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上颌窦囊肿
概述
上颌窦小囊肿是一种起源于上颌窦内的良性囊肿,由含有黏液的上皮细胞(窦黏膜)组成。通常被描述为起源于上颌窦内黏膜的圆顶形病变,是鼻窦内最常见但偶然才被发现的病变之一。上颌窦的保留囊肿通常是射线照片时偶然发现。这些囊肿通常表现为圆形、圆顶状、软组织肿块,最常见于上颌窦底部。
保留囊肿是鼻旁窦中常见的无症状病变,在 CT 和磁共振成像(MR)检查中高达 13%。虽然通常称“黏液潴留囊肿”,但其实存在 2 种类型的液体潴留,分别为黏液囊肿和浆液囊肿。潴留囊肿在鼻旁窦常见,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并报道,在总人口的发病率为 1.4%~9.6%[1]。
囊肿是慢性炎症性质的无症状病变,影响所有种族,所有性别,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大多数情况下无症状,某些情况下,囊肿会变大并引起感觉异常、触诊敏感、慢性头痛、鼻塞和头晕等。
可能由创伤、感染、化学药剂、异物反应、肿瘤或过敏、鼻炎或哮喘等气道疾病造成的有害作用引起。
黏液囊肿通常无需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囊肿会随时间推移而自行恢复。若囊肿引起不适或持续超过数周,请去看医生或牙医。如果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导致鼻塞、鼻窦炎等,可以通过内窥镜手术切除。
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本病无症状,并在常规射线照相检查中被偶然发现。但某些情况下,囊肿会变大并引起感觉异常、触诊敏感、慢性头痛、鼻塞和头晕等[2]。上颌窦小囊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
前额区头痛;
黏液性鼻涕;
鼻塞;
面部疼痛和压痛;
鼻窦反复感染;
面部肿胀且有钝痛感。
病因
本病可能由创伤、感染、化学药剂、异物反应、肿瘤或过敏、鼻炎或哮喘等气道疾病造成的有害作用引起。保留黏液囊肿是发生在上颌窦内部的良性病变,由上颌窦导管阻塞导致。潴留黏液囊肿更常见,由血清黏液腺阻塞引起。
影响气道黏液阻塞的过程可能为暴露于激活炎症和免疫介质的病原体或环境因子,即正常人呼吸道上皮通过来自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细胞的黏蛋白分泌过多[3]。
上颌窦小囊肿的风险因素如下:
高盐和熏制饮食;
低水果和蔬菜饮食;
抽烟;
鼻窦恶性肿瘤;
牙齿紊乱;
口腔炎症;
抵抗力低下。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
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鼻内窥镜检查、CT 及 MR 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
鼻内窥镜检查
是一种观察鼻腔和鼻窦通道的方法。鼻内窥镜是一个薄而柔韧的管道系统,内有光源装置和摄像系统。耳鼻喉科医生通过此设备检查鼻腔和鼻窦通道,通过内窥镜可以看到该区域的图像,这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特殊器械来取活组织检查。
CT 和 MR 成像
CT 扫描使用 X 射线进行成像;MRI 无辐射,基于磁场的影响,使用无线电波对身体的各器官进行成像。CT 扫描以比 X 射线更复杂的方式提供骨骼图像,有助于检查骨折、肿瘤和关节炎;而 MRI 检查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楚显示软组织损伤。
CT 检查使用特殊的 X 射线来评估鼻旁窦腔-鼻腔周围充满空气的空间。CT 扫描无痛、无创、准确,是确定鼻窦是否受阻的最可靠的成像技术,也是鼻窦炎的最佳检查方式[4]。
出于分类的目的,上颌窦小囊肿的 X 线诊断应具备以下特征:
具有横向边界清晰的均匀圆顶形囊肿;
没有骨质破坏;
没有与牙根沟通(排除牙齿囊肿);
沿囊肿边界有光滑球形轮廓。
射线照相功能:保留囊肿在成像时可见圆形穹顶形病变,通常位于上颌窦底部。其生长缓慢,且保留了黏膜和皮质的完整性。
平片:可见不规则的圆顶状病变,圆形边缘,常见于上颌窦底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最近在服用哪些药?是否对哪些药物过敏?
以前有患过其他疾病么?是否保留有病例?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上颌窦小囊肿会导致目前的症状吗?
上颌窦小囊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和经常抽烟有关吗?
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用医保报销么?
治疗方案有哪些?
每种治疗方案有哪些好处和风险?
平时需要遵守哪些日常注意事项?
是否有通用的替代药物?
需要按计划进行后续复诊吗?
治疗
黏液囊肿通常无需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囊肿会随时间推移自行恢复。囊肿将作为愈合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出现增大。偶尔盐水清洗囊肿有助于预防感染。
口腔黏液囊肿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咬或吮吸嘴唇或脸颊,这可能使病情变得更糟。如果囊肿引起不适或持续超过数周,应去看医生或牙医。医生或牙医可能会使用无菌针手动破裂囊肿。如果有其他异常症状,如鼻塞、鼻窦炎等,医生可能会通过内窥镜进行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适用于不严重者,可多补充富含维生素 C 的药物。
手术治疗:采用气囊导管入路,以减少上颌窦黏膜创伤、瘢痕形成和出血。由于大型上颌窦囊肿偶尔会侵蚀上颌窦内壁并穿透鼻腔,因此,气囊导管在上颌窦中的位置可能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在上颌窦手术后使用了鼻气道装置结合气囊导管入路。此组合方法的优点是保留了下鼻道和上颌窦的间隙,两种装置都很容易插入,不增加手术时间,且简单、无痛。目前,尚没有发现与两种装置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也没有发生术后并发症。鼻腔气道和气囊导管装置是进行上颌窦手术切除大囊肿的有用工具,尤其是那些穿透上颌内侧壁的囊肿。
日常注意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上颌窦小囊肿的基础。日常注意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必须戒烟,吸烟是引发该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健康、均衡饮食。采用“一高三低”(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的饮食结构。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对上颌窦小囊肿的进展情况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因此,建议日常注意饮食中,应将脂肪限制在每天热量的 30%,饱和脂肪不要超过 7%。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西式甜点等。可以少食多餐,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规律锻炼。运动有助于控制上颌窦小囊肿的进展,可以制定一份锻炼计划,并长期坚持。通常,每周运动 5 天以上、每天 30~60 分钟。走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有助于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此外,可以在睡前做一些伸腿、抻拉或仰卧起坐,这样坚持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对身体的侵害。
保持健康体重。超重人群应减重,否则患病几率很大。
管理好危险因素。尽量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胆固醇(尤其是“坏胆固醇”)的水平。
做一些放松练习,如瑜伽和深呼吸,帮助自己缓解压力。
平时多注意休息,最好不要熬夜。
预防
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上颌窦囊肿,所以没有办法预防。但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进行微小改变,来降低上颌窦囊肿的风险。
积极体育锻炼。经常锻炼可降低患上颌窦囊肿的风险。尽量让身体活动融入一周的大部分时间。
多吃水果和蔬菜。尝试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更多水果、蔬菜。选择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水果和蔬菜。
减少吃咸、熏制食物的频率。通过限制这些食物减少发病几率。
停止吸烟。吸烟会增加患上颌窦囊肿,以及其他许多类型癌症的风险。戒烟可能非常困难,所以请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