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下巴脱臼
概述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是由于髁突急性脱位于关节结节之前上方,而不能自行复回原位。所谓髁突是指下颌骨的下颌支末端位于后方的突起。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最罕见的关节脱位类型之一,约占所有关节脱位的 3%,据报告,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每年发病率为每 1000000 人中有 5.3 人。双侧和急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最常见。
此病病因与咀嚼肌紊乱或关节结构紊乱者做了“张大口”的动作,或患者本身生理解剖异常导致,或者是患者在张口时突然受到暴力等。习惯长期、做大张口动作的人群,或者患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人群容易得此病。
此病主要可分为单侧或双侧脱位。症状有下颌运动异常,不能闭口或开闭口困难,下颌前伸或中线偏移,前牙开牙合或后牙反牙合等。
治疗方法为及时复位并限制下颌运动。治疗关键点为术后限制下颌运动。治疗难点为该病有可能复发。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患者张开口和闭口,会造成患者言语不清,咀嚼、吞咽等困难,从而对言语及进食等造成影响。
在预防上,应该避免大张口及长时间做张口的动作。
症状
本病可分为单侧或双侧脱位,患者下颌运动异常是最典型的症状。可有不能闭口或开闭口困难,下颌前伸或中线偏移,前牙开牙合、后牙反牙合等症状。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常见症状包括:
下颌运动异常: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最典型的症状。双侧脱位时呈开口状,不能闭口、唾液外流、言语不清,咀嚼和吞咽均有困难;检查时可见前牙呈开牙合、反牙合,仅在磨牙区有部分牙接触;单侧脱位时开闭口困难。
下颌前伸或偏斜:双侧脱位时下颌前伸,两颊变平,脸型相应变长。单侧脱位时颏部中线及下前切牙中线偏向健侧,健侧后牙呈反牙合。
耳屏前方有凹陷,颧弓下可触到脱位的髁突(也就是下颌骨的下颌支末端位于后方的突起)。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不断进展,可出现关节囊炎或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
常见并发症包括:
双板区及盘附着撕裂
慢性滑膜炎
慢性关节囊炎
关节囊及韧带松弛
病因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常见病因有咀嚼肌或关节结构紊乱者大开口,解剖因素及开口时受到暴力或外伤等。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咀嚼肌紊乱或关节结构紊乱:这是最常见原因。在这样的人群做“张大口”动作的末尾,因患者的咀嚼肌或关节结构紊乱,如果翼外肌继续收缩,将髁突过度地向前拉,超过关节结节;同时,患者的闭口肌群发生反射性挛缩,就使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之前上方,不能自行复回原位。
解剖因素: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例如关节结节过高或关节结节前斜面过陡,髁突脱位后难以复回原位。
外力因素:关节部或下颌骨部,尤其在张口状态、颏部受到外力时发生;或者当医生为进行了全身麻醉的患者进行口腔插管,此时患者使用了开口器,如果医生在应用直接喉镜时,不慎使用了暴力等情况,也可以使关节脱位。
哪些人容易患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病?
有如下习惯或疾病的人群,容易发生此病:
习惯大张口;
患牙科疾病,治疗时张口时间长;
从事危险工作如拳击运动;
系统性疾病:如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马方综合征;
先天性关节无力。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不能闭口或开闭口困难;
唾液外流;
言语不清;
咀嚼、吞咽困难;
前牙开牙合或反牙合;
脸型变长;
下颌前伸或颏部中线偏移。
此病没有需要拨打 120 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
当医生怀疑是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时,将通常进行口腔颌面部专科及关节检查,咬合关系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予以确诊,必要时可采用关节镜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口腔颌面部专科检查:口腔科常规检查。检查患者面型左右对称程度,颏点是否居中、中线是否偏移、面下 1/3 是否协调、脸型是否变长,开口及闭口状况,关节区的触诊,是否可触及到脱位的髁突。通过这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咬合关系检查:检查咬合关系是否正常、有无紊乱;覆牙合、覆盖情况;牙磨耗程度是否均匀一致,程度如何。通过这项检查以明确诊断,除此之外还可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影像学检查:可通过 X 线检查和 CT 观察髁突的脱位情况,并可排除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导致的中线偏移或开牙合。
关节内镜检查:关节内镜在口腔颌面外科主要用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检查。关节内镜可以直接获取颞下颌关节的组织结构图像,通过颞下颌关节经检查,可以对关节运动过度(半脱位和全脱位)等进行诊断。但关节镜检查仍属于创伤性检查手段,因此一般医生会在检查时同时进行治疗。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怎么发生这种状况的?打哈欠了还是咬大块食物?
之前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吗?
从事何种工作?是否是因为暴力造成的?
平时开闭口过程中是否会有异常?例如疼痛或弹响?
是否经过治疗?自己能否复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闭口这么困难?
有什么诱发因素没有?
如何治疗这种情况?
治疗以后还会复发吗?
需要如何治疗?吃药还是手术?
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后应及时复位并限制下颌运动。
药物治疗
该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该病无需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分为口内复位法及口外复位法。复位前,患者应做好思想准备,精神不宜紧张,肌肉要放松,才可使复位顺利。必要时,复位前医生可能让患者使用镇静剂(指可减少某些器官或组织活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以起镇静作用的药物,它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具体方法如下:
口内复位法:您可坐于牙椅或椅子上,头部紧靠墙壁或椅部头枕,医生站在您前方,将手指伸入您的口内通过按压及推动下颌骨促使您的关节复位。
口外复位法:与口内法基本相同,医生站于您前方,但以手在您的口外进行类似的手法复位。此时可感觉到下颌酸麻。
手法复位困难时,会先行局部热敷或关节周围和咀嚼肌神经封闭后再行复位,个别情况下可采用全身麻醉,配合肌松弛剂(又称肌松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受体,阻断神经冲动向骨骼肌传递,导致肌肉松弛)进行复位。
限制下颌运动:下颌复位后,为了使被牵拉过度受损的韧带、关节盘诸附着和关节囊得到修复,必须在复位后固定下颌 2~3 周,限制下颌运动。固定的方法以颅颌绷带(系用特制的帽、颏托及弹力牵引装置等组合而成,亦称吊颌帽或吊颌绷带。主要用于各类颌骨骨折及手术后颌骨制动)常用,固定下颌 2~3 周,限制开颌运动。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及时、正确的治疗,脱位后不及时复位,可并发双板区及盘附着撕裂、慢性滑膜炎和关节囊炎,或并发关节囊及韧带组织松弛而造成复发性关节脱位。若复位后未得到固定或固定时间太短,被撕裂的组织未得到完全修复,可以继发复发性脱位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该病不危及生命,经过正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部分患者会复发脱位。
日常注意
短期内,患者应避免做“张大口”的动作,适当进行张闭口锻炼。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短期内不宜过多张口;说话时间不宜过长,说话中控制面部表情,大笑、呵欠、喷嚏需特别注意;
饮食注意事项:食物尽量以流食为主,忌吃生冷食物;
运动:进行咬合训练,适当锻炼面部咀嚼肌的功能性,减少脱位概率;如需做较大幅度动作,可用手托住下颌;
其他:避免用冷水擦洗面部,冬季注意面部保暖防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过度大张口的动作,可将大块食物切碎小块食用;
经常去口腔科做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内的各种牙疾,减少单次治疗时间;
若条件允许,可避免从事危险工作;
及时治疗系统性疾病,如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马方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