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唇炎是什么?接触性唇炎怎么办?接触性唇炎症状有哪些?

自杀的发生率几乎是谋杀的两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80 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每 40 秒就有一人。美国的统计数字表明:自杀是导致死亡的第 10 位原因。自杀在 15~24 岁人群中是第 3 位死因,在 25~34 岁人群中是第 2 位死因。中年和老年人的自杀率不断增加。每 4 次自杀企图中会发生一起自杀死亡。女性自杀发生率更高,但自杀死亡率男性是女性的 4 倍。许多人会有短暂的死亡想法。短暂的死亡想法并不是问题,与主动的计划自杀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如果经常想到死亡和自杀,或者有自杀计划,则自杀风险增加。大部分认真思考过自杀的人,并不想死。他们自杀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终止痛苦的方式。认真思考自杀的人感觉无望、无助和没有价值。感觉无望的人认为,没有人能帮助自己解决具体的事情或问题。感觉无助的人不愿意动,不能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感觉没有价值的人会有个人失败感。大部分认真考虑过或尝试自杀的人,有下列 1 种或多种风险:试图自杀的个人史或家族史自杀未遂或自杀死亡的家族史严重焦虑、抑郁或其它精神卫生问题的个人或家族史,例如:双相情感障碍(狂躁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问题(药物滥用问题),例如:酗酒自杀的警告信号随着年龄而变化。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警告信号可能包括常常想到死亡或自杀,或者近期人际关系发生破裂。成人的自杀警告信号可能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近期失业和离婚。老年人的自杀警告信号可能包括近期伴侣死亡或诊断有威胁生命的疾病。任何时候、任何人谈论到自杀或有关想要死亡或消失的话题,即使是以开玩笑的方式,都必须严肃对待。自杀未遂即使不会危害个人,也必须严肃对待。不要害怕与人谈论自杀想法。没有证据显示,谈论自杀会导致自杀想法或自杀。一旦发现了解某人关于自杀的想法,就有可能帮助阻止自杀的发生。有自杀想法的人,可能不会寻求帮助,因为他们感觉不可能受到帮助。通常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许多有自杀想法的人有一些医学上能成功治疗的疾病。有自杀想法的人常常患有抑郁或药物滥用,这两者都可以治疗。一旦出现自杀想法,寻求帮助很重要,因为医学治疗通常能够消除这些人的自杀想法。如果有以下自杀计划,则发生自杀的可能性更大:采取一定方式(例如:可用的武器或药物)尝试自杀或危害他人。已经确定自杀的时间和地点。认为没有其它方式能解决问题或终止痛苦。考虑自杀的人一般还没有决定是选择生命还是选择死亡。一旦获得友善的帮助,他们有可能会选择生命。检查症状,确定是否和何时应该就医或获取其它帮助。

别称

接触过敏性唇炎

概述

接触性唇炎是过敏体质者接触变应原后发生超敏反应,从而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

病因为接触化妆品及食物中的香料、抗氧化剂、防腐剂、金属成分等。

按病程,本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突然发病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嘴唇肿胀、渗出、糜烂、结痂;长期不愈合的慢性患者可表现为嘴唇表面干燥、皲裂,甚至可发展为白斑或疣状结节。

主要治疗方法是去除病因,避免与刺激物接触,局部可使用消毒抗菌类制剂湿敷以达到消毒防腐作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局部湿敷可控制炎症。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准确找到引起过敏的刺激物,尽量避免再次接触。治疗难点在于过敏体质患者对多种物质均存在过敏反应,日常接触的各种物质成分复杂,均可能含有致敏成分,所以找准过敏原及避免接触过敏原很困难,导致疾病反复发作,难已治愈。

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能由于大面积的糜烂而存在感染的风险,由于疼痛而影响进食;慢性长期不愈的疾病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损害。

目前接触性唇炎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采取对症治疗,一般对因治疗较困难,临床中尽量嘱患者记录生活日志,尽可能找出可能的过敏原。已患有接触性唇炎的患者,应该注意唇部的防晒,长期罹患接触性唇炎的患者存在癌变的风险,应该引起医生和患者足够的重视。

症状

嘴唇肿胀、糜烂、结痂是接触性唇炎急性期的主要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过敏原长期反复刺激,患者可表现为唇红干燥、脱屑、皲裂、弹性变差、口唇肥厚等慢性期症状。

接触性唇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接触性唇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嘴唇突然发生广泛肿胀。

起水疱。

嘴唇糜烂、糜烂面表面有渗出液,渗出液结成黄色痂壳。

嘴唇因干燥而出现脱皮、裂口。

唇部弹性变差。

唇周色素沉着,从而导致唇红与皮肤界限不清。

白斑或疣状结节: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接触性唇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接触性唇炎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心理疾病、社交恐惧,长期迁延不愈时可出现唇周色素沉着,可能会发生癌变。

常见并发症包括:

心理疾病

精神疾病

社交恐惧

唇周色素沉着及癌变

病因

接触性唇炎的主要原因包括接触某些化妆品、接触香料、接触牙科材料等。

接触性唇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接触调味剂:如桂皮、薄荷等。

接触牙科材料:如牙科金属银汞合金、金合金;牙科粘接剂;义齿基托材料;次氯酸钠;氯己定;牙膏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接触局部麻醉剂:如苯佐卡因。

接触其他过敏原:如蜂胶、蜂蜜、唇膏、香水、茴香、香料等。

哪些人容易患接触性唇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接触过敏性唇炎:

过敏体质人群。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接触过敏性唇炎:

调料厂工人。

牙科材料生产工人。

化妆品生产工人。

应用各种化妆品的美妆专业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唇部肿胀明显,大面积糜烂,出血结痂,或口内黏膜也出现大面积肿胀,糜烂出血而影响进食。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病一般不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一般不需要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口腔黏膜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唇炎?

当医生怀疑接触性唇炎时,可通过问诊、视诊、触诊、斑贴实验检查来做出初步诊断,医生怀疑接触性唇炎发生白斑、有癌变倾向时,可通过甲苯胺蓝染色、病理活检来做出判断。

相关检查具体介绍如下:

问诊、视诊及触诊:医生通过询问发病时间、发病后疾病随时间的变化等疾病基本信息,观察患者唇部外观、颜色,触摸患者唇部质地有无变化,做出是否是唇炎的初步判断。

斑贴实验:是一种寻找过敏原的方法,将可疑刺激物的原液或者稀释液沾于纱布上,紧贴于患者皮肤,外盖一层油纸或塑料薄膜,12 或 24 小时后揭开,观察局部皮肤反应。阳性率一般为 25~30%。

甲苯胺蓝染色:若接触性唇炎出现白斑表现时,可以通过此方法判断白斑的癌变情况,并且为后续的活检手术提供取材部位的参考。

嘱患者清水漱口,用棉签蘸 1% 冰醋酸涂于病损表面,30 秒后漱口 3 次,每次 20 秒,然后用棉签蘸取 1% 的甲苯胺蓝涂于病损表面,30 秒后用蘸有冰醋酸的棉签反复擦洗,直至棉签无染色。在良好的灯光条件下观察唇部病损染色情况,深着色的部位为可疑的癌变部位,可以作为组织活检的部位。

组织活检:医生可以通过组织活检,观察病理表现来判断病损是否有癌变。

在完善术前检查的前提下,严格消毒条件下,根据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铺巾方法,根据甲苯胺蓝染色结果选取组织活检的部位,切取组织,置于 10% 福尔马林液中,送至病理科,行病理检查,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及细胞结构和形态来判断疾病的良恶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起病的?

突然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的?

发病前是否接触特殊的物质?

接触刺激物后多久出现症状?

症状持续了多久?

停止接触可疑物质后病情有没有好转?

再次接触可疑物质后有没有出现相同或者相似的表现?

是否存在过敏史或者是否曾经出现过相似情况?

全身皮肤及其他部位黏膜有无异常表现,如起红疹/起水疱?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可能会有什么后遗症,会不会导致唇部变形?

经过治疗,唇红缘外形可以恢复正常吗?

会不会发展为癌症?

用药期间我还能使用各种口红吗?

朋友推荐的国外的某某护肤品牌的唇膏可以用来保湿吗?

治疗花费高不高?可以用医保报销吗?

治疗

接触性唇炎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如果可以明确刺激物,首先则应避免再次接触刺激物。如病情发展为白斑或者疣状结节,则需要做相关检查如甲苯胺蓝染色、病理活检以帮助判断病变良恶性,以便安排进一步的治疗计划,严重者则需手术治疗,切除局部病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外形变化。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方式。

消毒防腐类药物:复方硼砂含漱液 1∶5 稀释后湿敷唇部,以达到去除表面痂壳、润湿唇部、消毒防腐的作用。

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5 湿敷唇部,以达到减轻唇部炎症的目的。

保湿类药物:医用甘油、凡士林加维生素 E 混匀后涂擦于唇部,用于日常的唇部保湿。

抗过敏类药物:口服,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主要作用是抗过敏,减轻症状。

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 C:静脉注射,可减轻过敏反应和减少渗出,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可适当给予烟酰胺、维生素 B2、维生素 B12,可降低皮肤的光敏性。

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液以适当补充液体,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进食困难者还可静脉输入营养液,为患者提供营养。

手术治疗

病损切除术:在发现接触性唇炎患者唇部出现白斑或者疣状结节时,通过上述甲苯胺蓝染色、组织活检判断疾病良恶性后,如果发现有癌变,应由外科医生在严格消毒条件下,采取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及时手术,切除病损。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宜清热利湿、凉血疏风。中药方“过敏煎”对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可采用柴胡、防风、五味子、乌梅、甘草,用水煎服。中药治疗由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需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或研究院所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急性接触性唇炎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唇部因肿胀、糜烂、出血可能会并发感染,疼痛明显,影响患者进食。慢性接触性唇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因为唇部外观的变化对美观的影响,造成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甚至存在癌变的风险。慢性唇炎很少会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采用局部治疗后可以好转,少数癌变的患者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接触性唇炎如果及时治疗,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在医生的诊疗过程中能够精确找到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患者一般可以痊愈。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生活注意事项:通过记录生活日志寻找可疑刺激物,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可疑刺激物。慢性患者应该注意唇部防晒。

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药物严格按照医嘱比例稀释。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若出现刺激痛、发痒等不适时,可自行停药,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保持创口的清洁。

复查:

普通患者应在用药 1 周后复查,观察药物反应。若经过用药后患者完全好转,则不用定期复查。

手术患者应该每 3 个月复查一次,主要观察病损有无复发。

饮食:

若为普通患者,少食光敏性食物,如韭菜、菠菜等。

若为唇部手术患者,术后 2 小时即可进食,饮食应清淡,避免较硬食物,减少对手术创口的刺激。

戒烟:吸烟可增加唇部病损癌变的风险。

运动:

普通患者: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手术后患者:术后 1 周内应注意休息,术后 1 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预防

针对不可改变的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严格避免接触可引起过敏的物质。

针对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更换工作,避免接触过敏原。

工作中戴防护口罩。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左旋咪唑搽剂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左旋咪唑搽剂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尼群地平片的功效与作用-尼群地平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