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胰腺结石病
概述
胰石病是一种在胰腺导管内形成结石的疾病。
胰石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目前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胰石病目前病因不明,酗酒可能是最大的诱因,同时还可能与遗传、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及胰腺炎有关。
本病可分胰导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两种。
腹痛、腹泻、黄疸、面黄肌瘦等症状是胰石病最常见的症状。
胰石病一般症状轻时,经医生检查如无需治疗,建议随访观察。如结石较大或较多,可采用药物溶解、利用器械碎石、内镜溶石或手术取出。
胰石病可导致患者反复腹痛,随着病情加深,可因胰腺功能障碍导致糖尿病和胰腺癌,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症状
腹痛、腹泻、黄疸、面黄肌瘦等症状是胰石病最常见的症状。
胰石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患者患胰石病时,结石堵塞胰管导致腹部疼痛。
腹泻:患者胰导管被结石阻塞导致胰液不能分泌至胃肠道,胃肠道的脂质导致患者腹泻。
黄疸:因患者患胰石病时,可能累及胆汁的分泌异常,可导致患者黄疸。
面黄肌瘦:患者可因经常性的脂性腹泻导致肠道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胰石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胰石病随着病情加深,可因胰腺功能障碍导致糖尿病和胰腺癌,可导致患者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糖尿病:因胰腺细胞坏死,可能导致部分胰岛 B 细胞死亡,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胰腺癌:因结石阻塞胰管,导致胰腺反复受到刺激、不断发炎然后纤维性愈合,最后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病因
胰石病因目前暂不明确,但是可能与酗酒、胰腺炎、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
胰石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酗酒:患者酗酒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胰液破坏了胰腺导管细胞引起细胞特定的内容物如胰石蛋白释放并沉积在胰管内,引起结石产生。
胰腺炎: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胰腺导管纤维化,可能导致胰石病发生。
寄生虫感染:当寄生虫感染患者时,寄生虫可寄居在胰管导致胰腺堵塞,胰液消化胰管导致结石形成。
哪些人容易患胰石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胰石病:
遗传病:该病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自胰石病:
炎症:如胰腺炎患者等。
酗酒:经常酗酒的人群。
就医
当患者出现腹痛、黄疸、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
腹泻;
黄疸;
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胰石病?
当医生怀疑是胰石病时,将通常采取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B 超、CT 检查、造影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可观察患者是否消瘦、是否有黄疸。
血常规:医生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指标异常,以判断是否有炎症。
血液生化:医生可抽取患者血液做生化检查,可发现某些因胰腺异常而出现的指标异常,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时的特殊指征。
B 超:医生可通过 B 超检查观察患者胰腺是否有异常的回声。
CT 检查:医生可通过 CT 检查观察患者胰腺是否有结石等。
造影检查:医生可向患者胰腺导管注射造影剂,通过拍片观察患者胰腺导管是否有堵塞。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腹痛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大概指明疼痛的位置?
有没有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最近有没有外出就餐?
排便是什么样的性状?
感觉最近食欲如何?体重减轻了大概多少?
平常有没有酗酒的习惯?喝酒的频率是多少?每次大概喝多少?
有没有诊断出糖尿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吃了很多体重却减轻了。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这个病能不能治好?会不会住院治疗?
这个病还会不会复发?
我得的糖尿病会不会在这个病治好也会恢复正常?
治疗
胰石病一般症状轻时,经医生检查如无需治疗,建议随访观察。如结石较大或较多,可采用药物溶解、利用器械碎石或手术取出。患者经治疗后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枸橼酸:枸橼酸有溶解胰腺结石的作用,口服枸橼酸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结石的形成。
甲磺丁脲:甲磺丁脲是一种磺脲类降糖药,患者在治疗胰腺结石的过程中还需纠治血液中血糖过高的情况,防止产生糖尿病的症状。
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医生可通过内镜指引向患者胰管中导入一根导管,通过导管输送溶石剂来溶解结石。
超声波碎石:医生可采用向胰腺导管发射超声波,用超声波震碎结石然后结石随着胰管排出。
外科手术取石:如患者结石过大且内镜治疗无效,此时医生可采用外科手术切开胰腺取出结石,手术方式选择视结石位置而定。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胰石病导致患者反复腹痛,随着病情加深可导致糖尿病和胰腺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一般预后良好,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不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内镜治疗术后患者无明确注意事项。外科手术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爽,防止细菌感染,若有渗液或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其他异常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
复查:患者应每 3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 B 超等。
饮食:内镜术后患者可正常饮食,但是以低脂饮食为主。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应禁食,以静脉滴注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每日所需,视患者恢复情况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可正常饮食。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高蛋白低脂饮食,如牛肉、豆制品、鸡胸肉等。限制动物内脏、辛辣、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内镜术后患者第 1 天应卧床休息,如无不适,可下床走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在家属或护士的协助下改变睡姿,可在床上进行一定的上肢活动,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2 周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视患者恢复情况,如正常走动无不适可在病房散步。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应适度锻炼,每周可安排 2 次以上的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乒乓球等运动,每次运动尽量大于 30 分钟,运动后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戒酒:吸烟饮酒均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且饮酒促进胰液分泌,是导致该病的最主要原因,应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饮酒、不酗酒,日常以低脂清淡的饮食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少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不去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吃饭,饭前便后洗手,肉类、海鲜应烹饪熟透再吃,以免感染寄生虫。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胰石病可能跟遗传有关,但是目前无相关的预防方法,患者需定时体检,B 超监测胰腺导管结石形成情况。饮食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做饭尽量少用动物油,禁止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