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眼外伤后虹膜血管渗透性增加,或由于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前房称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上多见。而由于炎症、肿瘤、药物或全身性疾病等所致自发性前房积血较少见。
多见于 20 岁以下人群,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发病率为每年十万分之 20.7。
前房积血主要是由于虹膜、睫状体或脉络膜血管破裂或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根据血液积于前房的容量可分为 4 级:少于 1/3 为 Ⅰ 级;介于 1/3~1/2 之间为 Ⅱ 级;大于 1/2 小于全前房积血为 Ⅲ 级,全前房积血为 Ⅳ 级。而根据出血的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房积血,前者为受伤时随即出血,后者指伤后 2~5 天发生的出血。
该病主要症状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检查可见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出现红细胞、血凝块和积血平面,全前房积血呈紫黑色,眼压可升高。
前房积血的治疗原则为促进血液吸收、防止再出血和防治并发症。可使用镇静剂、止血剂以及糖皮质激素,适时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眼压 5~7 天内仍控制不良者应尽早做前房冲洗术等,避免角膜血染和视神经损害。
尽早止血和促进积血吸收,及时控制眼压,防治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血染。
症状
前房积血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可并发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
前房积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前房积血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红、眼痛。
畏光、流泪。
视力下降。
前房积血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继发性青光眼:积血量占前房 50% 以下的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发病率为 10%;50% 以上继发性青光眼发病率为 25%,全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发病率为 50%。
角膜血染。
虹膜后粘连及周边前粘连。
瞳孔闭锁。
继发性出血:外伤后 2~7 天,0.4%~35% 患者可能出现再次出血。
弱视(儿童)。
视神经萎缩。
病因
前房积血可见于眼球钝挫伤(多见),穿透伤,手术创伤、眼部炎症、肿瘤、药物或全身相关性疾病等。
前房积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多见于眼球顿挫伤,或穿透伤。
眼内手术。
自发性出血:可见于虹膜新生血管,幼年性黄色肉芽肿,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性眼内肿瘤,虹膜黑色素瘤,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角膜葡萄膜炎,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血管性血友病等。
其他:炎症、肿瘤、抗凝药物、心血管、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导致血房水屏障破坏,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漏出血管外也可形成前房积血。
哪些人容易患前房积血?
眼外伤者。
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镰刀状细胞贫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的人。
坏血病患者。
各种原因导致有虹膜新生血管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睛受到外力冲击后,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时。
不明原因的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时。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前房积血?
医生会结合病史、体征、症状,和眼前节、眼底检查等明确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医生应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球位置及运动,眼睑情况等。
裂隙灯检查可发现前房积血及程度,是否有虹膜损伤及虹膜新生血管,观察瞳孔、角膜、房角、晶体等情况。
检查球结膜及巩膜是否有明显的或隐匿性裂伤。
眼底检查看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外伤性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以及周边视网膜裂孔等。
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检查等相关性疾病辅助检查。
其他
外伤患者应首先排除或抢救危及生命的头部或其它重要脏器损伤。
如果前房积血影响眼底检查,应行 B 超检查。
如怀疑眼内异物、眶骨折等,应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B 超、眼眶 X 线片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房角镜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持续时间?症状是否有加重?
眼部外伤史?手术史?用药史?
是否有糖尿病、白血病、血友病等其他病史?
既往是否有眼部相关性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的前房积血?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前房积血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前房积血会不会复发?
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目前治疗前房积血的主要原则为促进血液吸收、防止再出血、防治并发症。如有开放性眼外伤,应优先闭合眼球伤口及处理相关损伤。如顿挫伤伴有视网膜裂孔,应优先激光光凝裂孔。
药物治疗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止血环酸、氨基己酸等。但氨基己酸禁用于孕妇,肝肾功能不良及有高血栓栓塞风险患者。
消炎眼药:如有眼部外伤需要用左氧氟沙星眼液等抗炎药防止感染。
降眼压药物:如果眼压高,可用抑制房水生成,高渗脱水剂等药物降低眼压。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和纤维组织增生,促进积血吸收,稳定血眼屏障防止再出血。
扩瞳药:若出现虹膜刺激症状时,需要应用扩瞳药,防止虹膜粘连,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
手术(前房冲洗或凝血块切除术)干预的指征:经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眼压。
对于继发性难治性青光眼,需要抗青光眼手术。
一定要注意排查镰状细胞病患者,其前房积血很容易导致继发出血,房水外流受阻,并发难治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严重疾病。如眼压不能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应尽早手术干预。
疾病发展和转归
前房积血少量多能自行吸收,但积血量大或多次继发性出血者,则难以自行吸收,应适当用镇静剂、止血剂,以及糖皮质激素促进积血吸收。如果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其预后较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医生每日观察患者积血吸收情况。一般少量积血数日即能自行吸收,严重的积血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限制眼球活动。
每日应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头痛、眼痛,应考虑眼压升高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宜进软食,忌吃坚硬食物,以避免用力咀嚼,造成眼球振动导致出血。
有症状后,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选用药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病情。
预防
前房积血的处理因病因而异,主要在于及时控制引起前房积血的原因,在促进积血吸收的基础上,应重点预防再次出血及防治并发症。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使积血沉积于前房下部,减少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避免角膜血染、虹膜粘连和机化膜的形成。
包扎双眼或戴眼罩限制眼球活动,减少再次出血和对瞳孔括约肌的刺激。
避免眼部受伤。
避免或减少抗凝剂应用。
控制糖尿病、血友病、白血病等原发病。
及时处理引起虹膜新生血管或增加虹膜血管通透性的眼部相关性疾病,防止前房积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