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奶者结节是什么?挤奶者结节怎么办?挤奶者结节症状有哪些?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关键组分,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经由血管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器官。正常情况下,循环系统的红细胞就仿佛是一个高效、有序的氧气快递公司,不断的在“携氧”和“脱氧”状态之间转换。当人体不慎摄入某些毒性物质或使用某些特定类型的药物之后,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会发生高度氧化,并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特性,即出现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Toxic Methemoglobinemia)。该病早在1890年之前就已为人所知,由于是外源性物质所引发的症状,因而又被称为“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Acquired Methemoglobinemia)”。在新生儿和接触化工品、农药、消毒剂的从业人员中,发病风险较高。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根源在于血红蛋白功能障碍,难以有效输送氧分子,造成全身各处组织器官发生缺氧。患者务必及时诊治,尽快缓解症状,去除致病毒素,以免发生永久性伤害或致死风险。临床治疗的常规方案是亚甲蓝和大剂量维生素C,关键在于迅速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状态,维持体内足够的氧气供应。绝大多数患者经及时诊治,在用药数天或一周内即可康复出院。患者在痊愈后应该接受教训,改善饮食、用药习惯或做好职业防护,杜绝毒性物质的再次侵害。若企业发生群体性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则必须在政府安监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全面整改,优化工作环境,经审核后才能恢复生产。预防婴幼儿发病的关键在于注意饮水安全,任何药物都必须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待4~6月龄之后再添加辅食,并注意食谱构成的多样性、均衡性。国内成年人预防发病的关键在于改善饮食习惯,不吃变质蔬菜,减少摄入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改善用药习惯,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改变剂量和用法,不要相信民间偏方。

别称

假牛痘,副牛痘

概述

挤奶者结节,为接触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病牛的乳头及乳房引发感染的一种皮肤疾病。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挤奶者结节最主要的病因为接触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病牛的乳头及乳房引发感染。危险因素为主要与职业有关,如奶牛厂的挤奶工人。

本病无分型分期。

挤奶者结节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无痛性扁平红色丘疹,后演变为浸润性结节、坏死、结痂,随后自然愈合。

停止与病牛接触为挤奶者结节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停止与病牛的持续接触。该病治疗难点在于明确病因,病因明确后治疗不困难。

挤奶者结节多在 6 周内自行消退,不遗留瘢痕,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避免与病牛的接触是挤奶者结节目前有效的预防手段,可最大限度降低挤奶者结节的发生。

症状

挤奶者结节的潜伏期为 5~14 天,通常发生在手指,也可出现在前臂、脸部。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扁平的红色丘疹,1 周之内演变为坚实的、略有浸润的靶形损害,皮损中央为红色,外为白色环,周围有炎性红晕。

挤奶者结节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挤奶者结节的常见症状包括:

红色丘疹:为该病最早出现的改变,皮损初为单发或多发的红色丘疹,不痛。

靶形损害:为该病典型的皮肤损害,随病情进展,1 周之内演变为坚实的、略有浸润的靶形损害,皮损中央为红色,外为白色环,周围有炎性红晕。

结痂:为皮损晚期的表现,后期逐渐不透明,皮损变成灰色,逐渐坏死,在结节中央凹陷处结痂,痂皮脱落后成为乳头瘤状淡红色赘生物。此后皮损自然消退,消退后不遗留瘢痕。病程持续 1~4 周。

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挤奶者结节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高热

皮肤溃破伴感染

口腔黏膜糜烂

病因

挤奶者结节的主要病因为,接触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病牛的乳头与乳房引起的疾病。

挤奶者结节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接触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病牛的乳头与乳房,感染挤奶者结节病毒。

哪些人容易患挤奶者结节?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挤奶者结节:

挤奶场工人、屠宰场工人、兽医等高危职业容易感染;

烧伤、烫伤病人可引起传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若与奶牛接触后出现红色丘疹、靶形损害,应及时就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全身症状重,如出现高热,皮肤溃破伴感染,口腔黏膜糜烂、溃疡重。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挤奶者结节?

当医生怀疑是挤奶者结节时,通过患病奶牛接触史、主要症状不难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主要症状只能高度怀疑此病,若需确诊需要根据以下检测手段,任何一项阳性均可支持诊断。

相关检查具体介绍如下: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部分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看到病毒包涵体具有重要意义。此项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医生会切取一块有皮损的皮肤,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找到棘细胞内存在病毒包涵体,可支持诊断。

电子显微镜检查:为了在病变早期明确诊断,早期病变组织可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测出副牛痘病毒。

病毒基因检查:为明确诊断,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明确病毒基因,确诊挤奶者结节。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起病?是否有受伤史?

是否有接触病牛史?

症状是什么?持续了多久?后续症状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加重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是否到医院诊治?做了哪些检查?医生的诊断是什么?是否用过药物?药物是否有效?

发病以来精神如何?睡眠如何?饮食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病是什么?

是否需要复查或长期监测病情?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可能会有什么后遗症?

治疗

停止与病牛接触为挤奶者结节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以对症处理及防止继发感染为主,若出现感染,则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若患者继发感染,仅为局部皮肤感染时,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抗生素软膏抗感染,如夫西地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若患者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需要全身系统应用抗生素,可先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再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挤奶者结节患者不停止与病牛的接触,患者的皮损会持续存在,可能会发展到面部等其他部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生命没有影响。

若患者停止与病牛接触,本病多在 6 周内自然消退,愈后不留瘢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均无影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避免与病牛接触。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与病牛接触,某些高危职业可佩带手套、口罩等防护工具,接触牛后清洗消毒,如洗手后碘伏酒精消毒。

接触牛前后均应洗手,尤其在接触后应进行手部消毒。

一般不需药物治疗,如医生建议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患者可于 1 个月后门诊复查。

预防

避免接触病牛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接触病牛。

如果必须要接触病牛,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工具。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全国最大卖肾案暂停开庭 几个月内非法摘除51枚肾脏

2023-9-26 23:23:44

药品

盐酸林可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林可霉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