痛的具体部位在哪里?是怎么样的痛?
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出现吗?
有没有感到鼻子、耳朵不舒服?
今天的具体日期是?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吗?
最近有得过鼻窦炎或者中耳炎吗?
过去鼻子、耳朵有没有脓液流出来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之前受的伤和这次得病有什么关系?
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吗?
手术治疗的费用有多少是在医保范围内的?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会留下后遗症吗?
治疗
硬脑膜外脓肿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灶,通过手术直接清除脓肿并用抗生素彻底冲洗,放置引流管引流脓液。术后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静脉用抗生素:目的是抗感染。使用时应遵循早期、足量、长疗程的原则,能有效减少感染复发的可能。常见药物种类有头孢类、喹诺酮类,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品。
手术治疗
硬脑膜外脓肿钻颅引流术:引流脓液,使脓肿减小,引流出来的液体可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别感染细菌的种类,以便选择药物进行针对性消除。
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根据脓肿具体部位,进行感染灶清除,感染清除应该彻底,尽量减少感染复发的可能。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脓肿不论是继续扩大或是转为慢性炎性肉芽肿,都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处理及时的话预后较好。硬脑膜的阻隔使得脓肿的发展范围局限在硬脑膜间隙,所以早干预可避免脓肿向脑部深处发展。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将引流袋挂在易看见,不影响患者翻身的位置,患者活动时要注意避免将引流管拉出。注意引流管与伤口接触部位的洁净,防止感染。
同时,需要注意引流袋的放置,引流袋位置不可高于切口平面,防止液体倒流。要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折叠,在咨询过医生之后,可以定时按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物阻塞引流管。需要咨询医生正常的引流液的状态和量,出现异常时请及时告知医生。
如术后一直无发热、头痛,脓肿明显吸收,可于一周后拆线,无脓液流出两周后可拔除引流管。复查 CT 观察脓肿大小变化,若观察到脓腔消失则患者可出院。
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清淡饮食为主,忌油腻、煎炸、辛辣如油炸食品、快餐等;多吃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蔬菜水果等;优先选择摄入优质蛋白,如牛肉、鸡蛋、黄豆、牛奶等。
运动:
术后两周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下床走动。拔除引流管后可以增加活动量,如适当下床走动、散步等。
当伤口痊愈后可恢复正常运动,但需要注意一开始不要过于剧烈,如立刻开始进行竞技比赛等,应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出院后建议保持运动习惯,每周运动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推荐散步、慢跑、肢体伸展等活动。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鼻窦炎、中耳炎病患者:患者应积极治疗疾病、严格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扩散。
颅脑外伤患者: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伤口护理,防止伤口感染。
先天性额窦变异患者:平时应尽量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自身受到细菌感染,可通过锻炼身体、营养补充等手段增强自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