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导管原位癌在每5例新诊断的乳腺癌中占1 例。它是由于乳腺导管内的细胞失去控制的增殖导致,为非侵袭性,意味着尚未生长到导管注之外的乳腺组织。“原位”这个词的意思是“在其原来的地方”。
导管原位癌是乳腺癌可以被诊断出的最早期阶段,被称为 0 期乳腺癌。大部分被诊断为这种疾病的患者可以被治愈。
尽管是非侵袭性的,但是导管原位癌可以导致侵袭性癌症的发生。对于患这类患者,接受医学治疗非常重要。专家们认为,高达 30% 的导管原位癌患者将于导管原位癌诊断的 10 年内罹患侵袭性乳腺癌。侵袭性癌症常常出现在导管原位癌出现的同一乳房和同一部位。
症状
导管原位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乳腺肿块:一般多为单发,质地硬,增长快,与周围组织粘连注、活动度差。
乳头溢液:多为持续的、自发性的、单侧单导管的、量大或血性溢液。
皮肤改变:乳腺皮肤的任何异常改变都有可能提示恶性风险,出现局部红肿痛、橘皮样改变时需与乳腺炎鉴别。
乳腺疼痛:不明原因的乳腺疼痛。
仅影像学检查异常的病变:乳腺肿块乳腺肿物的分级(BI-RADS 分级)4~5 级,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病因
导管原位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多因素参与的疾病。随着 BRCA1、BRCA2、ATM 、TP53、PTEN注、CHEK2 等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重要性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欧美国家,BRCA1、 BRCA2 基因检测已用于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筛查。
就医
这种类型的癌症通常不会导致乳腺内出现可以感知的肿块。导管原位癌的症状包括乳腺疼痛以及乳头血性溢液。大约 80% 的患者可以通过乳腺 X 线检查发现,表现为阴影区域。
如果乳腺 X 线检查显示有导管原位癌,医生将会要求进行活检,以对细胞进行分析并对诊断进行验证。导管原位癌的活检常使用活检针进行,从乳腺取出组织样本。
如果患导管原位癌,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更多的检查,以收集有关患者癌症的信息。这些检查可能会包括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根据多种检查的结果,医生将能够判断患者肿瘤的大小以及患者乳腺受肿瘤影响的程度如何。
治疗
没有任何两位患者是完全相同的。医生将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史制定治疗计划。医生会考虑:
肿瘤的位置
肿瘤的大小
癌细胞的侵袭性
患者的乳腺癌家族史
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大多数导管原位癌患者不必接受乳房切除术切除乳房,而是接受保乳手术。
最常见的疗法为保乳手术序贯放疗。医生将切除肿瘤及其周围少部分健康组织,切除组织是为了确保所有癌细胞均被切除。对于腋窝淋巴结,不需要像其他类型的乳腺癌那样将其切除。
保乳手术后,放疗可以显著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性。如果癌症确实再次出现,则称为复发。可以对整个乳腺进行放疗,或者可以靶向乳腺的特定区域在乳腺内进行放疗。
有些患者癌症复发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会只接受保乳手术。对于肿瘤较小、手术显示肿瘤所有边缘均存在大量健康组织的年龄较大女性,这种方法也可能是一种选择。患者在决定不接受放疗前,需要与医生讨论这样做的风险。
如果患者存在任何下述情况,医生可能会认为实施乳房切除术切除乳腺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明确的乳腺癌家族史
存在可以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基因突变
导管原位癌的区域非常大
导管原位癌病变位于整个乳腺的多个地方位置
无法耐受放疗
该类乳腺癌还可能会使用内分泌治疗,可降低罹患侵袭性乳腺癌的风险,不仅对于患侧乳腺来说是,而且对于对侧乳腺也是如此。这种风险降低效应甚至可以持续到患者停止药物治疗之后。
日常注意
导管原位癌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接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复查乳腺超声注或钼靶,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遵医嘱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降低复发风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肿瘤内科门诊随诊。
改善生活方式,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避免服用雌激素类避孕药。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或钼靶 X 线摄影检查。
预防
导管原位癌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乳腺癌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学会乳腺自我检查来预防。有高危因素者定期复查,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的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改善生活方式,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避免服用雌激素类避孕药。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建立健康行为,自觉接受乳腺癌筛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进行遗传咨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