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中枢神经母细胞瘤
概述
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祖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大多数发生在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很少发生在第四脑室内(脑室是指大脑内的腔隙)。
中枢神经细胞瘤少见,仅约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首发于中枢系统的肿瘤)的 0.1%。各个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好发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在 20~40 岁,男女比例为 1∶1。具体发病率不详。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注、视力异常等颅内压升高症状,颅内压升高是由于头颅内容物增多、向外压迫颅骨的压力增大所导致的症状。
肿瘤全切手术是较好的治疗方式,结合术后放疗可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
本病少见,恶性程度低,患者一般结局良好。
本病发病过程相对缓慢。
症状
中枢神经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恶心注、呕吐、视力异常等颅内压升高症状。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异常等。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有轻微头痛或不舒服,头晕、眼花。随着肿瘤生长,头痛逐渐加重、时间长、次数多。当肿瘤生长阻塞大脑中的液体(脑脊液)循环时,可表现为持续头痛、恶心、频繁呕吐,伴有分辨影像的能力减弱症状(医生称之为视觉敏感性减退)、看不清东西,甚至失明。
额叶受累相关症状:部分患者因肿瘤累及额叶(大脑组织的分叶之一)产生反应迟钝、嗅觉不灵敏或丧失、幻嗅(嗅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气味,往往是一些令人恶心的怪气味)等症状。在医生检查时,可以发现摸索现象、强握反射阳性。
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部分患者可有此症状,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的运动障碍。
脑肿瘤卒中: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种危急的脑出血类型),或闭经(月经不来潮)。
中枢神经细胞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进展过程较缓慢,可能并发梗阻性脑积水而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常见并发症包括:
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会更明显。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哪些人容易患中枢神经细胞瘤?
青壮年:各个年龄层均可患本病,但好发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在 20~40 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
呕吐注
视力异常
嗅觉不灵敏或完全丧失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
结合患者表现、体格检查结果、CT 及磁共振成像结果后,医生可能初步疑诊中枢神经细胞瘤,可进一步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了解患者存在哪些异常的症状,判断可能是哪部分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
CT:有助于了解肿瘤部位、大小及周围情况。
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评估肿瘤部位、大小等情况,以便制定手术方案。效果较比 CT 好。
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头痛、恶心、呕吐吗?多久了?
以上症状发生频繁吗?发病时有何诱因或伴随症状?
看东西清楚吗?
闻气味有障碍吗?
身体有麻木的感觉吗?
能正常运动吗?
若为女性,闭经了吗?
曾接受检查吗?结果如何?
曾接受治疗吗?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如何治疗?
还会复发吗?
医保能够报销治疗费用吗?
此疾病会遗传吗?
此疾病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治疗
肿瘤全切手术是较好的治疗方式,结合术后放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目的在于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性脑积水,缓解症状。
分流术:部分患者由于脑脊液注循环存在障碍、肿瘤复发等原因仍会产生脑积水、颅内压增高,使患者再次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及频繁呕吐等,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宜做分流术(将颅内液体引流至腹腔中吸收),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增高。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本病对放疗极为敏感(治疗非常有效),结合术后放疗杀死肿瘤细胞。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梗阻性脑积水,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甚至视力减退、偏瘫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生肿瘤卒中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本病为良性肿瘤,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复发率低。术后结合放疗,多数患者可得到长期治愈效果。全切者 5 年生存率可达 90%。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前应保证充足睡眠,卧床时抬高床头 15~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接受了手术的患者,术后需注意伤口周围及敷料清洁。引流管位于腹腔内,梗阻解除后可撤掉引流管。术后每 3 天消毒切口及更换敷料至少一次,若缝线为不可吸收线,待伤口愈合后由医生拆线。
放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放疗期间或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注、呕吐)、骨髓抑制(血常规提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异常,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
术后复查:术后两年内每 2~3 个月至少到医院复查 1 次,两年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5 年后可每 1~2 年定期复查,主要复查 CT、磁共振成像等项目,评估肿瘤有无复发。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 2~3 天内禁食。通过从鼻腔插入胃内的鼻饲管进食时,要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肺内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可减少进食量及降低进食速度,增加进食次数。口腔内进食前先用水试喂,确认无呛咳后开始进食,从流质逐渐过渡至半流质、普食(普通的主食),进食量充足后再拔除鼻饲管。
若为普通患者,多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米糊等),膳食要均衡,固定三餐时间。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牛肉,不吃富含亚硝酸盐、黄曲霉菌的食物,如腌制食物、发霉食物等。
运动:
手术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勤翻身、叩背、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避免用力咳嗽和用力大便而诱发颅内压升高。保持去枕平卧位 1~2 周,期间间断使用颈枕托固定,保持头、颈、脊柱处于同一水平。
非手术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尽量减少跑跳等剧烈运动,以防肿瘤破裂引起脑肿瘤卒中。
其他:戒烟、禁酒等。
预防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预防策略可参照一般肿瘤的预防策略。
增强免疫力:如均衡饮食、规律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身心愉悦等。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水果、蔬菜等,不吃富含亚硝酸盐、黄曲霉菌等的食物,如腌制食物、发霉食物等。
尽量避免感染:如提高免疫力、勤洗手洗澡等。
定期检查:定期体检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