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色素层炎
概述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伴有明显玻璃体和前部葡萄膜炎症的后极部多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的炎性病变。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青年女性多发,常累及单眼,发病年龄 6~69 岁,平均约 35 岁。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病因尚不明确。本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相关。
本病无分期分型。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主要症状为眼前有亮光出现、视力下降、视野中物体变暗及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主要在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抗炎处理,但复发率也较高;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本病易复发和慢性化,对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反应性差是治疗本病的难点。
因本病可反复发作,并发前房和玻璃体炎症或脉络膜瘢痕的周边水肿,从而影响视力,并诱发生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导致视力减退,视物变形。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具有复发率高和病程慢性化的特点,因此大部分患者视力预后欠佳,不能恢复到原来视力,多为 0.4~0.5,甚至降至光感。
症状
闪光感、视力下降、视野暗区及飞蚊症等症状是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病最早出现的主要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可出现视盘水肿、充血及萎缩灶,少数患者可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形成。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闪光感:眼前有亮光出现。
视野暗区:视野中间视物变暗,周围正常。
视力下降:最常见症状。
飞蚊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白色背景更明显。
多灶性脉络炎伴全葡萄膜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视网膜下积液;
视盘水肿和充血;
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多发生于视网膜的萎缩病灶或新的视网膜下病变处。
病因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具体病因不清。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相关,但目前无相关研究证实。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
免疫异常
遗传因素
哪些人容易患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多发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
病毒感染:Ⅰ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营养不良,患有免疫缺陷病的群体。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
女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女性患者。
遗传因素:家族中患有该病的群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闪光感
视野暗区
视力下降
飞蚊症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视力丧失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
当医生怀疑是多灶性脉络膜炎全葡萄膜炎,将根据典型的多灶性脉络膜炎伴有轻至中度的前房和玻璃体炎症反应配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视野检查确诊。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用于评估眼底的血液循环变化情况,疾病早期无异常荧光或呈弱荧光,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染色和渗漏;萎缩性病灶显示窗样缺损。部分患者还可发现视盘的荧光素渗漏、黄斑囊样水肿等。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用于动态地观察脉络膜血管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发现病变活动期后极部出现多发性的强荧光区,发现的病变数目多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检眼镜检查发现的病变数目;在病变消退后则出现多发性弱荧光区。
视野检查:通过视野缺损的大小来估计视网膜及视路病变的程度及范围,视野检查可发现生理盲点扩大,在一些患者也可出现中心视野、旁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异常,但这些异常一般不具有特征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的全身病史和眼病史?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做过哪些检查?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出现这些症状?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点眼药水有用吗?
需要手术吗?手术治疗效果如何?
住院费用可以走医保吗?
会复发吗?
手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治疗
对于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的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患者,主要以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醇激素的治疗方式。对于激素治疗效果差的病人,可给予免疫抑制药物。对于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患者,若累及中心凹可考虑光动力疗法,若在中心凹以外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疗,也可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但术后视力最终多无改善。
药物治疗
强的松: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可改善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甲泼尼龙: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
环孢素:属于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由于免疫因素导致该病的患者以及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病人,通过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介素-2(IL-2)的效应环节改善炎症反应。
环磷酰胺:属于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由于免疫因素导致该病的患者以及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病人。
手术治疗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控制并发症。
其他治疗方法
激光光凝治疗:适用于累及中心凹外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患者,防止视网膜脱离。
光动力疗法:通过注射光敏剂使其循环到眼部并结合脉络膜新生血管,再通过激光照射病变部位来选择性地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最终使新生血管封闭,适用于累及中心凹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将直接影响双眼视力,严重者并发视盘水肿、充血及萎缩灶,少数患者可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形成,虽不影响寿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降至光感。
接受正规治疗后,早期应用有效的免疫抑制药,对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给予有效的激光光凝治疗,可有助于预防炎症的复发和慢性化,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视力回升甚至达到 1.0。
日常注意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患者日常注意需注意保护眼睛。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发现视力下降,眼前有闪光点以及飘动的小黑影,及时就医。
若行手术治疗后,由于本病容易复发和慢性化,要根据医嘱按时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定期复查,如再有视力下降、眼红等症状及时就医复查。
注意休息,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每 40~50 分钟就要做适当休息,减少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尽量不要超过 2 小时。
饮食中要有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等。
保护眼部,日常注意一定要避免眼部受外力损伤,注意各种网球和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可能对眼球造成的意外损害。
勿自行购买和使用医嘱以外的其他眼药。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减少感染:Ⅰ 型单纯疱疹病毒在该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传播方式主要是口对口的接触传播。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能有效地预防感染,必要的抗病毒药物也能缓解感染症状。
定时体检。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合理用眼:避免眼睛过度劳累,当近距离用眼时,如工作、学习时,每 40 分钟可以让眼睛休息 5~10 分钟,做远眺运动或者看远处绿色的植物,尽量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