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共转性斜视
概述
共同性斜视是斜视的一种类型。是指眼球运动无障碍,斜视角度不随注视眼别不同和注视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斜视。
幼儿的常见斜视。国外共同性斜视的发病率约 1~1.5%,国内儿童的斜视发病率为 1.3%,其中 80% 为共同性斜视。可以是单眼,也可以是双眼交替性的。
病因尚未彻底明确,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症状包括斜视和复视。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决定。
此病严重影响幼儿的视觉发育,还影响美观。
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症状
共同性斜视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共同性斜视的常见症状包括:
斜视:即眼位偏斜。可以是单眼的斜视;也可以是双眼交替的,即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右眼注视时左眼偏斜,左眼注视时右眼偏斜。
复视:即双眼共同视物时有重影。但幼儿通常不能表达这一症状。
共同性斜视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斜视性弱视:即眼球无器质性的病变,是由于斜视而导致的无法矫正的低视力。
病因
共同性斜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尚未彻底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剖因素;
调节因素;
融合功能异常;
神经支配因素;
感觉障碍;
遗传因素;
诱发因素。
哪些人容易患共同性斜视?
有斜视家族史者:共同性斜视的患者中,约 6.3% 有家族史。
先天性的角膜混浊。
先天性白内障。
黄斑发育异常。
屈光参差过大。
眼外肌先天发育异常。
眼外肌附着位置异常。
眼眶发育异常。
幼儿受到惊吓、高热、脑外伤、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干扰。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单眼斜视或双眼交替性的斜视,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一般无此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共同性斜视?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眼球运动、眼位检查,可以诊断。同时行视力、屈光状态、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球运动、双眼视功能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力检查:为眼科的最基本和常规检查。视力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远视力是 5 米处的视力,近视力是 30 厘米处的视力,远视力更常用。通过此项检查,医生会了解患者就诊时的视功能情况。如果有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散光,需要验光戴眼镜,以检测最佳的矫正视力。
眼球运动检查:检查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是否受限。
眼位检查:检查患眼的偏斜方位和角度。
屈光检查:散瞳验光,明确近视、远视、散光状态。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为眼科的常规检查,为非接触性的、无创性检查。此检查主要是查看患者有无角膜、晶状体等的疾病。
眼底检查:为眼科的常规检查,为非接触性的、无创性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有无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疾病。
双眼视功能检查:常用同视机检查,包括双眼同时能看到同一个物体的能力、双眼融合能力、双眼立体视觉功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儿的眼部有哪些异常?详细的发病过程。平时视物有无异常表现?
既往的全身和眼部病史。
是否是足月顺产?是否为助产?出生后有无吸氧?
此次就诊前,是否已到其他医院就诊及治疗?
有无家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能治愈吗?会复发吗?手术会有后遗症吗?
手术治疗后,还需要别的治疗吗?
哪些费用是医保范围内的?
孩子的同胞兄弟姐妹,会出现斜视吗?
治疗
一旦确诊,需要及早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提高视力,矫正眼位偏斜,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应根据发病年龄、视力、双眼视状况、斜视的性质和程度等情况决定。
药物治疗
调节麻痹剂:作用是麻痹睫状肌。常用的药物如阿托品眼膏或眼液、后马托品、复方托品卡胺眼液等。
A 型肉毒毒素:将药物注射在眼外肌,使肌肉暂时性麻痹,肌张力减弱,从而使肌肉的力量达到新的平衡,矫正眼位。
手术治疗
斜视矫正术:通过手术调整眼外肌的长短和附着在眼球上的位置,以恢复正常的眼位。
其他治疗方法
矫正屈光不正:由屈光不正导致的斜视较多。因此,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前,会常规用阿托品眼膏或眼液麻痹睫状肌(俗称“散瞳”),然后进行验光。如果为屈光不正,需要配戴眼镜进行矫正。
弱视的治疗:对合并弱视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屈光矫正、遮盖、药物压抑、光学压抑、Bangerter 滤光镜、针灸等,其他治疗方法包括视觉训练、双眼视功能训练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治疗,患者会有视功能障碍和丧失双眼视功能,并影响美观。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保护眼睛,遵医嘱定期复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生活及用眼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舒适,清洁。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伤。
定期复查:患者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心理关爱:由于本病导致的外观异常,患者可能会被嘲笑而导致异常心理。因此,家人应给予患者鼓励、表扬、赞美,使其逐步建立正常的心理。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避免强光刺眼,可戴墨镜保护。
活动要适量,避免外伤。
注意眼部卫生,不要大力揉眼。若眼睛进入异物时,可用抗生素眼药水清洗。
遵照医嘱,按时滴用眼药水和/或口服药物。
多食用易消化的多纤维食物,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外出可配戴防护镜,减少风、沙、阳光等的刺激。
术后按要求进行复查,如有不适,要随时就诊。
预防
无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