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概述
巨细胞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的良性瘤样病变,常由骨内出血或创伤引起,伴有增生性修复性反应。具有局部侵袭性。
巨细胞肉芽肿发生率很低,好发于 20~40 岁的青年人。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
本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骨内出血、外伤、炎症有关,可能是机体对外伤或炎症刺激后出血做出的一种修复性反应。骨损伤、骨质疏松、女性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期分型。
患者出现颌骨膨胀,并且伴有局部疼痛或触痛,可出现牙齿移动,牙齿移位及牙根消融等症状。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彻底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案,也可单独行刮除术,当病情较复杂,难以彻底切除病变部位时,考虑术后放疗。治疗关键点在于将病变组织完全切除,不可剩余,否则容易侵袭到其他部位。治疗难点是病变部位可能难以完全切除或切除后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过大,需要进行放疗控制其细胞的侵袭性,防止恶化。
巨细胞肉芽肿复发率约 10%~15%,治疗不当可能引起咬合错位,神经损伤等危害。
巨细胞肉芽肿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巨细胞肉芽肿防治的关键所在。
症状
巨细胞肉芽肿好发于颌骨内、颌骨外分多见。下颌骨多于上颌骨(下颌骨:上颌骨比例约为 1.9∶1),可同时累及左、右侧下颌骨或同时累及上、下颌骨,患者出现颌骨膨胀,并且伴有局部疼痛或触痛,可出现牙齿移动,牙齿移位及牙根吸收。
巨细胞肉芽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巨细胞肉芽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颌骨膨胀:颌骨呈不规则突出、膨大。
颌骨疼痛:患者自觉下颌骨区域疼痛,按压下颌骨时有触痛感。患者在张嘴时可能出现下颌骨疼痛的情况。
骨部疼痛:继下颌骨巨细胞肉芽肿后,相继有不同部位头面骨、手脚的骨头和四肢骨等部位的巨细胞肉芽肿,患者皆出现患病骨头部位疼痛。
临近骨组织破坏:原有骨结构吸收、消失,被巨细胞肉芽肿代替。
巨细胞肉芽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牙齿移位
牙齿移动
牙根吸收
病因
巨细胞肉芽肿主要病因包括骨外伤,骨内出血,炎症等。
巨细胞肉芽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骨外伤:骨外伤引起骨内出血,继发自身修复性反应。
炎症:炎症造成骨内出血,炎症导致巨细胞聚集,作为异体巨细胞在体内形成肉芽肿。
妊娠人群:妊娠时期血流充沛,有利于巨细胞肉芽肿的发生和生长。
哪些人容易患巨细胞肉芽肿?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近期出现骨损伤的人群:骨损伤容易引起骨内出血,进一步激发自身修复性反应,导致巨细胞肉芽肿。
近期出现炎症的人群:炎症导致巨细胞聚集,作为异体巨细胞在体内形成肉芽肿。
骨质疏松的人群:骨质疏松的人群因缺乏维生素 D 等原因,容易习惯性骨折,而引起骨损伤,进一步诱发巨细胞肉芽肿。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妊娠期女性:妊娠所引起人体内的血供、细胞等变化有利于巨细胞肉芽肿的发生和生长。
青年人:20~40 岁为巨细胞肉芽肿的好发年龄。
女性:女性发病率比男性发病率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颌骨疼痛
颌骨膨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颌骨肉眼可见畸形
颌骨疼痛难忍
牙齿松动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巨细胞肉芽肿?
当医生怀疑是巨细胞肉芽肿时,将通常进行 X 线检查,CT 检查和 MRI 检查,在有单房阴影,骨或骨小梁发生,呈蜂窝状或皂泡状外观等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病变部位组织活检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变部位 X 线检查:患者平躺在检查仪器上或站立在检查仪器边等待专业人员进行 X 线扫描。此项检查的目的是可以作为巨细胞肉芽肿的辅助检查。
病变部位 CT 平片扫描检查:患者平躺在检查仪器上等待专业人员进行 CT 平片扫描检查。此项检查的目的是可以作为巨细胞肉芽肿的辅助检查。
MRI 检查:患者躺在检查仪器上等待机器自动送入检查装置内部。此项检查的目的是可以作为巨细胞肉芽肿的辅助检查。
组织活检:取病变骨组织部分的肉芽肿进行显微镜观察。镜下可见巨细胞,分布不均匀,常聚集出血在周围。病变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含有成纤维细胞。外围可见骨小梁和类骨质。此项检查的目的是鉴别巨细胞肉芽肿和骨巨细胞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疼痛出现有多久了?
骨头肿胀出现有多久了?
之前有摔伤、撞伤骨头吗?
疼痛是一阵一阵的还是持续性的?
自己吃过什么药吗?
牙齿有发生移位吗?
骨头有做过手术吗?
有麻木的感觉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我出现这个病的原因是什么?
我在家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平时需要多吃什么食物?不能吃什么?
治疗
巨细胞肉芽肿是具有侵袭性的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应当积极进行治疗。彻底手术切除巨细胞肉芽肿是治疗的最佳方案,也可单独行刮除术,当病情较复杂,难以彻底切除病变部位时,考虑术后放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彻底手术切除巨细胞肉芽肿病变部位是最佳方案。手术切除应考虑到美观和功能重建。手术目的是去除病灶部位,修复骨骼。
刮除术:单纯对骨部巨细胞肉芽肿行刮除术,目的是去除病灶部位。但复发率较高。
其他治疗
放疗:当巨细胞肉芽肿累计颅底等复杂结构,难以彻底切除病变部位的时候,考虑采取术后小剂量,高电压的放疗方法。目的是消除病灶异变的细胞。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巨细胞肉芽肿虽然不是恶性肿瘤病变,但仍然具有局部侵袭性,巨细胞肉芽肿侵袭会造成骨组织破坏,可能引起咬合错位,神经损伤等危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若经过正规治疗,巨细胞肉芽肿在彻底切除后可达到治愈目的,复发率约 10%~15%,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寿命基本没有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防治手术部位感染,如定期进行手术部位创面清洗,服用适量抗生素等。
放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精神萎靡,皮肤红、肿、热、痒等异常,患者可以在放疗结束后多休息,避免过度日光照射,避免用肥皂清洗。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骨头疼痛等不良反应,若出现病变部位疼痛加剧症状,应及时就医。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遵医嘱时间进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类、虾类等,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和海鲜产品;
若为普通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类、虾类等多吃哪些食物。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遵医嘱时间下床活动,如固定区域内慢速散步,活动不宜出汗。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以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不宜对病变骨头造成额外压力,如手骨出现病变则减少上肢运动。
其他:患者应密切关注全身情况,在其他部位出现病变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具有容易患巨细胞肉芽肿因素,如骨损伤、妊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在出现骨部异常的时候及早就医咨询。
具体预防方式如下:
处于妊娠期间的女性应多补充钙质,增强骨密度,降低骨损伤的概率。
近期出现骨损伤的患者应密切关注骨损伤恢复情况,若有疼痛加剧,患病部位肿大等异常,及时就医进行咨询和早期干预。
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及时补充鱼肝油或维生素 D 制剂,改善骨质疏松,减少骨损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