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睑板腺囊肿,睑板腺脂质肉芽肿
概述
霰粒肿(Chalazion 或 Meibomian Cyst)是由于眼睑的睑板腺堵塞而引起的囊肿。通常睑板腺会分泌油脂类物质,有助于保持眼睛湿润。若发生堵塞,可在眼睑上形成霰粒肿,并呈现发炎、红肿,有时还会受到感染。霰粒肿在临床常见,儿童和成人都会发生,且有可能会反复发作,但通常可自行消退,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眼睑的睑板腺能分泌油脂,当腺体的出口被堵塞,内部的油脂就会积聚形成一个小型的囊肿,即霰粒肿。
霰粒肿是眼睑上的一个圆形囊肿,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初期患处有红肿、胀痛或不适感,随后疼痛消退,但囊肿仍然会继续存在数周时间。
当患者眼睑出现肿块或胀痛,影响视线或感觉不适,可就医治疗。
霰粒肿依据眼部症状和患者病史即可确诊。
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则无需治疗,待其自行消退即可。
如病情较为严重,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手术切除;如发现感染迹象,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霰粒肿的居家治疗可采用热敷,加速病情缓解。
日常应注意卫生,避免患处感染。切勿尝试自行处置肿块,以免发生临床风险。
为了防止霰粒肿的形成或复发,建议可每天清洁眼睑。
症状
霰粒肿是眼睑上的一个圆形囊肿,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初期患处有红肿、胀痛或不适感,随后疼痛消退,但囊肿仍然会继续存在数周时间。
霰粒肿有哪些症状?
霰粒肿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儿童,并且每个患者的病程大致相同。开始可能是眼睑出现一处微小的红色、肿胀或压痛的隆起;几天后疼痛就会消退,但肿块仍然继续存在数周时间。圆形肿块的直径在不同患者中有所差异,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 霰粒肿的其他症状还包括:
肿块可伴有胀痛或不适;
患处皮肤红肿,感觉痒;
眼睛流泪;
眼红;
视力模糊(少见)。
霰粒肿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睑缘炎:霰粒肿可形成感染,并沿眼睑散播。
眼部瘢痕:在罕见情况下,霰粒肿未能自行痊愈,需要通过手术切除。
反复发作:复发的部位可能就在原来病灶的位置,也可能发生在眼睑的其他位置。
病因
眼睑的睑板腺能分泌油脂,当腺体的出口被堵塞,内部的油脂就会积聚形成一个小型的囊肿,即眼睑上出现的霰粒肿。
霰粒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体的全身上下分布着各种腺体,分泌各种物质,有助于相应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眼部上下眼睑的睑板腺可分泌油脂类物质,与泪液混合后对眼睛起到滋润和保护的作用。如果油脂过于粘稠或腺体由于炎症而发生堵塞,都可能形成霰粒肿。在罕见的情况下,某些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霰粒肿。
就医
当患者眼睑出现肿块或胀痛,影响视线或感觉不适,可就医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则无需就医诊治。霰粒肿依据眼部症状和患者病史即可确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眼睑出现肿块,并逐渐变大或影响视线。
眼睑的红肿、胀痛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异物感。
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则无需治疗,待其自行消退即可。通常情况下,霰粒肿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
就诊科室: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霰粒肿?
临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结合既往病史和健康状况即可作出诊断。无需采取特殊的检测方式。
组织活检:对于部分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进行组织活检,经由病理实验室检测,评估是否发生睑板腺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霰粒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目前病情如何?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
眼睑的囊肿是否仍在继续增大?
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症状?
以前是否曾经接受过治疗?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会形成霰粒肿?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是否可能是恶性肿瘤?
霰粒肿还会不会继续长大?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后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如果霰粒肿没有引发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则无需治疗或可局部热敷,通常会自行痊愈。如病情较为严重,可手术切除;如发现感染迹象,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如何治疗霰粒肿?
如果霰粒肿没有引发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则无需治疗或可局部热敷,通常在数周内可自行痊愈。病情一般不会持续进展,极少会诱发其他并发症。
抗生素治疗:如果霰粒肿出现感染迹象,医生会处方抗生素眼膏或滴眼液,或者口服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体积较大,且长期反复发作的霰粒肿,可考虑采用手术方案。
日常注意
霰粒肿的居家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
热敷:根据临床医生的指导,使用热鸡蛋热敷患处,可有助于加速病情缓解。
日常注意应保持双手清洁,尽量避免触摸霰粒肿周围区域,以免发生感染。
千万不要尝试自行挤压肿块或排出脓液,以免发生临床风险。
预防
为了防止霰粒肿的形成或复发,建议每天可清洁眼睑。
每天早上和临睡前可以温水沾湿乾净的棉花球清洁眼睑,或使用专用的清洁眼睑湿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