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局限性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概述
干槽症是拔牙后,伤口发生急性感染,一般在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就会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约 2%~5% 的患者,在拔牙后会出现干槽症,是牙拔除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干槽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拔牙造成的创伤和伤口细菌感染有关。
吸烟、拔牙创口较大、口腔卫生欠佳,或口腔内还存在其他感染源,是干槽症的危险因素。
干槽症一般不会有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形成牙槽骨慢性感染,或深部组织感染。
如果拔牙后 2~3 天疼痛加剧,或疼痛持续多日未见好转,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干槽症不能单凭口服药治疗,需要再次行牙科手术,才能有效清创,减轻疼痛。
干槽症患者日常应定时清理牙槽窝,保持口腔卫生,改善饮食习惯。
预防要点在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牙,停止吸烟或服用抑制凝血的药物,拔牙后适当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加班,促进牙槽窝的创口尽快愈合。
症状
干槽症有哪些症状?
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
拔牙创口处的血凝块部分或全部消失,牙槽窝呈现空洞状。
牙槽窝的疼痛感,向同侧颌面部四周放射,包括眼睛、耳朵、太阳穴、颈部等各处。
口腔里有一股腐败、恶臭的气味,令人作呕。
干槽症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干槽症虽然会造成患者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很少会导致重症感染。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牙槽窝创口愈合延迟。
受到感染的牙槽窝,可形成慢性牙槽骨感染(牙槽骨骨髓炎)。
病因
干槽症的确切病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最主要的形成机制,可能与拔牙造成的创伤,伤口的细菌感染有关。
干槽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凝块未及时形成或提前破裂:通常情况下,在拔牙部位形成的血凝块,可保护显露的牙槽骨和神经末梢,也为新骨的生长,和软组织的修复提供了基础。但干槽症患者拔牙部位,未能及时形成血凝块,或在伤口愈合前,血凝块就已破裂或溶解。缺乏血凝块的保护,牙槽骨和神经暴露在外,导致牙槽窝剧烈疼痛。
牙槽窝内食物残渣填塞,和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使疼痛症状进一步加剧。
发生干槽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吸烟或使用烟草制品。
拔牙的创口较大。
口服避孕药。
居家治疗措施不当:未遵医嘱保证口腔清洁,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有利于细菌繁殖、散播。
既往有过干槽症病史:以后再次拔牙,很可能还会出现干槽症。
牙齿或牙龈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拔牙后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属于正常现象。不过,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得以缓解,并随着伤口愈合而逐渐好转。如发生以下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明确病情,采取治疗措施。
拔牙后疼痛反而加剧,服用止痛药无明显效果。
拔牙后疼痛持续多日,始终未见好转。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干槽症?
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即可确诊病情。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检查口腔情况,如牙槽窝的血凝块是否脱落。
X 光片:观察疼痛部位状态,排除其他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拔牙是否去正规医院?
疼痛是在拔牙后什么时候开始的?
疼痛的程度有多严重?
在什么情况下,疼痛会加重?
具体的疼痛位置在哪里?
是否曾经服用过非处方止痛药?止痛效果如何?
除了牙槽窝疼痛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
是否有发烧、寒颤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干槽症?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服用什么药物可以缓解疼痛?
治疗后需要多久症状才会消除?
治疗后多久可以饮食?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干槽症不能只靠吃药,需医生进行专业冲洗上药,甚至再次行牙科手术,才能有效清创,减轻疼痛,让牙槽窝创口逐步愈合。
如何治疗干槽症?
干槽症的患者需及早就诊,通过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促进伤口尽快愈合。
冲洗牙槽窝,去除填塞在牙槽窝内的食物残渣或其他碎片,减轻刺激,缓解疼痛,预防其他感染。
用含药凝胶或敷料填塞牙槽窝:主要是为了更快缓解疼痛,减轻患者压力。
当患者疼痛较为严重时,医生可能会选择强效止痛药。
一旦开始对症治疗,患者可能很快就会感到,疼痛在逐步缓解,并在几天内消失。在此期间,患者必须定期复诊,及时换药,并接受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
日常注意
干槽症患者日常注意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干槽症患者日常注意应定时清理牙槽窝,保持口腔卫生,改善饮食习惯。
当牙槽窝逐步愈合,不再使用含药凝胶或敷料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特定的器械,每天用生理盐水轻柔地冲洗牙槽窝,直至牙槽窝内组织完全修复成型,不再蓄积食物残渣为止。
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处方止痛药,并停止吸烟。
足量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每天吃完饭后,用温盐水漱口或轻柔的刷牙。
注意改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喝碳酸饮料,不要用吸管喝水。
预防
如何预防干槽症?
预防干槽症的要点,在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牙,停止吸烟或服用抑制凝血的药物,拔牙后适当调整生活方式,促进牙槽窝的创口尽快愈合。
拔牙前
必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牙。
停止吸烟或使用烟草制品。
停止服用抑制凝血的处方药、非处方药或营养补剂。
拔牙后
暂停运动:拔牙后应休息,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以防牙槽窝的血凝块脱落。
缓解疼痛:拔牙后可以冷敷或热敷,缓解拔牙导致的疼痛和肿胀,也可遵医嘱服用非处方止痛药。
调整饮水方式:拔牙后要足量饮水,但不要喝含酒精、咖啡因、碳酸成分或过热的饮料。拔牙后至少 1 周,不要用吸管喝饮料,因为吸吮动作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
调整进食方式:拔牙后第 1 天,只能吃流质食物,如酸奶或苹果酱。随后可尝试半流质食物,咀嚼食物时要注意,避开拔牙的部位。
清洁口腔:拔牙后 24 小时内,漱口或刷牙时,都要避开拔牙部位。在 24 小时后至术后一周内,每天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漱口,以保持牙槽窝清洁。
在伤口愈合前最好不要吸烟,以免影响凝血和组织修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