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什么?龋齿怎么办?龋齿症状有哪些?

小儿铅中毒是由于摄入铅而造成的中毒。铅在体内超过一定的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器官和系统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在我国,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多在 85% 以上。最主要的病因是过多的铅进入体内。危险因素较多,儿童血铅水平主要受室内外环境、食品、母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铅在人体内的含量分为 5 个等级。Ⅰ 级:<0.48 微摩尔 /升(10 微克/分升);Ⅱ-A 级:0.48~0.672 微摩尔/升(10~14 微克/分升);Ⅱ-B 级:0.75~0.912 微摩尔/升(15~19 微克/分升);Ⅲ 级:0.96~2.112 微摩尔/升(20~44 微克/分升);Ⅳ 级:2.16~3.3 微摩尔/升(45~69 微克/分升);Ⅴ 级:>3.36 微摩尔/升(70 微克/分升)。身体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迟缓为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用药促进铅的排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杜绝铅的进一步摄入。治疗难点在于驱铅治疗需要一定时间,患儿家长的依从性不高,另外需要脱离高铅的环境,一些家庭居住搬迁成本较高。疾病的主要危害包括身体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肝肾损害。随着血铅水平的增高,受累系统变多,受累程度加重。因此,对铅中毒的积极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别称

虫牙,蛀牙,龋病

概述

龋病 (caries,cavities) 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的破坏。龋齿 (tooth decay),俗称蛀牙、虫牙,即被龋病破坏的牙齿。龋齿可发生于一颗或多颗牙,乳牙、恒牙以及正在生长中的年轻恒牙都可能发生龋病,如果未治疗,病变会持续向深层发展,引起疼痛、感染和牙髄坏死。

口腔中的细菌以食物中的糖分为食并产酸破坏牙齿。

初期常无症状,如未治疗会进行性加重,出现牙痛、肿胀、口腔异味等症状。

龋齿持续加重会导致牙髄坏死,还可能出现根周脓肿甚至更严重的感染。

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喜食高糖食物、摄入氟不足、唾液分泌不足等人群易患龋齿,儿童较成人更易患病。

应定期到口腔医院就诊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清洁,出现牙痛或牙周疼痛时,即使疼痛稍后消失,也应尽快到口腔医院就诊。

医生通常会通过口腔检查和 X 线片进行诊断。

初期未出现龋洞时,可使用含氟牙膏或氟化物阻止龋齿发生。龋齿加重时需清除龋坏组织,视严重程度进行充填、冠修复、根管治疗等,甚至拔牙。

养成每天刷牙 2 次、饭后使用牙线 1 次,使用含氟牙膏,睡前忌食零食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年 1~2 次到口腔医院就诊接受口腔健康检查。

症状

龋齿初期常无症状,如未治疗会进行性加重,出现牙痛、肿胀、口腔异味等症状,持续加重会导致牙髄坏死,还可能出现根周脓肿甚至更严重的感染。

龋齿有哪些症状?

龋齿初期通常不会表现有症状,当出现龋洞或感染时,可能有以下症状:

牙痛,为最常见症状,可能为持续疼痛或者是无明显诱因的偶发疼痛

牙齿敏感,在进食或饮用热、凉或甜的食物时感觉不适或疼痛

疼痛牙齿附近的牙龈肿胀,可能是严重龋齿或牙周脓肿的征兆

口腔异味

牙齿有白色、灰色、棕色或黑色斑点

发生龋齿后,疾病如何进展?

牙齿包括三层,由外至内依次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一旦牙釉质形成龋洞,牙菌斑和细菌就会到达质地较牙釉质松软的牙本质,此时牙齿龋坏的速度会加快。

如果不进行治疗,细菌会进入牙髓,其中包含神经和血管,引发牙髓炎,通常会出现牙痛。 当牙髓出现脓肿时,细菌会感染牙槽骨。

如果持续得不到治疗,龋洞会不断增大并导致牙齿脫落。

龋齿可能导致哪些并发症?

患者可能会由于龋齿过于常见而并不重视。但是,龋齿也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即使是在恒牙还未萌出的儿童中也可能发生。龋齿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

疼痛

牙髓脓肿

牙周肿胀或脓肿

牙组织破坏

咀嚼困难

牙齿脫落

龋齿严重时,会导致以下:

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由于疼痛或进食、咀嚼困难导致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

牙缺失

少数患者会出现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感染

病因

龋齿的发生主要与口腔中的细菌和饮食有关。细菌以食物中的糖分为食并产酸,从而破坏牙齿。

龋齿是怎样发生的?

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可以导致龋齿。龋齿可发生于一颗或多颗牙,乳牙、恒牙以及正在生长中的年轻恒牙(指已经萌出但尚未达到咬合面、形态和结构未成熟的恒牙)都可能发生。牙齿和牙龈表面常会形成被称为牙菌斑的黏性物质,其中含有细菌。牙菌斑中的细菌以食物中糖分为食并产酸。在人进食后,细菌产生的酸会侵蚀牙齿长达 20 分钟甚至更久。

随时间累积,细菌产生的酸便会破坏牙釉质,形成龋齿。牙齿被龋坏的程度越深,龋齿就越严重。

易患龋齿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容易患龋齿的高危人群包括:

刷牙不规律或不规律使用牙线者,以及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检查和清洁的人群。

喜食高糖食物者。

摄入氟不足的人群。氟有助于牙齿抵御牙菌斑中产生的酸,从而预防龋齿。

唾液分泌不足的人群,例如,口干燥症 (xerostomia) 或干燥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患者、服用某些会导致口腔干燥药物的患者、口呼吸者,老年人也容易出现口干。唾液利于清洁牙齿表面的食物以及糖分。

糖尿病患者。

吸烟、使用口嚼烟、吸二手烟的人群。

正在生长牙齿的儿童,其新牙中的矿物质形成尚不充分,因此较成人更易患龋齿。

婴儿也会有患龋齿的风险。对于含奶瓶入睡的婴儿,奶、婴儿食品或果汁中的糖可能会使其患奶瓶龋 (bottle mouth-tooth decay)。婴儿出生时口腔并无可导致龋齿的细菌,会通过与成人共用餐具感染。

就医

医生通常会通过口腔检查和 X 线片诊断龋齿。

何时应就医?

即使感觉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良好,也要定期到口腔医院就诊,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清洁。在儿童萌出第一颗牙后的 6 个月内就应当到口腔医院就诊,最迟不要超过 1 岁。18 岁以下应至少每年进行 1 次口腔健康检查,成人应至少每 2 年检查 1 次。定期就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可能无法意识到正在形成龋齿,定期检查有利于尽早发现和治疗龋齿,预防病变进一步发展。

如果出现牙痛或者牙周疼痛,应尽快到口腔医院就诊。

有时疼痛只是短暂出现便消失,但龋齿仍会继续发展。即使疼痛消失也应尽快就诊。

如何诊断龋齿?

医生会询问既往曾发生过哪些口腔问题、接受过什么治疗,使用口腔探针和小镜子进行口腔检查。通常医生还会建议拍摄牙齿 X 线片,以明确是否存在仅凭肉眼不能发现的龋齿。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了哪些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症状何时出现的?持续了多久?

既往曾出现过哪些口腔问题?

既往曾接受过哪些口腔治疗?

平时的刷牙习惯是怎样的?是否使用牙线?

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是否有定期到口腔医院就诊的习惯?

是否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患上该病的?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治疗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预防再次患病?

治疗

乳牙、年轻恒牙和恒牙发生龋齿均需治疗。即使经过治疗,同一颗牙齿或其他牙齿也可能会再次患病。

对龋齿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填充,而是要综合考虑。龋齿患者常存在其他口腔卫生或口腔保健方面的问题,医生会通过治疗阻止病变发展、防止对牙髓的损害、恢复牙齿外观和功能。

医生还会考虑患者的整体口腔健康情况,指出患者口腔保健中的问题,指导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具备正确的口腔医院就诊态度和主动预防的意识。

如何治疗龋齿?

龋齿应尽早发现并治疗,治疗方法取决于其严重程度。在初期还未出现龋洞时,可通过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或氟化物阻止龋齿发生,这也是对患者规律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提醒。

当龋坏已经穿透牙釉质时,可能需要以下方法治疗:

充填,去除龋洞的龋坏组织,以充填材料填充缺损部分

冠修复,以人造材料替代部分牙齿

根管治疗,清除被感染的牙髓

拔牙

如有疼痛和肿胀,可在家进行以下治疗缓解:

冷敷 10~15 分钟,每天数次。冷敷时在冰袋与皮肤间垫以薄织物。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药物缓解疼痛。注意安全用药,阅读并遵循药品标签上的说明。

如何治疗乳牙龋齿?

乳牙龋齿及其并发症不但会影响乳牙的健康与功能,还会影响恒牙的萌出、牙列的发育,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疾病、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对乳牙龋齿更应当重视和及时治疗。

治疗乳牙龋齿的目的主要是:

阻止病变发展

避免引起牙髓和根尖周病变

恢复牙齿外形和咀嚼功能

维持牙列完整,保持乳牙正常替换,利于颌骨生长发育

乳牙龋齿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目前只用于少数情况,局部涂氟主要用于预防儿童龋齿

对牙体组织的修复治疗是乳牙龋齿的主要治疗方法,在治疗时需要对患儿及家长的行为进行特殊管理使之配合治疗

详细内容请参见“儿童龋齿”。

如何治疗年轻恒牙龋齿?

年轻恒牙的龋坏进展快,易形成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在乳牙与恒牙同时存在的这一时期,预防龋齿或阻止龋齿进展,保护牙髓使牙根发育完成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进行修复治疗。

日常注意

养成良好的牙齿卫生习惯。每天刷牙2次,使用牙线,使用含氟牙膏。

少食富含糖分的食物。

避免与婴幼儿共用餐具。

预防

婴幼儿、儿童和成人均需预防龋齿。要养成良好的牙齿卫生和饮食习惯,定期到口腔医院接受口腔健康检查以尽早发现龋齿。

如何预防龋齿?

保护牙齿。每天刷牙 2 次,晨起和睡前各 1 次。使用含氟牙膏。饭后使用牙线。

定期到口腔医院就诊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在儿童萌出第一颗牙后的 6 个月内应当到口腔医院就诊,最迟不要超过 1 岁,此后每年检查 1 次或 2 次,有助于早期发现龋齿。

睡前忌食零食。食物残留于牙齿过夜更易导致龋齿。

避免食用富含糖分的食物,尤其是甜点和太妃糖、葡萄干等粘牙食物。

如果持续有口干症状,请就诊口腔医生或全科医生。

对于儿童,应规律带其到口腔医院就诊进行口腔检查,及早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龋齿:

预防婴儿发生奶瓶龋,不要使其口含装有奶、婴儿食品、果汁的奶瓶入睡。

不与成人共用餐具,以免其感染可能导致龋齿的细菌。

教育儿童早晚刷牙。

使用窝沟封闭剂,深的窝沟容易存留牙菌斑,不易清洁,使用窝沟封闭剂将窝沟与外界隔绝,是预防窝沟龋坏的直接方法。

咨询口腔医生是否应补充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胃康灵胶囊的功效与作用-胃康灵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的功效与作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