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腺癌是什么?十二指肠腺癌怎么办?十二指肠腺癌症状有哪些?

积乳囊肿亦称乳汁潴留囊肿或乳汁郁积症,是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的良性疾病。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叶或导管因故发生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潴留于导管内,使之扩张形成囊肿,表现为乳房内肿块,常被误认为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偶尔也可被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

概述

十二指肠腺癌注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肿瘤,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率极低,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0.3%~0.5%;而其主要的病理学类型为腺癌,约占十二指肠癌的 66.6%~88.2%。好发于 50~70 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石胆酸等二级胆酸有关,对肿瘤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本病根据大体形态可分为息肉型、溃疡型、环状溃疡型、弥漫浸润型。

上腹痛是十二指肠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巩膜黄染,浓茶样尿,陶土样便)、乏力、贫血(头晕、乏力、困倦)、消化道出血(呕血、柏油样变等)、梗阻(腹痛、腹胀、呕吐等)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本病首选手术治疗,也可选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本病晚期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肿瘤细胞远处转移等危害。

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手段。早期发现、监测和干预治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症状

上腹痛是十二指肠腺癌注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恶心、呕吐、黄疸、乏力、贫血、消化道出血、梗阻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十二指肠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无症状: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

上腹痛:上腹痛是十二指肠腺癌最常见的症状。

恶心、呕吐、厌食:肿瘤逐渐增大堵塞肠腔,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

贫血、出血:主要表现为慢性失血。如大便隐血、黑便,大量失血可出现呕血。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

体重减轻:进行性体重下降常预示治疗效果不佳。

腹部包块:肿瘤增长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时,部分患者可摸到右上腹包块。

十二指肠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十二指肠腺癌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以下危害。

常见并发症包括:

消化道大出血

肿瘤远处转移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石胆酸等二级胆酸有关,其对肿瘤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十二指肠腺癌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可能与石胆酸等二级胆酸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十二指肠腺癌?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且并没有完全明确,以下人群容易发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肠腺癌:

多精细面食、缺乏粗纤维食物、糖和红肉的摄入过多而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过少。

吸烟人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肠腺癌: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综合征)患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多发性软组织瘤(Gardner 综合征)患者。

无家族史的十二指肠多发息肉患者。

良性上皮肿瘤患者。

十二指肠溃疡或憩室恶变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上腹痛、腹部包块;

恶心注、呕吐、厌食;

黄疸、体重减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十二指肠腺癌?

当医生怀疑是十二指肠腺癌时,将通常进行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等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气钡双重造影: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十二指肠的管壁、黏膜受侵犯情况及肿块大小。

十二指肠纤维内镜:通过此项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病变的部位、形态和病变的范围,并直接取材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B 超:通过此项检查,可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肝脏和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

CT 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进一步了解肿块的密度、侵犯范围、与周围脏器的解剖位置关系以及肝脏、淋巴结转移情况。

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通过此项检查,可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最终确诊,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大便潜血试验:以溃疡病变为主时,大便潜血可为阳性。

肿瘤黏蛋白检测:通过此项检查,可提示肿瘤组织来源。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症状多久了?

具体有哪些症状?

最近症状有什么变化?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曾接受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有后遗症和并发症吗?

治疗费用如何?保险报销吗?

治疗

首选手术治疗,也可选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但尚无指南对该病治疗提出统一的标准方案。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用于晚期患者,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注和细胞毒作用。常见药物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手术治疗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可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和生长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水平部、升部早期癌。

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位于乳头部的高龄病人,和全身情况欠佳不宜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者。

胃大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病灶靠近幽门(胃的出口)的十二指肠球部的早期癌。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作为各个时期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调整和改善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注意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治疗。

内镜治疗:用于因身体条件或肿瘤部位等原因不宜手术的患者,可通过内镜置入十二指肠支架等方式予以缓解。

放疗:作为辅助治疗,适用于肿瘤切除后可能有残留病灶者。术前放疗可使巨大瘤体缩小而提高手术切除率。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消化道大出血、肿瘤细胞远处转移,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5 年生存率约为 30%,行根治术术后 1、3、5 年生存期分别为 100.0%、73.3%、31.6%。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等。

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注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异常,应及时告知,遵医嘱服用药物。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淤点、淤斑和牙龈出血, 以及黑便、血尿的情况,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乏力、咳嗽、畏寒多提示血象低并发感染,若出现以上症状,给予物理降温和抗感染治疗,避免服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引起出血。

定期复查:术后第一年每半年 1 次,以后每年 1 次随访到 3~4 年。主要复查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 6~10 天,在患者肠通气后,可进清淡流质饮食(如小米粥等),给予中等量的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进食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现象。

非手术患者,饮食中要减少高脂肪饮食,少吃肉和肉制品、糕点等。

运动:定时协助扣背,鼓励患者深呼吸,行有效咳嗽、咳痰。

手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卧床休息约 1~3 天。随后可以下床在小范围内走动,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在短期内注意不要大幅度蹲下、跳跃,更应避免剧烈运动。

非手术患者,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慢走、慢跑为宜,每天运动 30 小时,每周运动 3 次。

其他:保持卫生习惯、戒烟、限酒等。

预防

本病暂无权威证据支持的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减少糖和红肉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

戒烟。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定期复查胃镜,及早发现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治疗胃溃疡,防止溃疡恶变。

上皮良性肿瘤及时切除,防止肿瘤恶变。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健胃消食片(哈华瑞)的功效与作用-健胃消食片(哈华瑞)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