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烧灼口,舌感觉异常,舌痛症
概述
灼口综合征是指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紊乱性疾病。
灼口综合征主要症状是舌头和上颚(口腔顶部)有灼热感,还伴有口干、口腔麻木刺痛、口腔异味、味觉改变等。
灼口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和一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可能是由缺乏营养、过敏反应、某些药物、某些疾病、口腔刺激、激素变化引起。
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口腔灼痛感或味觉丧失,请去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血液检测、组织活检、过敏试验、唾液流量试验、成像试验等方法诊断灼口综合征。
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方法主要有消除诱因、药物治疗和认知疗法(即心理治疗)。患者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并且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疗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喝冷饮吃冰片、按时服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注重心理健康、寻求他人帮助和支持等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防止复发。
目前还没有已知的确切方法来预防灼口综合症。
症状
灼口综合征主要症状是舌头和上颚(口腔顶部)有灼热感,就像舌头被热咖啡烫伤时的感觉。灼热感也可能发生在口腔或喉咙的任何部位,突然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但是对口腔内壁的检查却会显示没有任何明显的损伤。
灼口综合征有哪些症状?[2]
灼口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灼热或烫伤感
口干舌燥,口渴加剧
口腔刺痛或麻木
口腔异味(金属味或苦味)
患者一般早上醒来时几乎没有不适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灼痛感持续增加,直至晚上临睡前到达最大强度,而夜间通常没有不适感。[1]
灼口综合征可能持续数月到数年,在极少数情况下,症状可能自行消失或暂时缓解。
对许多人来说,吃东西或喝水时疼痛可能会减轻。
灼口综合征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灼口综合征症状严重时,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
难以入睡
进食困难
抑郁
焦虑
易怒
味觉丧失
病因
灼口综合征分为原发性灼口综合征和继发性灼口综合征。原发性灼口综合征是由神经系统病变和一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灼口综合征可能是由缺乏营养、过敏反应、某些药物、某些疾病、口腔刺激、激素变化引起。
灼口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发性灼口综合征[7]
原发性灼口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性疾病,具体原因可能有:
神经系统病变
一般是由口内黏膜的小纤维神经变性、三叉神经水平病变、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疼痛和味觉的神经受损引起的。小纤维神经的疼痛阈值降低与灼口综合征发病有关。而某些原因导致三叉神经感觉过于敏感,就会引发口腔疼痛、触痛、口干等一系列症状。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疾患人群中灼口综合征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不少灼口综合征的发病也常是以某项重大的精神创伤事件或先前存在的一些心理因素为先导的,但情绪及心理困扰可能只是灼口综合征的促进因素,而不是主要的触发因素。
继发性灼口综合征
继发性灼口综合征是由各种潜在的医疗状况引起的。具体原因可能有:
营养缺乏
如缺铁、缺锌、叶酸、维生素 B1(硫胺素)、维生素 B2(核黄素)、维生素 B6(吡哆醇)和维生素 B12(钴胺)缺乏等都有可能引起灼口综合征。
过敏反应[4]
灼口综合征的可能病因也可能包括对食品、食品调味剂、食品添加剂、香料、染料或牙科器具、牙科材料(通常是金属)等的过敏反应。
某些药物
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舌头灼热感。如果不给予治疗,即使停药了,灼痛感依然可能继续。
过度的口腔刺激
患者的症状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舌头、使用颗粒大的牙膏、过度使用刺激性漱口水或喝过多的酸性饮料造成的。此外,虽然灼口综合征不是由戴假牙引起的,但尺寸不合适的假牙会使症状恶化。
某些疾病
患有口腔真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口腔扁平苔藓、地图舌、磨牙症、胃食管反流症、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口干、眼睛干涩)、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脏疾病的人可能会得灼口综合征。
激素变化[3]
激素变化也被认为是灼口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雌激素,大约 90% 的女性患者是绝经后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有时也可能引起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3]
灼口综合征通常是自发的,没有已知的触发因素。但是,某些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灼口综合征的风险,包括:
性别是女性(女性发病率率是男性的 7 倍)[5]
已经绝经(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味蕾敏感性下降)
年龄较大(大于50岁)
患某些疾病(如口腔感染、糖尿病或神经病变)
接受牙科手术
味觉很灵敏(味蕾周围神经丰富易受损)
经历创伤性事件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舌头乃至口腔或喉咙的任何部位有灼热感或烫伤感,突然出现,持续很久不消失。
出现了口干舌燥、口腔刺痛或麻木、口腔异味(金属味或苦味)、味觉丧失等症状。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灼口综合征?[2]
灼口综合征很难明确诊断,医生一般是通过检查临床症状和排除其他问题(如口腔感染、糖尿病、机械性损伤、维生素缺乏等)来诊断灼口综合征。具体方法包括询问病史、血液检测、组织活检、过敏试验、唾液流量试验、成像试验等。
询问病史
医生会让患者仔细回顾自己的病史和使用过的药物,说明自己的症状、生活习惯和常用的口腔护理方法。
血液检测
验血可以检查患者的完整血细胞计数、血糖水平、甲状腺功能、营养因子和免疫功能,所有这些都可以为诊断患者的口腔不适提供依据。
组织活检
通过从口腔中采集和分析样本,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真菌、细菌或病毒。方法一般为口腔拭子试验(用棉签轻轻擦拭口腔来刮取样本)。
过敏试验
医生还可能会建议患者做一下过敏测试,如皮试和过敏原筛查,看看患者是否对某些食物、添加剂、染料或者牙科器具和材料过敏。
唾液流量试验
有灼口综合征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口腔十分干燥。唾液流量试验可以确认患者的唾液流量是否减少。
药物调整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导致了口腔的烧灼感,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换一种药物,或者暂时停止使用这些药物,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消失,可以确定是否是这些药物引起了灼口综合征。但是作为患者,不要贸然自行停止用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2]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口腔灼痛感等症状的?
你的灼痛症状是持续的还是偶尔的?
你的灼痛症状有多严重?
什么会改善你的口腔灼痛症状?
什么会恶化你的口腔灼痛症状?
平时抽烟抽的多吗?喝酒喝的多吗?
平时经常吃酸性或辛辣的食物吗?
现在有戴假牙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2]
什么导致了我现在的症状?
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我需要做什么样的测试来诊断我的症状?
我的口腔灼痛等不适感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急性的还是慢性的?
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什么?有什么替代方法吗?
我还有其他的健康状况,如何才能更好地一起管理它们?
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哪些限制?应该做到什么?
我可以从什么地方了解到更多灼口综合征的相关知识?
治疗
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消除诱因、药物治疗、认知疗法。患者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并且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疗效。但也有报道称,大约三分之一的灼口综合征患者会在 3~5 年内不接受任何治疗而有所改善。[1]
消除诱因
例如,口腔感染时外用或内服抗感染药物;维生素缺乏时补充维生素;是疾病引起的问题,积极治疗原发病;是药物引起的问题,医生可能会更换或停止使用药物;是口腔刺激引起的,要保持口腔卫生,去除牙齿锐利边缘、清洗牙结石。[6]
药物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病变和一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原发性灼口综合征,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包括: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曲唑酮、氯硝西泮)
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如抗癫痫药)
抑制神经疼痛的药物(如维生素 B1、甲钴胺等)
口腔止痛药物(如利多卡因、辣椒素等)
认知疗法[5][6]
主要适用于原发性灼口综合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制定应对焦虑、抑郁和压力的方法,使其树立治愈的信心,免于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灼口综合征对患者的心理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这可能与患者对此病的不理解及恐惧心理相关。
日常注意
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可以通过喝冷饮吃冰片、按时服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注重心理健康、寻求他人帮助和支持等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防止复发。[2]
喝冷饮,吃冰片,或者嚼无糖口香糖可以缓解疼痛。
遵医嘱按时服药,巩固治疗疗效。
大量喝水可以帮助缓解口干的感觉。
避免酸性食物和饮料,如西红柿、橙汁、碳酸饮料和咖啡。
避免酒精、烟草制品、辛辣的食物和含有肉桂或薄荷的产品,它们会刺激患者的口腔。
多做放松练习,如瑜伽;从事愉快的活动,如体育运动;保持社交活跃,多交朋友。可以减轻压力、焦虑。
患者可以向同病的人或者专业人士倾诉和获取帮助。
预防
目前还没有已知的确切方法来预防灼口综合症。但是,通过避免烟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口腔卫生以及及时缓解压力和焦虑等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口腔健康,预防灼口综合征的发生。[4]
避免刺激口腔的东西,如烟草、酒精、果汁、碳酸饮料、辛辣食物。
保持口腔卫生,建议用软毛牙刷刷牙,尝试温和的、专用抗敏感的牙膏。
定期检查口腔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自我调节或者向他人寻求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