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沃辛瘤,腺淋巴瘤
概述
淋巴瘤注性乳头状囊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良性肿瘤之一,其组织发生与淋巴结有关。
据国内 7 所口腔医学院统计,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约占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的 9.5%;该病好发于中年人,且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 6∶1。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是与吸烟相关。
分型分期主要是前期和后期。前期:为发生于腮腺后下极的生长缓慢的无痛性包块。后期:可发生上皮和淋巴样成分的恶变。
主要症状: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症状多与淋巴结有关,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包块,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消长史、肿瘤具有多发性,锝 99(99mTc)核素显像呈“热”结节。
主要治疗方法是连同肿瘤在内以及周围 0.5 厘米以上的正常腮腺部分的部分腮腺切除术。
当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继续进展或不予治疗时,可发生上皮和淋巴样成分的恶变。
预防方面应该经常做口腔检查,戒烟,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症状
淋巴瘤注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症状多与吸烟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有消长史、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包块,肿瘤具有多发性,锝 99(99mTc) 核素显像呈“热”结节等症状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发生上皮和淋巴样成分的恶变。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症状包括:
肿块大小有消长:肿块大小彼此消长变化。
肿瘤性状:肿瘤为紫褐色,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可有弹性感,生长缓慢,无痛,可见干酪样或粘稠样液体。
多发性:可双侧出现腮腺肿瘤,亦可为一侧腮腺出现多个肿瘤。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进展过程中可发生恶变。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上皮恶变;
淋巴样细胞恶变。
病因
淋巴瘤注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是与吸烟相关。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吸烟:目前诸多学者认为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的发病可能与吸烟有关。
哪些人容易发生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年龄 40~70 岁。
男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男性。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经常吸烟的人
接受过大剂量辐射的人
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腮腺后下极出现生长缓慢的无痛性包块。
包块时大时小。
扪诊腮腺部位时可扪到圆形或椭圆形包块。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发生上皮和淋巴注成分恶变。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全科
口腔病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当医生怀疑是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时,将通常进行问诊、扪诊,在有腮腺造影结果或术后病理结果后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作用是对病情有初步了解。通过询问可得知患者有过吸烟史、腮腺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生长缓慢的无痛性包块以及包块曾有消长史等症状。
扪诊:作用是扪查肿瘤形状、大小及部位。医生用双手扪及患者腮腺部位,可扪到腮腺后下极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可有弹性感。
腮腺造影:作用是通过核素显像来确诊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通过往腮腺里注射显影剂,然后拍片,显影剂就会在片上显示出腮腺的轮廓。医生借此可以判断腮腺是否正常,有无病变。通过锝 99(99mTc)核素显像,结果呈“热”结节,此为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特征性表现,故可依此确诊为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术后病理学分析:作用是进一步且直接的观察术后病理切片情况,从而确诊为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病理诊断是金标准,通过观察术后病理切片,可见双层肿瘤上皮细胞形成囊腔样结构,并可见到杯状细胞和乳头形成,肿瘤间质主要为淋巴细胞,来确切诊断为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是如何发现症状的?
症状出现在什么位置?
该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疼痛吗,疼痛方式是什么样的?
是否有过吸烟史?
包块是否有过消长史?
包块生长速度如何?
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这种疾病最严重会发展成什么样的结果?
什么方法最有效?
是否会复发?
这种疾病对日常生活是否会有什么影响?
治疗花费高吗?
治疗费用是否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淋巴瘤注性乳头状囊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肿瘤及部分腮腺切除术:作连同肿瘤在内以及周围 0.5 厘米以上的正常腮腺部分的部分腮腺切除术。术中应切除腮腺的后下极以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以免出现新的肿瘤。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上皮和淋巴样成分恶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并且较少复发,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应减少吸烟,提高免疫力,保持口腔卫生。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加强锻炼,如跑步、跳绳等,提高抵抗力。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按时有效的刷牙,采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又称 bass 刷牙法)。
吸烟会增加得淋巴瘤注性乳头状囊腺瘤的风险,故应尽量戒烟。
术后 1 周内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注意休息,避免弯腰和低头。
注意保证敷料在位。
1 周后复查。
预防
应避免因吸烟导致罹患淋巴瘤注性乳头状囊腺瘤,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减少吸烟,尽量戒烟。
尽量避免接受辐射。
及时治疗全身免疫性疾病。
加强锻炼,如跑步、跳绳等;加强营养,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提高免疫力。
注意口腔卫生。
约每 6 个月进行 1 次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