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办?哺乳期乳腺炎症状有哪些?

疾病定义:深覆合(Deep overbite):是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的错颌畸形

别称

乳痈

概述

哺乳期乳腺炎(Lactation Mastitis)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乳腺炎类型[1]。在哺乳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乳腺炎,其中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哺乳期的 6~12 周之内[1]。该病不仅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可能使部分患者放弃母乳喂养[1]。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对婴儿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因此,早期、规范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是确保母乳喂养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1]。

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是乳汁淤积,继发急性细菌感染[1]。临床主要的高危因素有产妇尚未掌握哺乳技巧、乳汁流动不畅、乳头破溃和产妇身心状态不佳[1]。

哺乳期乳腺炎随病情进展症状逐步加重:初期乳汁淤积型乳腺炎,仅有乳房局部肿痛,形成硬结;进展至急性感染型乳腺炎时,乳房红、肿、热、痛,并且伴有全身性的急性感染症状,例如发烧和寒战[4]。若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可导致乳腺脓肿,甚至引发严重的脓毒血症[3]。

如果产妇在哺乳期出现乳腺炎相关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接受诊治[1]。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询问病情进展过程,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结果,即可作出诊断[1][2]。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消除感染,排空乳汁[3]。乳腺炎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常规治疗方案为排空乳汁后,应用抗生素杀菌联合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1]。如果病情进展至脓肿形成,则需要及时切开引流[3]。治疗期间,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对侧乳房可以继续哺乳[3]。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哺乳,只是需要调整哺乳方式[1]。

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合理的哺乳方式,并保持乳头清洁、心情愉悦[1][6]。

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有哪些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按照病情进展,可分为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和急性感染型乳腺炎[4]。

乳汁淤积型乳腺炎的临床特征为[4]:

乳房局部肿胀、疼痛;

形成硬结;

尚未出现典型的炎症表现。

进展至急性感染型乳腺炎时,症状将进一步加重[4]:

乳房呈现典型的细菌感染特征:红、肿、热、痛;

伴有全身性的急性感染症状,例如高烧和寒战。

哺乳期乳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哺乳期乳腺炎若未得到及时控制,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3]:

形成乳腺脓肿,并发生破溃;

深部脓肿还可能向体内疏松组织进一步扩展;

重症感染者,可形成全身性的脓毒血症。

病因

哺乳期乳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机制包括[1]:

乳汁淤积:

早期阶段,产妇与婴儿均未掌握哺乳技巧,导致大量乳汁无法顺利吸出;

产妇的部分乳腺管发生堵塞。

细菌侵入:当乳头发生破损或皲裂时,产妇皮肤或婴儿口腔的细菌可直接侵入乳腺管,或通过淋巴管进入。由于有营养丰富的乳汁淤积,正好可以作为细菌大量繁殖的养料。

哺乳期乳腺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初产妇[3];

哺乳期的 6~12 周之内[1];

发生乳头皲裂或溃疡,未进行及时处置[1];

哺乳姿势不对,乳汁无法完全吸出[1];

哺乳期间佩戴紧身胸罩,或长时间开车、背负重物,导致胸部受压迫,乳汁流动不畅[1];

哺乳期之前,曾经发生过乳腺感染[1];

产妇过度疲劳、心情过度紧张或营养不良[1]。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产妇在哺乳期出现乳腺炎相关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接受诊治[1]。

尽快确诊,排空乳汁,采用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若有必要,及早手术,避免乳腺脓肿进一步扩大。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哺乳期乳腺炎?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询问具体病情进展过程,就可以初步作出临床诊断[1]。

实验室检测和培养[1]

验血:是否发生炎症反应;

取患者的乳汁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并做药敏检测。

影像学检查:B 超观察是否存在脓肿,若有疑似脓肿区域,可采用穿刺证实[5]。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如何发展的?

目前的症状有多严重?

症状是否蔓延至另一侧乳房?

每次哺乳是否都将乳汁排空?

哺乳完成后是否清洁乳头?

哺乳期之前是否发生过乳腺感染?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乳腺炎是否需要治疗?是否会自行消退?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居家治疗时采用何种方法可以缓解症状?

治疗期间是否应该停止母乳喂养?

如果继续母乳喂养,治疗药物是否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完全康复?

是否还有可能复发?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消除感染,排空乳汁[3]。

如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常规治疗方案为排空乳汁,抗生素杀菌联合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1]。

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 10~14 天的疗程。医生会采用经验性抗生素方案先行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再根据细菌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必须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减少复发风险。

非处方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

如果病情进展至脓肿形成,则需要及时切开引流[3]。

医生在手术时,会避免损伤乳腺管;

选择的切口也会尽可能考虑到患者的美观。

治疗期间,无需停止哺乳[3]。

对侧乳房可以继续哺乳,若停止哺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乳汁淤积。

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使用吸乳器吸尽乳汁,有利于乳腺管通畅。

对于重症感染或感染蔓延至双侧乳房的患者,可终止哺乳[3]。

日常注意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还是可以继续哺乳,只是需要调整哺乳方式[1]。

对于乳腺炎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继续哺乳是安全可行的。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纠正哺乳姿势,有助于婴儿更省力、更顺畅的吸吮乳汁。

避免劳累,尽可能多休息,可以在床上陪伴婴儿一起休息。

如果乳汁过多可以手动/机械吸出,防止乳腺过于充盈。

如果乳汁难以吸出,可以在哺乳之前洗热水澡或用毛巾热敷乳房部位。

平时应多喝水,利于乳汁分泌。

选择合适的哺乳期胸罩,不要佩戴日常注意的紧身胸罩。

预防

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关键在于掌握科学、合理的哺乳方式,并保持乳头清洁、心情愉悦[1][6]。

产妇在哺乳前最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掌握科学合理的哺乳方式和技巧[1]:

在哺乳时尽可能让婴儿将乳房内的乳汁完全吸光;

双侧乳房应交替哺乳;

哺乳时要采用合理、舒适的姿态,便于婴儿吸吮,避免婴儿过于用力,损伤乳头。

如果乳汁量较大,婴儿无法吸光,可用吸乳器将两侧乳房的乳汁完全吸出。

产妇在哺乳期间应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6]。

饮食中应包含充分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注意个人卫生,每次哺乳之后都应该及时清洁乳头区域,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脂肪含量过高的浓汤,乳汁脂含量过高,容易导致乳腺管堵塞;

适度休闲运动,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六味地黄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口臭怎么办 桂花柠檬水让你口气如兰

2023-8-20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