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覆合是什么?深覆合怎么办?深覆合症状有哪些?

小儿动脉肝脏发育异常综合征由 Alagille 等于 1969 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累及多个系统。这种综合征主要影响肝脏,由肝内胆管缺乏引起显著的胆汁淤积。可能有心脏受累,还可以出现蝶椎骨、眼部问题和血管病变。小儿动脉肝脏发育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率预计为 1/10 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95% 左右的小儿动脉肝脏发育异常综合征由位于染色体 20p12 的 Jagged1 基因突变引起。临床表现多样,即使在同一家族中,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通常累及肝脏(胆汁淤积、瘙痒等)、心脏(主要累及肺动脉)、肾及骨骼(肾发育不良、病理性骨折等)、眼(表现为角膜后胚胎环改变)等。面部特征性异常表现为前额突出、眼球深陷伴眼距中度增宽、尖下颌、鞍形鼻并前端肥大等。治疗上包括:抗组胺类药、阿片受体拮抗剂,缓解瘙痒;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促进胆盐排出;利福平,止痒及减少胆盐产生。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儿,可选择回肠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本病多合并有血管畸形,行肝移植术时,发生肝外并发症的风险大,因此,肝移植仅适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本病预后差异大,轻者生活质量及寿命均不受影响,重者常伴发严重并发症。有报道该病 20 年生存率为 75%,多数患儿死于严重心血管疾病、感染及进行性肝病。新生儿期即出现胆汁淤积的患儿预后差,需早期行手术干预。

概述

疾病定义:深覆合(Deep overbite):是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的错颌畸形[1]。主要表现为牙弓与颌骨高度发育不足,前牙区牙及牙槽高度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足,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1/3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面切1/3以上。正常的覆合一般是指上切牙切端到下切牙切端的垂直距离为 1-3mm,或者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的 1/3 以内。

流行病学:在就诊或接受牙矫正的青少年和成人患者中,深覆合是最常见的错合畸形之一。

分期分类:根据覆牙合的深度可分为三度

I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1/3~1/2,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面切端1/3以上至1/2处 ;

II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1/2~2/3,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面切端1/2以上至2/3之间或舌隆突处;

III度: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2/3以上,甚至咬在下前牙唇侧龈组织处,或下前牙咬合在上前牙舌侧龈组织或粘膜上,导致创伤性牙龈炎,牙周炎。

主要病因:造成深覆牙合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有先天遗传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如儿童多数乳磨牙早脱,缺乏咀嚼力刺激,影响了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主要症状:一般分为牙型和骨型,单纯牙型深覆牙合的患者,其颌骨的形态、大小基本正常,面部畸形不明显。而骨型深覆牙合患者通常伴有颌骨与面部的畸形。

治疗方法:轻度的深覆牙合一般不需要矫治,除非患者对美观要求比较高;严重深覆牙合需通过正畸或正颌手术来进行矫正。

疾病危害:轻症患者仅有面形上的改变,如短方面形,严重深覆牙合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影响关节功能发挥,同时还会导致牙周问题和牙齿磨损,最终影响患者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

预防:定期检查口腔的健康状况,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适龄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进行矫正,效果最佳。

症状

轻度的深覆合患者仅有面形上改变,一般呈短方面形,面下1/3高度较短,严重深覆合可能引起创伤性牙龈炎、急性或慢性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同时一些深覆合患者因下颌运动受限常伴随着颞下颌关节的的紊乱病。

深覆合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深覆合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上切牙垂直或内倾,上尖牙唇向。常表现为上中切牙内倾,上侧切牙唇向,上牙列拥挤,下切牙内倾拥挤。

面形

一般呈短方面形,面下1/3高度较短。

软组织

严重深覆合由于上前牙常咬在下前牙唇侧龈组织处,或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舌侧龈组织或黏膜上,导致创伤性牙龈炎,急性或慢性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颞下颌关节

由于下颌运动长期受限,常引起张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深覆合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深覆合对患者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替牙期出现的咬合过深,常伴有切牙舌腭向倾斜,过度倾斜的上切牙往往会限制下颌在替牙期出现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下颌后缩,下颌发育不足。

造成咬合创伤:深覆合患者的下牙唇面常常咬于上前牙舌面,在咀嚼过程中将产生严重的牙齿磨损,下前牙唇面常磨损较严重,有时将暴露牙本质,导致牙齿冷热刺激敏感。

咬伤牙龈:常见于重度深覆合。

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由于深覆合造成的下颌后缩,下颌运动受限,容易引起一系列关节紊乱病。

常见并发症包括:

创伤性牙龈炎

牙周炎

咬合创伤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病因

造成深覆合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先天遗传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上颌发育过大,下颌形态异常,位置靠后,不良的口腔习惯及乳磨牙及乳尖牙的早脱均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引起深覆合。

深覆合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

上颌发育过大,下颌形态异常,位置靠后。

全身因素

儿童时期全身慢性疾病致颌骨发育不良,后牙萌出不足,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足。

不良的口腔习惯

如紧咬牙、咬上唇等造成咀嚼肌和下唇唇肌张力过大,抑制了后牙牙槽和下前牙牙槽的生长。

局部因素

如多数乳磨牙、乳尖牙或第一恒磨牙早脱,缺乏咀嚼力刺激,影响了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哪些人容易患深覆合病?

家族中直系亲属有深覆合先天遗传因素的。

儿童早期开始并长期伴有不良口腔习惯。

口腔卫生条件比较差,多数乳磨牙、乳尖牙或第一恒磨牙早脱。

患有全身慢性疾病的儿童。

就医

一般情况下若上前牙垂直或内倾,完全覆盖下前牙,面下1/3高度较短,影响美观,或伴随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一系列深覆合的并发症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下颌后缩,下颌发育不足,面下1/3高度短,影响美观。

上前牙常咬在下前牙唇侧龈组织处,或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舌侧龈组织或黏膜上,导致创伤性牙龈炎,急性或慢性牙周炎。

影响颞下颌关节功能正常发挥,引起一系列关节紊乱病。

引起牙体磨损严重,造成咬合创伤。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正畸科

医生如何诊断深覆合病?

一般通过观察患者的面形、上下牙齿的咬合状况即可进行确诊,但为了进一步分析形成机制,制定恰当的治疗的计划,需运用头影测量片及锥形束CT。

二维头影测量片

通过 X 线头颅定位投影,将颅颌面软硬组织的一些标志点进行描记,进而测量这些点构成的线距和角度,通过比较和分析测量结果,进一步了解牙、颌、面软硬组织之间的空间结构和相对位置关系,最常用,准确性和可靠性已有大量文献及临床支持,费用比较低。

锥形束CT 

三维头影测量技术,采用锥形的 X 射线束和二维的探测器,围绕头颅旋转一周,获得原始数据,然后通过一系列医学软件重建颅颌面三维模型,能明显增加标志点定位准确性,有效减少测量误差[2]。费用相对稍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就诊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美观还是其他方面不适?

嘴巴能张大吗?是否有张口问题,耳屏前侧的关节有感觉不舒服吗?

家里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有类似情况?

全身身体状况如何,小时候身体状况怎样?

乳牙时期牙齿情况怎样?有无不良的口腔习惯如咬上唇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我现在这种情况?

接下来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治疗方案都有哪些?能改善我现在所面临的哪些问题?

治疗周期有多长?我需要多长时间复诊一次?

治疗费用是多少,可以报销吗?

治疗后容易复发吗?

治疗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平时生活中,我需要改变哪些习惯吗?

治疗

对于生长期儿童,异常功能刺激及牙位置异常所致的前牙深覆合,早期矫治的主要方法为阻断病因及咬合调整[3];对于严重的成人骨型深覆合,必要时可采用外科-正畸治疗;对一些年龄过大、后牙磨耗过多、垂直高度不足者,可采用正畸-修复治疗。上下牙列排齐后如覆合仍深,无法用正畸方法矫正时,可与修复科会诊,升高咬合。

生长期儿童

纠正不良习惯

除说服教育外,常需戴用唇挡丝、前庭盾等,同时配合上唇肌功能训练。

去除咬合障碍

咬合干扰可通过调合、扩大上牙弓、排齐上下切牙等得以解除。对于肌功能异常和颌骨发育异常的患者,可采用功能性矫治器、上颌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

生长后期及成年人

因为生长发育已基本结束,只能做正牙治疗,即矫正牙与牙槽的异常。

牙型深覆合

可用固定矫治器、小平面导板[4]。

骨型深覆合

轻度可采用正畸治疗,使用固定矫治器,必要时可用J形钩和种植钉。严重的骨型深覆合者,治疗比较困难,必要时可采用外科-正畸治疗;对一些年龄过大、后牙磨耗过多、垂直高度不足者,可采用正畸-修复治疗。上下牙列排齐后如覆合仍深,无法用正畸方法矫正时,可与修复科会诊,升高咬合,以获得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并恢复面部下1/3的高度。

疾病发展和转归

深覆合这种垂直向关系异常的错抬畸形对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口腔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者若不及时干预容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合理治疗后,大多能恢复正常的覆合关系,但治疗后易复发.需要一定时间的保持才会达到稳定效果。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勤刷牙,注意口腔卫生,可使用小刷头的牙刷。

矫正期间避免咬过硬食物,以免损坏口腔内的矫正装置。

定期复诊。

必要时需行有效的肌功能训练。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去医院检查口腔健康状况,维持乳牙和恒牙牙列的完整性。

饮食中适当增加粗粮,如玉米粒等,避免食物太过精细,通过咀嚼具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增加对颌骨的刺激,促进颌骨发育。

注意营养均衡,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女金丸的功效与作用-女金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冠心苏合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冠心苏合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