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什么?干槽症怎么办?干槽症症状有哪些?

各种原因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而导致的酸中毒称为乳酸性酸中毒,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乳酸性酸中毒,被称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Diabetic lactic acidosis),是糖尿病三大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临床发生率低至 0.003%,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达 50%~80%。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使用双胍类降糖药(降糖灵等)、感染或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情况时,能够增加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症状与体征可不特异。轻症可仅有呼吸稍深快;中、重症有深大呼吸不伴酮臭味(烂苹果味)、嗜睡、神志模糊、昏迷等症状,可伴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上常被原发或诱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易误诊或漏诊。主要通过及时停用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适当补液、补碱,控制感染,补充胰岛素,纠正休克等方法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必要时需血液透析。由于该病目前尚缺乏满意的疗法,应以预防为关键,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防应戒酒;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定期随访;严重的肝肾损害、心功能不全、休克的糖尿病患者,应禁用双胍类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出现乏力、嗜睡等情况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别称

局限性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概述

干槽症是拔牙后,伤口发生急性感染,一般在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就会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约 2%~5% 的患者,在拔牙后会出现干槽症,是牙拔除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干槽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拔牙造成的创伤和伤口细菌感染有关。

吸烟、拔牙创口较大、口腔卫生欠佳,或口腔内还存在其他感染源,是干槽症的危险因素。

干槽症一般不会有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形成牙槽骨慢性感染,或深部组织感染。

如果拔牙后 2~3 天疼痛加剧,或疼痛持续多日未见好转,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干槽症不能单凭口服药治疗,需要再次行牙科手术,才能有效清创,减轻疼痛。

干槽症患者日常应定时清理牙槽窝,保持口腔卫生,改善饮食习惯。

预防要点在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牙,停止吸烟或服用抑制凝血的药物,拔牙后适当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加班,促进牙槽窝的创口尽快愈合。

症状

干槽症有哪些症状?

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

拔牙创口处的血凝块部分或全部消失,牙槽窝呈现空洞状。

牙槽窝的疼痛感,向同侧颌面部四周放射,包括眼睛、耳朵、太阳穴、颈部等各处。

口腔里有一股腐败、恶臭的气味,令人作呕。

干槽症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干槽症虽然会造成患者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很少会导致重症感染。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牙槽窝创口愈合延迟。

受到感染的牙槽窝,可形成慢性牙槽骨感染(牙槽骨骨髓炎)。

病因

干槽症的确切病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最主要的形成机制,可能与拔牙造成的创伤,伤口的细菌感染有关。

干槽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凝块未及时形成或提前破裂:通常情况下,在拔牙部位形成的血凝块,可保护显露的牙槽骨和神经末梢,也为新骨的生长,和软组织的修复提供了基础。但干槽症患者拔牙部位,未能及时形成血凝块,或在伤口愈合前,血凝块就已破裂或溶解。缺乏血凝块的保护,牙槽骨和神经暴露在外,导致牙槽窝剧烈疼痛。

牙槽窝内食物残渣填塞,和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使疼痛症状进一步加剧。

发生干槽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吸烟或使用烟草制品。

拔牙的创口较大。

口服避孕药。

居家治疗措施不当:未遵医嘱保证口腔清洁,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有利于细菌繁殖、散播。

既往有过干槽症病史:以后再次拔牙,很可能还会出现干槽症。

牙齿或牙龈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拔牙后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属于正常现象。不过,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得以缓解,并随着伤口愈合而逐渐好转。如发生以下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明确病情,采取治疗措施。

拔牙后疼痛反而加剧,服用止痛药无明显效果。

拔牙后疼痛持续多日,始终未见好转。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干槽症?

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即可确诊病情。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检查口腔情况,如牙槽窝的血凝块是否脱落。

X 光片:观察疼痛部位状态,排除其他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拔牙是否去正规医院?

疼痛是在拔牙后什么时候开始的?

疼痛的程度有多严重?

在什么情况下,疼痛会加重?

具体的疼痛位置在哪里?

是否曾经服用过非处方止痛药?止痛效果如何?

除了牙槽窝疼痛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

是否有发烧、寒颤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干槽症?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服用什么药物可以缓解疼痛?

治疗后需要多久症状才会消除?

治疗后多久可以饮食?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干槽症不能只靠吃药,需医生进行专业冲洗上药,甚至再次行牙科手术,才能有效清创,减轻疼痛,让牙槽窝创口逐步愈合。

如何治疗干槽症?

干槽症的患者需及早就诊,通过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促进伤口尽快愈合。

冲洗牙槽窝,去除填塞在牙槽窝内的食物残渣或其他碎片,减轻刺激,缓解疼痛,预防其他感染。

用含药凝胶或敷料填塞牙槽窝:主要是为了更快缓解疼痛,减轻患者压力。

当患者疼痛较为严重时,医生可能会选择强效止痛药。

一旦开始对症治疗,患者可能很快就会感到,疼痛在逐步缓解,并在几天内消失。在此期间,患者必须定期复诊,及时换药,并接受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

日常注意

干槽症患者日常注意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干槽症患者日常注意应定时清理牙槽窝,保持口腔卫生,改善饮食习惯。

当牙槽窝逐步愈合,不再使用含药凝胶或敷料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特定的器械,每天用生理盐水轻柔地冲洗牙槽窝,直至牙槽窝内组织完全修复成型,不再蓄积食物残渣为止。

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处方止痛药,并停止吸烟。

足量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每天吃完饭后,用温盐水漱口或轻柔的刷牙。

注意改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喝碳酸饮料,不要用吸管喝水。

预防

如何预防干槽症?

预防干槽症的要点,在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牙,停止吸烟或服用抑制凝血的药物,拔牙后适当调整生活方式,促进牙槽窝的创口尽快愈合。

拔牙前

必须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拔牙。

停止吸烟或使用烟草制品。

停止服用抑制凝血的处方药、非处方药或营养补剂。

拔牙后

暂停运动:拔牙后应休息,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以防牙槽窝的血凝块脱落。

缓解疼痛:拔牙后可以冷敷或热敷,缓解拔牙导致的疼痛和肿胀,也可遵医嘱服用非处方止痛药。

调整饮水方式:拔牙后要足量饮水,但不要喝含酒精、咖啡因、碳酸成分或过热的饮料。拔牙后至少 1 周,不要用吸管喝饮料,因为吸吮动作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

调整进食方式:拔牙后第 1 天,只能吃流质食物,如酸奶或苹果酱。随后可尝试半流质食物,咀嚼食物时要注意,避开拔牙的部位。

清洁口腔:拔牙后 24 小时内,漱口或刷牙时,都要避开拔牙部位。在 24 小时后至术后一周内,每天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漱口,以保持牙槽窝清洁。

在伤口愈合前最好不要吸烟,以免影响凝血和组织修复的过程。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冬日饮食养生几个重要事项

2023-8-8 23:23:44

药品

热淋清片(百年康鑫)的功效与作用-热淋清片(百年康鑫)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