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上颌部囊肿
概述
上颌囊肿是病理性腔,其中液体或半液体含量完全或部分由上皮分隔;后者的起源允许区分牙源性或非牙本质的囊肿。
在 50 岁到 60 岁左右人群中,病情似乎更多发于男性。疼痛和肿胀是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在 60%的病例中,会涉及根性或残余囊肿[1]。
尽管颌骨的肿瘤和囊肿可以影响任何人,但已经发现了许多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人们发展它们的机会。主要风险因素是烟草和酒精使用。其他还包括口腔卫生差、假牙不合适引起刺激、牙齿表面粗糙和营养不良等。
当囊肿长到相当大时,可能会引起肿胀、其他症状和体征,如感觉异常和疼痛。还会有慢性喉咙痛或声音嘶哑、咀嚼或吞咽困难等。
治疗取决于囊肿是良性还是恶性。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为颌骨病变提供全方位的手术技术,旨在消除肿瘤或囊肿。除手术外,如果肿瘤是癌性的,可能还需要进行化疗和放射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口腔清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治呼吸道感染、鼻炎的发生。手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辅助药物抑制感染或病变的发生等。
症状
上颌囊肿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牙源性上颚病变囊肿是良性的,但有些可能在局部表现出侵袭性和破坏性行为。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说话困难[2],还有以下几点:
红色斑块,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白色斑块,称为白斑;
疼痛不容易愈合和出血;
组织块状或增厚;
慢性喉咙痛或声音嘶哑;
咀嚼或吞咽困难;
疼痛和牙龈肿胀;
烦躁不安。
上颌囊肿的并发症有哪些?
头痛;
上颌窦炎;
上颌肿瘤。
病因
上颌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增殖的上皮细胞内存在其他残留物(蛋白质、胆固醇)的积累,渗透压的相对增加可导致液体积聚;静水压力的增加决定了破骨细胞的活化,从而以周围骨结构为代价,使病变逐渐扩大。
囊肿是由上皮囊组成的病变,其内充满液体或半固体材料,并且被结缔组织囊所包围。囊肿在上颌骨比下颌骨更常见。局限于上颌窦的囊肿的最常见原因是慢性感染、过敏性鼻窦疾病、创伤、既往手术、鼻窦口阻塞、分泌物积聚、异位牙齿、异物(例如牙种植体、牙根、移植材料)、牙齿感染、牙髓治疗期间根管系统和根管周围组织之间所有通讯的不完全密封、黏膜纤毛流动的机械性阻塞、推动黏膜覆盖的纤毛能力缺陷和遗传因素[3]。
哪些人容易患上颌囊肿?
经常抽烟的患者;
不注意口腔清洁卫生,使致病菌入侵者;
以前做过鼻腔内手术的人群;
患有过敏性鼻窦炎的患者;
具有遗传病史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囊肿达到很大的尺寸;
说话困难;
喉咙痛,颈部疼痛;
严重头痛、疲劳;
鼻呼吸困难、口臭;
右侧面部畸形,并缓慢增长。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
在诊断上颌肿瘤或囊肿时,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将首先询问病史,并对口腔、颌骨和牙齿进行彻底检查。大多数囊肿是常规牙科 X 线摄影时偶然发现。在 X 射线上,囊肿表现为具有不透射线边界的射线暗性区域。具体检查包括:
CT 扫描;
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活组织检查;
X 射线。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近有什么异常症状?
是不是总吃辛辣食物?
以前用过什么药?对什么药过敏?
有什么不良习惯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导致上颌囊肿的原因是什么?
最近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期间可以吃肉么?
需要用什么药物治疗?医保可以报销吗?
病情会不会恶化?
治疗
通常通过手术切除囊肿。手术前进行仔细 CT 检查有助于避免所有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并发症[4]。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
囊肿去除术。对于比较小、范围规则的囊肿,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完整切除。
囊肿开窗引流术。在囊肿壁上打孔,允许囊肿内容物流出。引流口保持开放,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周围骨骼会持续生长,会使得囊肿的生长空间逐渐缩小,最后被骨质填充,达到完全消除囊肿的目的。
用刮除术摘除。通过特殊器械去除囊肿和一些周围骨骼,可能包含一些囊肿内层。
减压术。是一种通过在囊肿中形成一个小开口,并保持其开放,来缓解囊肿内压力的技术。可以通过引流管或填塞器来实现。每天应移除闭孔,并灌注囊腔。囊肿将减小,并且去核后对重要结构的任何损害也将减少。
疾病发展及转归
大多数囊肿是良性的,有些可能并不需要治疗。极少数情况下,一些囊性病变代表局部侵袭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周围骨质破坏。这种类型的囊肿通常在健康骨骼的边缘被移除,以防止新囊肿复发。如果囊肿扩张到非常大的尺寸,则下颌骨可能被削弱,从而发生病理性骨折。
日常注意
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自我护理,讲究个人口腔卫生。
经常检查口腔。
不要轻易做鼻腔手术。
术后早期密切观察。
预防
可以定期去医院做口腔检查,并参考以下几点进行预防:
平时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应规律。
预防呼吸道感染,出门时最好戴口罩。
及时治疗鼻炎等疾病。
及早治疗牙病。
不要盲目进行鼻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