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什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怎么办?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症状有哪些?

毛母质瘤是一种毛囊源性(源自毛囊)的良性肿瘤。本病少见,占皮肤良性肿瘤的 1.04%。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无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损伤及遗传有关。本病多为单发结节,初起为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可表现为突出于皮肤的圆形肿物,直径为 1~3 厘米,表面皮肤正常、略红或蓝紫色,质硬,偶或呈囊性,基底可推动,极少破溃。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本病可以继发感染及破溃,少数可恶变。本病可伴发 Gardner 综合征、家族性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种遗传性肌肉疾病)、Turner 综合征、结节病(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等疾病。

别称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概述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导致胆管内压升高,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肝胆系统损害。该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器官损害和严重的全身感染,死亡率高。

我国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在胆管结石的基础上,感染进一步加剧。

具有发病急,病情演变迅速,死亡率高。

若诊治不及时,易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胆源性肝脓肿、胆道出血、多器官衰竭等。

治疗上,应在快速抗休克的同时,以解除梗阻为原则,尽可能采用简单、快速、有效的手术方式。

日常生活中防治肝胆管结石,已确诊为肝胆管结石的病人,则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另外,需防治胆道蛔虫。

症状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腹痛:本病的首发症状,患者常有腹痛反复发作的病史。疼痛的部位一般在剑突下和(或)右上腹部,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疼痛的轻重程度不一,因胆管下端结石和胆道蛔虫引起的腹痛非常剧烈。

发热: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均有发热,体温可高达 40℃ 以上,持续高热,伴有寒战。少数病人因病情危重,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体温可不升高。

黄疸: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另一个常见症状,其发生率约占 80%。黄疸出现与否及黄疸的程度,取决于胆道梗阻部位和梗阻持续时间。一般来说胆道梗阻时间越长,胆道内压力越高,梗阻越完全,黄疸就越深。

神经系统症状:感染持续加重可出现神情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合并休克时也可表现为躁动、谵妄。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症有哪些?

肝脓肿:细菌停留在肝脏,引起肝脓肿;肝脓肿附近可出现化脓性感染、膈下脓肿、局限性腹膜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以肾功能衰竭,其次依次为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循环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死率高于单器官衰竭的病死率。

病因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原因很多,胆道梗阻和细菌感染是 2 个基本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胆管结石:最常见,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其中以胆总管结石最多见,多为各种原因引起胆囊收缩,将小结石排入胆道,引起胆道梗阻,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一般不引起胆管炎,只有位于胆囊颈部和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和(或)胆总管,即 Mirizzi 综合征时,才引起胆管炎。

胆道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有胆道蛔虫、华支睾吸虫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胆道蛔虫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肠道蛔虫病的并发症之一。

肿瘤:主要是胆道及壶腹周围的肿瘤,肿瘤的生长引起胆道梗阻,胆汁排泄不畅,淤积的胆汁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由于炎症、手术或外伤引起的胆管良性狭窄,造成胆汁排泄不畅,容易遭致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医源性因素:随着胆道内镜、介入治疗等的应用,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生的医源性因素。

细菌感染:胆道梗阻时,75% 的患者的胆汁可以培养出细菌,主要是上行性感染,即肠道细菌经十二指肠的乳头后逆行进入胆道;也可以通过血路感染,主要通过门静脉,见于肠炎、坏疽性阑尾炎等疾病;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感染灶,也可以通过血循环引起肝脓肿和胆道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道结石、胆道蛔虫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均应及时就医或拨打 120 。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患者多有胆道疾病或胆道手术史,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急性症状诊断并不困难,可做以下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B 超:简便、快捷、无创的临床常用辅助诊断方法,可发现胆管扩大范围以及梗阻部位,可发现结石、蛔虫、直径大于 1 厘米的肝脓肿,膈下脓肿。

CT 检查:不仅可以看到胆管扩张、肝脏增大,还可发现结石、肿瘤、肝脓肿或胰腺炎。

经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NBD)、经皮肝穿刺引流(PTCD):既可确定胆道阻塞原因和部位,又可做应急减压引流,但是有增加胆道感染的风险。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可以显示肝内胆管全貌,可作为一项检查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疼痛部位在哪?有无具体诱因?持续多长时间?腰背部有无疼痛?

疼痛是那种性质(绞痛、刺痛等)?

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皮肤有无发黄?

有无其他医院诊治?做过什么检查?结论如何?

有无暴饮暴食?

既往有无胆囊结石或者胆管结石病史?有无胰腺炎病史?

家族中有无寄生虫、蛔虫病史?胆囊炎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需要手术吗?

如果手术,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原则:解除梗阻,控制胆道感染。

非手术治疗

禁饮食。

有休克者应首先治疗休克,并注意防治急性肾衰竭。

选用广谱抗生素静脉内滴注,然后根据胆汁及血液的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度测定结果加以调整。

给予镇痛药和解痉剂,纠正脱水,补液。

手术治疗

以简单、准确、快速、有效为原则,尽可能快速解除梗阻,尽量减少麻醉和手术带来的对机体的打击,不必过分追求手术的彻底。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必要时再择期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内镜治疗:主要包括 ERCP、PTC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等降低胆管压力,还可以有效解除梗阻,一般情况好转后手术。

手术:胆囊切除、胆囊造口、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等待病情改善后再做二次手术。

发展及转归

轻度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者经积极合理治疗,其转归较好。若出现中毒性休克和胆源性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病死率极高。

日常注意

合理饮食:患者应多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尽量少量多餐。

自我检测典型症状:腹痛、发热、黄疸等,一有不适,需及时就诊。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

防治肝胆管结石,已确诊为肝胆管结石的病人,尤其在并发胆道感染时应更积极地就医,从而达到预防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

注意饮水饮食卫生,防治肠道蛔虫病,一旦确诊即及时就医行驱蛔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龟甲胶的功效与作用-龟甲胶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清热利胆颗粒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胆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