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是什么?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怎么办?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症状有哪些?

掌砣角化牙周病综合征(Papillon-Lefevre syndrom,PLS)又名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apillon-Lefevre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此病非常罕见,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四,无性别差异,有 20%~40% 的患者出生于近亲家庭

别称

Parry-Romberg综合征,进行性偏面萎缩

概述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又称为进行性偏面萎缩,Parry-Romberg 综合征等,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进行性发展的,偏侧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慢性进展性组织萎缩,可累及躯干和肢体。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多于 20 岁前起病,多见于女性,也可见于老年男性患者,95%的患者为单侧萎缩,左右两侧的患病率相同。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可能与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感染等有关。主要危险因素为家族遗传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本病暂无分型分期。

症状表现多样,可累及皮肤、骨骼、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半侧颜面软、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萎缩。

目前暂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症状表现予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本病病程缓慢,通常为自限性,一般不影响寿命,但影响患者的容貌外观以及社会功能,长期以来可能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应引起重视。

经过正规治疗后,儿童和年轻患者症状有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预后较好,但大部分老年患者症状恢复较慢。

症状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可累及皮肤、骨骼、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半侧颜面软、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萎缩。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面部肌肉萎缩:以眶部、颧部较为多见,逐渐扩大至同侧面部,偶可波及头盖、颈、肩及对侧面部。

面肌麻痹,患侧面部汗液分泌减少或增加。

颧骨、额骨等下陷。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脱发

皮肤色素沉着

瞳孔大小改变

继发性青光眼

偏头痛

癫痫发作

三叉神经痛

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

病因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可能与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感染等有关。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感染

三叉神经刺激

家族遗传

哪些人容易患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外伤:包括意外创伤、手术创伤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家族遗传史。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女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容貌改变;

面部感觉异常;

偏头痛;

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

三叉神经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癫痫发作,意识障碍;

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急诊科

整形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神经系统体征,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确诊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属于临床常规检查项目,简便、易行、直观。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配合医生完成相应动作,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利,脑神经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生理反射是否正常、有无病理征。可为诊断提供疾病阳性体征的线索。

头部 CT 或 MRI:属于无创性检查,可以评估病变范围及病情严重程度,还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血生化检查、肿瘤生物标志物等,属于抽血检查,快速、方便,主要用于帮助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以及有无重要脏器良恶性肿瘤等。

肌肉组织病理活检:属于有创性检查,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可判断肌肉组织的萎缩程度,协助明确病变性质,一般用于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定性困难的患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症状出现多久了?有加重吗?

既往有头面部外伤、手术史吗?

家族里有人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之前有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吗?做过什么检查吗?有接受过什么治疗吗?

有对什么食物和药物过敏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症状?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要怎么控制这些症状?具体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容易复发吗?会不会有后遗症或并发症?

这种病会不会遗传?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需要忌口的?

治疗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仅限于对癫痫发作、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对症处理为主,而针对面部肌肉组织萎缩可采取整形重建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对于伴发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患者,一般采用对症处理,如使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控制。对于因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的患者,可予地西泮等协助改善睡眠和缓解情绪。

手术治疗

整形手术:主要为针对萎缩的面部肌肉组织进行重建,目的是增加面部软组织量,方法包括异体材料植入、自体脂肪注射和组织游离移植等,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进行性萎缩停止 1 年以后。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理疗、肌肉功能训练:主要目的是帮助延缓疾病进展,缓解疾病症状,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致残率较高,若患者吞咽肌群或呼吸肌受累,导致患者呼吸或吞咽功能受影响,可能死于并发症。

经过正规治疗后,儿童和年轻患者症状有明显减轻甚至消失,预后较好,但大部分老年人症状恢复较慢。

日常注意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发病过程较为缓慢,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日常注意生活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注意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引流管(片)通畅在位,在此期间应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过多的渗血渗液,不正常的分泌物,若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就诊。

拆线及术后恢复:保持伤口干燥,防止感染,术后 10 天内逐步拆线。若出现伤口感觉异常的症状,通常是暂时的,如果该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

服用药物: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切勿随意停用药物,用药后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心理护理:本病可能破坏患者面貌外观,患者可能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家属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以及治疗过程,如果影响到日常注意生活和睡眠,应积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生活护理:陪护家属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常用生活用品应放置在病床边伸手可触及处。卧床期间应避免同一部位皮肤长时间受压;避免接触危险物品,远离危险场所。

饮食护理:饮食上做到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如鱼类、肉类、禽蛋类、牛奶、奶制品、粗粮、豆类、瘦肉)、蛋白质,以高热量、低脂肪、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复查随访:定期返院检查,规律复诊,若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预防

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病史,以及进行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

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

密切注意孕妇妊娠期的身体健康、营养情况,减少感染的可能,避免接触致畸物质。

保持积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日常膳食营养合理搭配,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等,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枣仁安神胶囊(德众)的功效与作用-枣仁安神胶囊(德众)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肌苷片的功效与作用-肌苷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