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淋巴结感染,淋巴腺炎
概述
淋巴结炎(lymphadenitis)是指淋巴结发生炎症和肿胀,常由各种细菌感染所致。淋巴结炎可影响单个淋巴结,也可影响所属引流区域的一组淋巴结。局部淋巴结炎是最为多见的类型,例如扁桃体感染导致颈部淋巴结肿胀。假如感染出现了广泛播散,则可能引起多处淋巴结肿胀。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主要是病原体感染淋巴结所致,通常是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随着病原体侵入淋巴结,引发炎症和肿胀。另有少部分是由于肿瘤或其他因素诱发。
临床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主要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胀和疼痛,严重程度取决于炎症的病因和淋巴结所在的位置。
淋巴结炎治疗的具体方案,取决于感染病原体的类型、炎症的扩散程度,以及患者原发病的情况。
常规治疗方案为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严重者需切开脓肿引流。
淋巴结炎患者应遵医嘱用药,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炎症通常能够得到控制。
淋巴结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讲究卫生,及时处理伤口,控制感染。
症状
淋巴结炎有哪些症状?
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胀和疼痛,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
淋巴结所在区域的皮肤红肿、压痛。
发烧。
颈部淋巴结炎可导致颈部僵硬、斜颈。
咽喉淋巴结炎可导致吞咽或呼吸困难。
腹腔淋巴结炎可导致腹痛。
慢性感染或肿瘤导致的淋巴结炎,可能症状并不明显,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变硬。
淋巴结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淋巴结炎未经有效治疗,可能导致:
局部脓肿。
蜂窝组织炎(皮肤感染)。
脓毒血症(全身性感染)。
病因
淋巴结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淋巴结是人体内一种小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组织,直径通常为几毫米。成簇分布于全身各处,大多集中于颈部、腋窝、腹股沟、肠系膜等部位,与淋巴管、淋巴液共同构成淋巴系统。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除淋巴液中的微生物和异常细胞,在淋巴结中有许多白细胞可抵抗感染,当接触到病原体时就会发生炎症反应。
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都可能引起淋巴结的炎症和肿胀,病原体可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临床常见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经由皮肤或其他感染性病灶侵入淋巴结引发炎症。
除感染之外,可能导致淋巴结炎的其他病因包括:
血液科肿瘤,例如白血病或淋巴瘤。
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
自身免疫病。
某些化学试剂或药物。
淋巴结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伴有下列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淋巴结炎:
皮肤或粘膜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眼部、耳部、口腔、咽喉感染。
胃肠道感染。
HIV 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与动物接触,尤其是幼年的宠物或家畜。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淋巴结炎的患者,一般还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感染。一旦病原体已明确扩散至淋巴结,它就可能会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因此患者应尽早诊治,找到感染原发灶,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原体,以免淋巴结炎进展为脓肿或形成全身性感染。
就诊科室: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淋巴结炎?
临床检查:诊断淋巴结炎最重要的是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
验血:明确是否存在感染,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
淋巴结活检:这是判断淋巴结炎病因最可靠的检测方法。采用空芯针穿刺获得淋巴结组织,交由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测。但由于是有创操作,临床较少使用,除非无法明确感染源或淋巴结长期肿大(4~6 周),且未见消退。
影像学检查:胸片、超声、CT,检测体内是否存在原发感染灶。
组织或血培养:将患者的血液样本或组织样本进行体外培养,进行病原学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程度有多严重?
是否有发烧、寒颤等不适症状?
近期是否发生过其他部位感染?
还有没有合并其他疾病?
是否正在服用药物?服用哪些药物?
近期是否接触过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是否有损伤?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病?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是否可能是恶性肿瘤?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既有疾病或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对病情有影响?
居家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淋巴结炎治疗的具体方案,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在淋巴结的扩散程度,以及患者的原发病情况。淋巴结炎患者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炎症通常能够得到控制。淋巴结炎得到控制后,淋巴结肿胀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消退。
如何治疗淋巴结炎?
部分淋巴结炎患者无需治疗,密切监测病情即可:
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已经控制病情,则无需治疗。
某些儿童的免疫系统较为活跃,可能经常发生淋巴结炎症和肿大。
对于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非常规治疗方案。
消炎止痛药:例如布洛芬。
抗生素:杀灭病原菌。
冰敷或热敷:在淋巴结炎部位用毛巾冰敷或热敷,可减轻炎症和疼痛。
脓肿引流:
若感染未经及时控制,可导致淋巴结脓肿;
外科医生通过局部切开引流,能快速消除淋巴结肿胀症状。
若是肿瘤导致的淋巴结炎:
开展针对性的化疗或放疗,必要时进行外科切除。
日常注意
抗生素治疗有效的前提下,患者应按照治疗方案完成整个疗程,确保彻底治愈,不能擅自中途停药。
使用消炎止痛药时不要擅自使用其他药物。
留心自身症状,若有异常及时复诊。
充分休息,热敷或冰敷患处都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预防
淋巴结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讲究卫生、及时处理伤口、控制感染。
健康饮食,积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讲究卫生,降低病原体感染风险。
皮肤不慎发生创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
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感染都应该及早治疗,防止病原体散播,避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