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肝外胆管结石(calculus of extrahepatic duc)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原发性是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继发性是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的结石。结石导致胆管梗阻引起胆汁淤积,从而继发感染,形成胆管炎。梗阻继续加重,胆管内压力增高,细菌逆流入血,发生脓毒血症。
由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年轻人群饮食没有节制,胆道结石的发生逐渐年轻化。
该病危险情况较多,若胆道结石不能及时排入肠道,会引发胆管内炎症感染,使胆内压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下的胆道探查术已经成为临床主流的治疗方式。
日常生活中防治胆囊结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的病人,则应积极就医。
症状
肝外胆管结石有哪些症状?
肝外胆管的症状表现,主要取决于患者有无并发感染和梗阻。
腹痛:大多数患者有胆绞痛症状,常误以为胃病,腹痛常在右上腹,呈现阵发性、剧烈刀割样疼痛,可有后背部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发热:大多数患者在胆绞痛发作时,并发胆管感染出现寒战、高热,这是因为胆管内压力升高,细菌毒素逆行入血,引起全身重度感染症状。
黄疸:胆管结石嵌顿于 vater 壶腹(肝胆壶腹)时,出现黄疸。如果梗阻不能缓解,可发展至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
神经系统症状:感染持续加重,出现神情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合并休克时也可表现为躁动、谵妄。
肝外胆管结石并发症有哪些?
肝脓肿:细菌停留在肝脏,引起肝脓肿;肝脓肿附近可出现化脓性感染、膈下脓肿、局限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肝功能障碍、肝硬化。
胆管癌。
病因
肝外胆管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肝外胆管结石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与胆道感染、梗阻、胆道寄生虫、遗传与环境、代谢等因素有关。
胆道感染:本病最主要病因,正常胆汁无菌,但本病常见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假单胞菌、脆弱类杆菌等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细菌产生自由基,使胆红素钙生产加快,促进结石形成。
胆汁淤积:胆汁淤积产生沉淀,形成结石。
胆道寄生虫病:胆道蛔虫、华支睾吸虫其虫体和虫卵,均可形成结石的核心。
遗传和环境:胆总管囊肿或 Caroli 病(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相关的胆管狭窄或扩张;我国肝外胆管结石病患者分布呈地域性,多分布在华南、西南,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区域;提示本病与环境有关。
代谢因素:胆色素或胆固醇代谢紊乱,二者比例失调,进而形成肝外胆管结石。
哪些人容易患肝外胆管结石?
女性:受到雌激素影响,雌激素升高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积。
肝硬化的人群:特别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胆管损伤有关。
肥胖人群:胆醇的含量过高,从而析出以后产生胆固醇型的胆结石。
饮食偏荤偏甜。
吃饭不规律,特别是不爱吃早餐的人群,影响胆囊的排空,容易引起结石。
体内有蛔虫的人群,特别是消化道产生蛔虫以后,虫卵到胆道系统,形成胆管的损伤,会继发胆管结石。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上腹痛,伴有腰背部疼痛、发热、黄疸均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
根据患者的主诉,既往长期胆道疾病病史,及出现上腹痛,并放射至肩背部、发热、黄疸等症状诊断并不困难,辅助以下检查。
B 超:常用的简便、快捷、无创的辅助诊断方法,可发现胆管扩大范围以及结石部位,可发现结石、蛔虫、直径大于 1 厘米的肝脓肿,膈下脓肿。
CT 检查:客观显示结石位置,梗阻部位,可以发现肝脓肿或胰腺炎。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是无创检查,可以显示肝内胆管全貌,明确显示结石位置。
实验室检查:胆红素升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疼痛的具体部位在哪?有无具体诱因?持续多长时间?腰背部有无疼痛?
疼痛是什么性质(绞痛、刺痛、隐痛等)?
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皮肤有无发黄?
有无其他医院诊治?做过什么检查?结论如何?
有无不规律饮食?
既往有无胆囊结石或者胆管结石病史?有无胰腺炎病史?
家族中有无寄生虫、蛔虫病史?胆囊炎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肝外胆管结石?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需要手术吗?
如果手术,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在手术中取尽结石;去除感染病灶;保证手术后胆管引流通畅。
非手术治疗
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效果不能确定,在临床应用有很大局限性。
手术治疗
去除病灶、解除梗阻、取尽结石、确保引流通畅。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
逐渐替代传统手术,主要有以下方式:
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 T 管引流: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成功率能达到 90% 以上。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LBEPS)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放置 T 管还是一期缝合胆总管,目前尚有争议。
三镜联合: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用于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
经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内镜下乳头肌球囊扩张术(EPBD)。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
发展及转归
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一般转归较好,一旦出现中毒性休克和胆源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病死率高。
日常注意
保持心情愉悦,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避免高能量、高糖分、高胆固醇饮食,补充脂肪酸、维生素 C 和蛋白质食物。
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
预防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积极抗感染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防治肠道蛔虫病,一旦确诊即及时就医行驱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