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外脓肿是什么?硬脑膜外脓肿怎么办?硬脑膜外脓肿症状有哪些?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畸形(maxillary retrusion and mandibular protrusion)俗称地包天、兜齿、月亮脸,可单独发生于下颌骨或上颌骨,或同时累及上、下颌骨,通常表现为面中部凹陷,上唇短缩,下颌和(或)颏部向前突出,常伴有颌骨偏斜畸形。上下牙齿为反咬合(即咬合时下门牙咬在了上门牙的外面)或切牙对刃(即上下牙的前牙直接相对,咬合在一条线上),常常影响咀嚼和发音。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畸形多为发育性颌骨畸形,主要决定于遗传基因,亦受出生前后环境因素的影响。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畸形是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性畸形,在 12~17 岁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 1%。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畸形多数是由遗传、环境和功能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导致其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少数是由创伤或其它疾病引起。由于上颌骨相对于颅底位置靠后,或者下颌骨相对于颅底位置过分向前生长,或者同时存在上颌骨相对于颅底位置靠后、下颌骨相对于颅底位置向前,除了造成前牙反牙合(咬合时下门牙咬在了上门牙的外面)或开牙合(咬合时前牙的上下牙无咬合接触)、面中部凹陷、面下 1/3 容貌协调关系破坏外,还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由于眶下区和鼻旁区的扁平而导致面中部凹陷,鼻唇沟较深,上唇显得短缩且上翘,面下部的下唇和颏部明显前突,下唇位于上唇前方,侧面观面型呈现出中间凹两侧突的“月牙形”,常伴有下颌偏斜畸形。咬合关系紊乱,前牙呈对刃(即上下牙的前牙直接相对,咬合在一条线上)、反牙合(咬合时下门牙咬在了上门牙的外面)或开牙合(前牙的上下牙在咬合时不能接触)。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开始出现反牙合、下巴过长、面中部凹陷等症状,通常在 18 岁后病变会停止发展,也有部分患者儿童期即出现下颌前突的症状。发现出现面型异常时应及时到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正畸科或者颌面外科就诊,明确病情和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 X 线片、CT)进行诊断。通过规范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恢复正常的容貌和咬合关系。并非所有的兜齿都是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畸形造成,单纯牙齿位置异常造成的兜齿通过正畸治疗即可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面型。但骨性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造成的兜齿,需要配合正颌外科手术才能彻底矫治,如果仅采用掩饰性正畸治疗,并不能改变下巴过长、偏斜、凹面型等骨骼问题,反而会破坏最佳手术条件,增加后期治疗的风险及难度。

别称

extradural abscess,硬脑膜外层炎

概述

什么是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外脓肿是指,发生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局限性感染性脓肿。

患病情况如何?硬脑膜外脓肿较少见,大多为男性青少年。硬膜外脓肿最常见的部位是额叶区域,多与额窦炎有关。患有鼻窦炎的颅内化脓患者比例为 3.7%~8.5%,硬膜外脓肿约占 23%。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硬脑膜外脓肿多源于邻近部位的细菌感染,如慢性中耳炎、乳突炎、脑膜炎和鼻窦炎;也较常见于颅脑外伤后的细菌感染。面部(耳、鼻、喉、脑)细菌感染、脑外伤等是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

硬脑膜外脓肿如何分期的?根据症状缓急,硬脑膜外脓肿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表现为明显的局限性剧烈头痛、高热、寒战、意识模糊和神志不清;慢性期患者症状可逐渐减轻,此时主要的表现为脓肿压迫周围脑组织的局灶性症状,如局部癫痫发作、偏瘫等。

硬脑膜外脓肿有什么症状?患者以脓肿发生部位的局部头痛为主要表现,伴高热、寒战、呕吐以及脑膜刺激症状;若脓肿起源于邻近部位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则以原发感染为首发表现。

硬脑膜外脓肿如何治疗?硬脑膜外脓肿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如钻颅引流、感染灶清除等。治疗关键在于清除颅内感染灶,防止感染残留。治疗难点在于如何根治原发灶,硬脑膜外脓肿多继发于周围感染,与邻近感染灶互相影响,若清理不完全则易复发,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硬脑膜外脓肿有什么危害?若感染细菌毒力较小,则形成的脓肿易在硬脑膜外积聚,炎症刺激局部硬膜形成肉芽组织(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可压迫脑部组织,遗留癫痫发作等神经症状。

由于有硬脑膜的阻隔,硬脑膜外脓肿局限在硬脑膜间隙,并没有向脑部深处发展,如处理及时则治疗效果较好。

症状

脓肿发生部位的局限性头痛是硬脑膜外脓肿最常见的症状。若脓肿起源于邻近部位感染灶,如中耳炎和鼻窦炎,则最早以该部位感染为首发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伴随头痛、呕吐、谵妄、寒战以及脑膜刺激症状,可并发耳痛、皮肤水肿和叩击痛、神经损害以及脑皮质压迫症状如局部癫痫发作、偏瘫等。

硬脑膜外脓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硬脑膜外脓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是硬脑膜外脓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会突然感觉头部剧烈疼痛,部位比较固定、局限(多与脓肿所在部位对应)。

发热:较为常见,可突起高热达到 40 摄氏度。

呕吐:多与头痛一同出现。

谵妄:患者表现为神色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行为没有目的性,近事遗忘等。

颈项强直:颈部僵直,外力扭动脖子会受到阻碍,常与头痛、呕吐一起出现,合称脑膜刺激征。

原发感染灶表现:如鼻窦炎,鼻窦区(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肿胀疼痛、鼻道可有脓液流出等。

硬脑膜外脓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局限性癫痫发作

神经损害

偏瘫

病因

硬膜外脓肿主要继发于邻近组织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等,原发感染灶的细菌通过两种方式进入颅内,第一种是直接感染(细菌侵犯颅骨、鼻窦后壁等),另一种是血行感染(细菌入血后随血流进入颅内)。其次病因主要见于颅脑外伤后的细菌感染。

硬脑膜外脓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鼻窦炎继发感染:鼻窦炎是引发颅内继发性感染最常见的疾病,鼻窦炎的细菌易侵袭额窦、筛窦,通过这些薄弱的部位进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导致硬脑膜外脓肿的形成。

耳源性继发感染:如继发于中耳炎的硬脑膜外脓肿。

颅脑外伤:细菌通过伤口进入颅脑引发感染。

高侵袭性细菌感染:如感染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之类的高侵袭性细菌,则易进入颅内引发硬脑膜外脓肿。

哪些人容易患硬脑膜外脓肿?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硬脑膜外脓肿:

鼻窦炎患者:鼻部发生感染的人群。

中耳炎患者:耳部发生感染的人群。

颅脑外伤患者:头部受到钝器击打、撞击等引起损伤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硬脑膜外脓肿:

先天性额窦变异患者:发育异常的额窦结构易导致鼻窦炎的发生,尤其是额窦后壁骨质缺损,细菌可通过缺损部位直接进入颅内,继发硬脑膜外脓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急起高热:短时间内最高达到 40 摄氏度甚至以上。

鼻窦炎表现:鼻腔及附近区域疼痛伴压痛、鼻道有脓液流出。

化脓性中耳炎表现:耳道流脓、头痛、听力下降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部僵直。

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硬脑膜外脓肿?

当医生怀疑是硬脑膜外脓肿时,通常会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利用射线对脑部进行一个个横断面扫描成像,横断面影像中可显示脓肿大小、位置、邻近部位情况以及是否侵犯颅脑深部。有助于帮助诊断疾病。

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核磁共振原理,描绘脑部内部的结构图像,核磁共振影像相比于 CT 有更高的组织分辨力,适合用于脑部肿瘤检查,对鉴别诊断、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钻孔探查:通过脑部有创手术,获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细菌学培养确诊,这种诊断方法可同时用于治疗,包括引流脓液、用抗生素液冲洗、放置引流管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头痛的具体部位在哪里?是怎么样的痛?

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出现吗?

有没有感到鼻子、耳朵不舒服?

今天的具体日期是?你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吗?

最近有得过鼻窦炎或者中耳炎吗?

过去鼻子、耳朵有没有脓液流出来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之前受的伤和这次得病有什么关系?

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吗?

手术治疗的费用有多少是在医保范围内的?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会留下后遗症吗?

治疗

硬脑膜外脓肿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灶,通过手术直接清除脓肿并用抗生素彻底冲洗,放置引流管引流脓液。术后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静脉用抗生素:目的是抗感染。使用时应遵循早期、足量、长疗程的原则,能有效减少感染复发的可能。常见药物种类有头孢类、喹诺酮类,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品。

手术治疗

硬脑膜外脓肿钻颅引流术:引流脓液,使脓肿减小,引流出来的液体可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别感染细菌的种类,以便选择药物进行针对性消除。

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根据脓肿具体部位,进行感染灶清除,感染清除应该彻底,尽量减少感染复发的可能。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脓肿不论是继续扩大或是转为慢性炎性肉芽肿,都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处理及时的话预后较好。硬脑膜的阻隔使得脓肿的发展范围局限在硬脑膜间隙,所以早干预可避免脓肿向脑部深处发展。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将引流袋挂在易看见,不影响患者翻身的位置,患者活动时要注意避免将引流管拉出。注意引流管与伤口接触部位的洁净,防止感染。

同时,需要注意引流袋的放置,引流袋位置不可高于切口平面,防止液体倒流。要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折叠,在咨询过医生之后,可以定时按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物阻塞引流管。需要咨询医生正常的引流液的状态和量,出现异常时请及时告知医生。

如术后一直无发热、头痛,脓肿明显吸收,可于一周后拆线,无脓液流出两周后可拔除引流管。复查 CT 观察脓肿大小变化,若观察到脓腔消失则患者可出院。

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清淡饮食为主,忌油腻、煎炸、辛辣如油炸食品、快餐等;多吃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蔬菜水果等;优先选择摄入优质蛋白,如牛肉、鸡蛋、黄豆、牛奶等。

运动:

术后两周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下床走动。拔除引流管后可以增加活动量,如适当下床走动、散步等。

当伤口痊愈后可恢复正常运动,但需要注意一开始不要过于剧烈,如立刻开始进行竞技比赛等,应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出院后建议保持运动习惯,每周运动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推荐散步、慢跑、肢体伸展等活动。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鼻窦炎、中耳炎病患者:患者应积极治疗疾病、严格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扩散。

颅脑外伤患者: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伤口护理,防止伤口感染。

先天性额窦变异患者:平时应尽量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自身受到细菌感染,可通过锻炼身体、营养补充等手段增强自身免疫。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奈福泮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奈福泮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妇炎康片(德鑫)的功效与作用-妇炎康片(德鑫)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