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葡萄膜炎是什么?中间葡萄膜炎怎么办?中间葡萄膜炎症状有哪些?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以肺结核最常见。全球儿童结核病约占病例总数的 10%~11%,多发生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4 年,全球共报告 35.9 万例儿童结核病(0~14 岁),占登记报告结核病病例的 6.5%。2000 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14 岁儿童结核菌感染率为 9.2%,儿童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91.8/10 万;2014 年,全国 0~14 岁儿童肺结核患者 6695 例,发病率为 2.97/10 万,与 2000 年相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在 2014 年估算我国现有儿童结核病患者约 26 万例, 但是每年报告登记只有 5000~8000 例,因此我国儿童结核病防治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结核杆菌又称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杆菌,一般分 4 种类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对人类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病灶,少数可经消化道传播。生活条件落后、自身免疫力弱的人群容易被传染。肺结核病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散播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其中以原发性肺结核最为多见。肺外结核病包括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结核、泌尿系结核、骨和关节结核等。结核感染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结核中毒症状:长期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液涂片和培养、X 线胸片或胸部 CT 等可以明确诊断;淋巴结活检可评估有无肺外结核。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等,联合并按疗程用药是治疗的关键; 20 世纪 90 年代后耐多药结核病(MDR-TBM,指对异烟肼、利福平二药耐药)成为治疗难点。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绝大多数经过治疗可痊愈,预后良好。如不早期、合理、规范治疗,就会难以治愈,引起结核菌耐药,严重可危及生命。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触结核患者,可有效减少结核感染的发生。

别称

周边葡萄膜炎,睫状体平坦部炎

概述

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组主要累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眼病,典型的表现是睫状体平坦部的雪堤样病变。

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在我国,中间葡萄膜炎占各种葡萄膜炎总数的 11%。40 岁以下的青壮年多发,儿童也有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炎症的程度似乎与年龄相关,年幼者的炎症相对较重。70%~80% 的患者会双眼受累,但可先后发病,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对称。

病因不完全清楚,但已明确与一些感染性因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原虫感染等。

对于病因已经明确的,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此病发病隐匿,一些患者无症状。主要的症状是视物模糊、眼前黑影、暂时性近视。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有全身的表现。

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如有明确的病因及伴全身性疾病,需要联合治疗。

此病损害视功能,如同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病变,可能威胁生命。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如果早期延误治疗、血管闭塞型、出现并发症,视力预后差。

症状

中间葡萄膜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中间葡萄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一部分患者无症状,是在体检或查眼底时发现的。

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

眼前黑影。

暂时性近视。

少部分类型的后葡萄膜炎会引起眼前段的炎症,出现怕光、流泪、眼痛等症状。

全身症状: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有全身的表现。

中间葡萄膜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黄斑水肿

并发性白内障: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 31%~58.8%,与眼内的慢性炎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有关。病情进展缓慢,且与中间葡萄膜炎的病程有密切关系,病程>21 年者,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达 100%。

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率约 5%~15%。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脱离。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盘水肿。

视神经萎缩。

带状角膜变性。

继发性青光眼。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脱离。

黄斑裂孔。

该病还会有一些合并症(与该病无关、但是经常一起相伴而发的疾病):

某些中间葡萄膜炎可同时伴有一些身体其他部位的损害或疾病,例如:

Behcet 病可出现的全身改变:

口腔溃疡

多形性皮肤病变

生殖器溃疡

莱姆病可出现的全身改变:

游走性红斑

游走性关节炎

脑神经麻痹

周围神经病变

慢性脑膜炎

心肌炎

心律失常

炎症性肠道疾病(如 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的全身改变:

腹泻

脓血便

关节炎

梅毒可出现的全身改变:

原发性下疳

梅毒斑丘疹

梅毒结节或梅毒瘤

病因

病因不完全清楚,但已明确与一些感染性因素有关。

中间葡萄膜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

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嗜 T 淋巴细胞病毒 I 型。

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链球菌、巴尔通体菌(引起猫抓病)等。

螺旋体感染:如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引起莱姆病)。

原虫感染:如弓形体、弓蛔虫。

立克次体感染

非感染性:

自身免疫性:如 Behcet 病、Reiter 综合征、炎症性肠道疾病、类肉瘤病。

风湿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创伤性:如眼球穿通伤、交感性眼炎。

伪装综合征:主要指眼内原发或转移性的肿瘤。

哪些人容易患中间葡萄膜炎?

病毒感染者。

细菌感染者。

螺旋体感染者。

原虫感染者。

立克次体感染者。

眼外伤后未及时治疗者。

风湿性疾病患者。

眼内原发或继发性肿瘤患者。

家族史:如家族成员中有人患 Behcet 病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暂时性近视,需要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根据中间葡萄膜炎的病因及是否伴发全身表现,结合具体病情,可能需要同时前往以下的科室就诊:

神经内科

风湿免疫科

肿瘤科

小儿科

皮肤科

传染病科

医生如何诊断中间葡萄膜炎?

医生根据病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三面镜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眼球超声检查,可基本明确诊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可辅助诊断。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胸部 CT 检查对诊断某些病有重要意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为眼科的常规检查,为非接触性的、无创性检查。此检查是查看患者的眼前节及前部玻璃体的情况,例如有无炎细胞、渗出、组织粘连等。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最基本和最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初步判断眼底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程度。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这是利用高频的超声来检测前房角、睫状体和周边部玻璃体视网膜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滴表面麻醉剂后,医生会在上、下眼睑间放一个眼杯,注入生理盐水或粘弹剂,用超声探头进行检查。整个过程探头是不接触眼球的,因此不会对眼球造成损伤。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三面镜检查:是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查前,充分散大瞳孔,眼内滴麻醉药,将三面镜紧贴角膜放置,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玻璃体基底部、视网膜、视神经等的情况。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眼球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玻璃体、脉络膜和视网膜等的情况。此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可了解视网膜血管的情况。此项检查为在肘部静脉注射荧光素造影剂,然后使用眼底造影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照相机)监测和记录眼底的血管情况。此检查在暗室(完全无光线的屋子)进行,检查前需充分散大瞳孔。检查过程中,患者会略有不适,但可以忍受,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通常休息后可缓解。

造影剂经静脉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最终经尿液排出。因此,有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孕妇,不建议做此项检查。偶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如果您是过敏体质或者既往曾对别的药物或食物等发生过敏,检查前要告知医生和检查者。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脉络膜血管的情况。此项检查是后葡萄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本项检查通常与 FFA 同时进行。吲哚青绿会与荧光素钠同时注射入肘静脉,在一个检查过程中可以获取 FFA 和 ICGA 检查的结果。检查的注意事项和禁忌人群与 FFA 的相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的眼睛有哪些不适?是哪只眼睛不适?这种不适持续多长时间了?

以前有过相似病史吗?

既往的全身病和眼病的病史、用药史。

此次发病,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进行治疗了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

病情严重吗?会失明吗?

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好吗?会复发吗?

我还需要到别的科室就诊吗?

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吗?我需要如何应对?

哪些费用是医保范围内的?

治疗

本病的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只能按照葡萄膜炎进行对症治疗。通常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联合手术治疗。如有明确的病因及伴全身性疾病,需要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作用是抑制炎症和异常的免疫反应。常用的药物如甲泼尼松、泼尼松龙、泼尼松。

其他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当炎症严重、糖皮质激素无效,或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反弹,或患者的病情不适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通常会联合使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常用的药物如环孢素 A 等。

中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中药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中药可减轻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眼局部用药:当患者出现眼前段的炎症时,需要眼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眼液、弱的散瞳眼液、非甾体类抗炎眼液。

糖皮质激素眼液:作用是抑制炎症。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眼液包括: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可的松滴眼液等。

散瞳滴眼液:作用是使瞳孔活动,避免发生粘连或治疗粘连,还可以减轻眼痛。常用的眼液包括: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后马托品眼液。

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作用是抑制炎症。常用的眼液包括普拉洛芬眼液、双氯芬酸眼液等。

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果病因明确,通常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例如:

梅毒性中间葡萄膜炎,需要给予青霉素行驱梅治疗。

病毒性中间葡萄膜炎,通常需要抗病毒治疗。

细菌性中间葡萄膜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

结核性葡萄膜炎,首先需要抗结核治疗。

原发性或继发性眼内肿瘤引起的伪装综合征,需要治疗肿瘤。

手术治疗

冷凝术:可清除血管病灶,破坏周边视网膜炎和玻璃体炎的血管成分,从而达到消除炎症和避免复发的目的。

玻璃体切割术:作用是松解和去除视网膜增殖膜,使视网膜和脉络膜复位。

其他治疗

激光光凝:作用是使新生的异常血管凝固坏死。

疾病发展和转归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预后较好,通常可保持在 0.5 以上的视力。如果早期延误治疗和治疗不彻底、血管闭塞型、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力障碍。如果是眼内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肿瘤引起的伪装综合征,肿瘤可能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保护眼睛,遵医嘱定期复查。服用免疫抑制剂期间,有些特殊的注意事项。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生活及用眼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舒适,清洁。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戒烟、戒酒。

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伤。

饮食:适当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便秘。

定期复查:患者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

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相关事项:

低盐饮食。

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干果、豆类及豆制品、菌类、薯类、蔬果(香蕉、橙子、菠菜、竹笋等)。

高蛋白饮食。

增强抵抗力。

勿去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被他人传染感冒等疾病。

避免外伤,因为伤口不易愈合或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其他:

服用药物期间,如果身体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定期查血常规、肝功和肾功、血糖、血压。

保持乐观的心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粉刺、满月脸、水牛背等形体的变化,要做好心理的调整。

为了优生优育,服用药物期间,做好避孕工作,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

眼局部用药的注意事项:

滴眼药水时,滴前摇匀,滴时瓶口抬高,注意不要碰到睫毛。

滴眼液的药瓶开启后一个月,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扔弃。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液,有发生青光眼和白内障的风险,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不要用力,避免外伤和剧烈活动,适当休息。

术后两周内避免眼睛进水,避免不干净东西进入眼睛,勿大力揉眼。

预防

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提高抵抗力,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夏天如何防暑消暑

2023-8-13 23:23:44

保健

跑步60分钟延寿7小时 跑步注意这些事

2023-8-2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