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妊娠期龈炎
概述
妊娠性龈炎,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类病症,指孕妇在妊娠期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瘤样的改变,通常在怀孕 2~3 个月时发生,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在妊娠期有 35%~100% 的发病率。
妊娠性龈炎病因为菌斑的堆积以及妊娠期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本病的危险因素为口腔卫生不良及妊娠期前患牙龈炎的女性。
本病无分型分期。
妊娠性龈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瘤样肿胀以及口臭,有时可有疼痛。
妊娠性龈炎的治疗方法以洁治术、刮治术、牙龈切除术为主。治疗关键点为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治疗难点为避免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妊娠性龈炎严重时可能会因疼痛及出血影响患者的进食,而且可能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不安。严重时会发展为牙周炎,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增加胎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
孕前检查以及孕期注意口腔卫生对妊娠性龈炎有预防作用。
症状
牙龈红肿、出血是妊娠性龈炎的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牙龈呈瘤样肿胀、口臭、疼痛等症状。
妊娠性龈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妊娠性龈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牙龈红肿:是妊娠性龈炎的主要症状。由于局部的牙菌斑以及牙结石刺激牙龈发炎,牙龈充血,呈鲜红或暗红,肿胀隆起;
牙龈出血:是妊娠性龈炎的最常见症状。由于牙龈发炎,导致牙龈一旦被接触、有轻微刺激时便会有轻微的流血;
牙龈瘤样肿胀:妊娠性龈炎严重时相邻两颗牙之间的呈三角状的牙龈乳头会呈瘤样肿胀,称为“妊娠瘤”;
口臭:妊娠性龈炎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差,口内有异物,而且有大量致病细菌,细菌经过发酵产生臭味;
牙龈疼痛:妊娠性龈炎一般无疼痛,但重症者牙龈边缘可有溃疡和假膜形成,有轻度疼痛。
妊娠性龈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妊娠性龈炎的进展过程,可能会因疼痛及出血影响患者的进食,而且可能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不安。病情严重时会发展为牙周炎,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增加胎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牙周炎:引起牙龈炎的局部因素不去除掉,反复刺激将导致牙周支持组织发炎。
病因
妊娠性龈炎的主要病因为菌斑的堆积以及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妊娠性龈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菌斑的堆积:是妊娠性龈炎的直接病因。妊娠期的妇女若不注意维护卫生,致使牙菌斑、牙结石在牙龈缘附近堆积,从而引发牙龈炎症;
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是妊娠性龈炎加重的原因。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 (特别是黄体酮水平),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血管通透性增加, 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增加,从而加重了牙菌斑引起的炎症反应。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性龈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妊娠性龈炎:
刷牙习惯不好、口腔卫生状况差的妇女:由于不认真刷牙、口腔卫生差,口腔内牙菌斑堆积多,时间长了形成结石,反复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
怀孕前口腔内患有牙齿疾病的女性:由于口腔内患有牙齿疾病如龋病、牙髓炎等,导致其在刷牙时因为疼痛而拒绝刷牙,造成了口腔卫生变差,易导致妊娠性龈炎。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妊娠性龈炎:
怀孕期的女性:若怀孕前患有口腔疾病未经治疗,或怀孕时未注意维护口腔卫生,则容易患妊娠期龈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牙龈红肿:牙龈充血,呈鲜红或暗红,肿胀隆起。
牙龈出血。
牙龈瘤样肿胀:相邻两颗牙之间的呈三角状的牙龈乳头会呈瘤样肿胀。
口臭。
牙龈疼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流产
早产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牙周科
医生如何诊断妊娠性龈炎?
当医生怀疑是妊娠性龈炎时,将通过对牙齿的牙周检查,在有牙龈红肿、出血或者有瘤样的肿胀时,结合病史及 X 线检查进行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牙周检查:妊娠性龈炎的最主要检查方法。通过视诊观察牙龈是否有肿胀或瘤样的增生,并通过使用专门检查牙周的牙周探针伸入牙齿与牙龈交界的沟内,结合视诊观察是否有牙龈出血,能否探查到软垢及牙结石来进行诊断。
X 线检查:通过进行 X 线检查观察牙龈发炎的区域有没有牙槽骨的吸收,用来排除牙周炎。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牙龈肿胀、出血的?
最后一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
怀孕之前有没有出现过牙龈红肿的症状?
一天刷几次牙?
有没有正在服用的药物?
有没有做过检查或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我的牙龈会出血?
我可以刷牙吗?
怀孕期间可不可以做治疗?
需要做什么检查和治疗?
会不会影响孩子?
我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妊娠性龈炎治疗方法以洁治术、刮治术、牙龈切除术为主,一般不使用全身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局部抗菌药:通过在牙龈炎症的局部使用药物,抑制引起炎症的细菌,从而缓解炎症。常用药物如过氧化氢液。
手术治疗
龈切除术:将增生肥大、瘤样增生的牙龈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牙龈过度肿胀及妊娠期龈瘤的作用。适用于牙龈过度增生肥大及有妊娠期龈瘤的患者。手术一般在妊娠期的 4~6 个月,不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
其他治疗方法
洁治术、刮治术:通过使用超声波洁牙机或者手用的刮治器将附着在牙齿表面的软垢及牙结石机械性刮除掉,从而去除掉局部的刺激,进而治疗妊娠性龈炎。
口腔卫生宣教:通过对孕妇讲解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正确刷牙等方法,使得孕妇在经过治疗后,保证局部刺激因素不再堆积,防止复发。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妊娠性龈炎可能会因疼痛及出血影响孕妇的进食,病情严重时会发展为牙周炎,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增加胎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病率。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消除牙龈的炎症,减轻牙龈的肿胀。但也有部分孕妇因口腔卫生习惯差,又形成了牙菌斑的堆积造成复发。
日常注意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饭后刷牙,可以促进妊娠性龈炎的恢复并防止复发。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牙龈切除术后注意保持口腔的卫生,饭后刷牙,用漱口水漱口,避免细菌堆积造成创面感染,影响牙龈组织的生长及愈合。
术后复查:牙龈切除术后 1~2 周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牙龈的生长愈合状况以及是否发生感染,洁治术及刮治术后 1~2 周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牙龈消肿的情况以及牙齿表面是否又有牙菌斑的堆积。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饮食:
牙龈切除术、洁治术、刮治术后避免吃过烫、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火锅、辣椒、蒜等。洁治术、刮治术后避免食用含色素重的食物如酱油、醋等。
注重妊娠期的营养物质的摄入, 合理的食用含有蛋白质、磷、铁、钙、叶酸、维生素等食物,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禽蛋类、鱼虾类、坚果、水果以及蔬菜等食物。
运动:牙龈切除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舞等。
其他: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饭后刷牙,使用软毛牙刷,用漱口水漱口,用牙线清洁牙齿。
预防
孕前检查以及孕期注意口腔卫生对妊娠性龈炎有预防作用。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女性要注意口腔卫生,尤其是怀孕前后期间,每天饭后刷牙,用漱口水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牙齿;
怀孕前到口腔医院做孕前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内的牙齿疾病。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女性孕前做口腔检查并积极治疗口腔疾病,怀孕期间注意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