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疝
概述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当身体的某个部分(常见的有肠道、大网膜 )挤压一个薄弱或有缺损的地方时,就容易通过这个地方进入人体的其他部位,而产生疝气。这种情况类似于内胎从破轮胎的洞里鼓出来。
症状:不同种类的疝气症状表现不同。通常情况下,疝气出现疼痛,患者可能会发现身体某个地方出现隆起或肿块,按压能够回复。肿块可能会逐渐变大,周围产生疼痛,尤其是用力举起重物时。
病因:不同种类的疝气病因也不同。当身体的某个部分(常见的有肠道、大网膜)挤压一个薄弱或有缺损的地方时,就容易通过这个地方进入人体的其他部位,而产生疝气。
诊断:医生主要通过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如果疝气很小,没有明显症状和健康隐患,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需要治疗,主要选择手术。
日常: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伤口感染等问题。通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预防:先天性缺陷导致的疝气不可预防。可以通过减轻腹部肌肉和组织的压力,以预防后天因素导致的疝气和术后复发。
症状
疝气会引起哪些症状?
疝气的症状可能包括:
身体某个地方出现隆起或肿块,尤其在大笑、咳嗽或紧张时较为明显;
肿块能够按压回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隆起或肿块会逐渐变大;
肿块周围会感到疼痛、有压迫感;
当用力举起某物时,会感到疼痛;
常见的疝气有哪些?
腹股沟疝
这是最常见的疝气,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域的腹壁缺损,向体表突起。多发于男性,女性在怀孕期间有时也会发生。
股疝
类似于腹股沟疝,但出现在腹股沟的不同部位,比较少见,更多见于女性。一般情况下,患者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当出现肠梗阻时,肿块会变硬或者变软,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部疼痛、恶心或呕吐的症状。
腹疝
当一些组织或肠管穿过腹部肌肉时,会在肚脐和胸部之间出现隆起或肿块。多见于严重超重、长期咳嗽、经常举起重物、排便时过于用力、经常呕吐等患者。
切口疝
对于做过腹部手术的人来说,切口疝是相当常见的。当组织在完全愈合前受到挤压时,或在伤口痊愈前受到了感染,就容易出现切口疝。
食管裂孔疝
这种疝气会使胃的一部分穿过胸腹腔之间的分隔,即隔膜的裂孔进入胸腔。多见于 50 岁及以上的人群和孕妇[1]。患者通常不会看到肿块,但可能会有以下症状:胃灼热、胸痛、嘴里有酸味等。
小儿疝
腹股沟疝:在早产儿和睾丸未进入阴囊的男孩中最常见。
脐疝:发生在肚脐周围的疝气,看起来像一个凸出的肚脐,通常不会有疼痛感。
在儿童 2 岁时,疝气有可能会逐渐消失[1]。
病因
不同种类的疝气病因也不同。当身体的某个部分(常见的有肠道、大网膜)挤压一个薄弱或有缺损的地方时,就容易通过这个地方进入人体的其他部位,而产生疝气。
疝气的病因有哪些?
疝气的病因可能包括[1]:
裂孔疝
裂孔疝的病因并不明确,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隔膜随着年龄发生了变化;
相关区域受到损伤,如存在外伤或接受某些手术后;
出生时隔膜就有异常大的空隙;
对周围肌肉有持续的、剧大的压力,如咳嗽、呕吐、用力排便、运动过猛或举起重物;
小儿脐疝
在怀孕期间,脐带通过婴儿腹肌的一个小开口与胎盘相连。这个开口通常在出生就会关闭。如果没有关闭,可能会在出生时或以后的生活中出现脐疝。
成人脐疝
在成人中,过大、持久的腹部压力会导致脐疝。增加腹部压力的原因包括:
肥胖;
多胎妊娠;
腹腔积液、腹水;
上腹部手术;
长期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的病因并不很明确,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腹部压力增加;
腹壁上原本就存在薄弱的地方;
排便或排尿时用力过猛;
剧烈的活动;
怀孕;
慢性咳嗽或经常打喷嚏。
哪些人容易得疝气?
怀孕的妇女:怀孕会给腹部带来压力,削弱腹部肌肉的力量,容易发生食管裂孔疝和腹股沟疝等。
老年人:老年人腹股沟疝气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研究表明,60 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在 40%,而 70 岁老年人发病率在 50% 左右[2]。
就医
何时应该就医?
疝气虽然一开始可能只表现为无疼痛感的肿块,但肿块可能会变大,并逐渐出现一些症状,有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患者发现疝气,比如无法解释的肿块或隆起,最好还是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疝气?
医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通过体检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疝气。例如,让患者站起来咳嗽,这样可以让隆起或肿块看得更清楚。
影像学检查:主要采用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里感到疼痛吗?
有这种感觉多久了?
最近有动过手术或者哪里受伤了吗?
从事体力工作吗?
患者可能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我会得疝气?
应该怎样治疗疝气呢?
疝气治疗后会复发吗?
疝气会危及生命吗?
治疗
疝气不一定都需要治疗,例如,小儿脐疝可能会自行痊愈,所以医生会建议等到孩子 5 岁左右再进行治疗[1]。而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对于存在手术风险的患者来说,医生可能会建议:只要疝气很小,而且不会有明显健康隐患,就只需要密切关注,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
如何治疗疝气?
如果需要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疝气。医生会在腹部缺损或者薄弱之处,植入一个比缺损更大的网状物来进行填补修复。
日常注意
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伤口感染等问题。通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疝气患者应该怎样进行护理?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护理[3]:
心理护理:多与医护人员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疝气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优点等,缓解患者及家属因对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而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术后护理:在手术治疗后,家属可以用温水擦洗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并做好保暖工作。关注手术创口的恢复情况,确保创口清洁、干燥,合理接尿,预防创口感染。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或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预防
一般情况下,先天性缺陷导致的疝气无法预防。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以预防后天因素导致的疝气和术后复发[4]。
保持健康的体重: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锻炼和饮食计划,以免超重。
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物,可以帮助防止便秘。
注意用力姿势:如果必须抬起重物,一定要屈膝蹲下抬起,少弯腰,以免增加腹部压力。
戒烟:吸烟常常引起慢性咳嗽,会导致或加重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