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念珠菌病是什么?肺念珠菌病怎么办?肺念珠菌病症状有哪些?

糖原贮积病Ⅴ型又称McArdle肌病,由肌肉磷酸化酶缺乏所引起。主要临床特征为肌肉剧烈收缩后出现疼痛、痉挛和无力。

别称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

概述

肺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真菌病。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亦可定植于人的皮肤、口腔、胃肠道和阴道等处。念珠菌感染不分地区和种族,任何年龄组包括胎儿均可被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宿主增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开展,近年来,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结为宿主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其中宿主因素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医源性因素主要包括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长期入住 ICU(重症监护室)、各种导管留置等。

肺念珠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抗菌治疗无效或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热,可伴有鹅口疮、皮疹、肌肉酸痛。肺部症状轻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白黏痰等,重者可表现为重症肺炎,肺脓肿,呼吸衰竭等。

肺念珠菌病确诊较为困难,临床症状、体征及大部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学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于确诊肺念珠菌病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抗真菌治疗。

如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进展为重症肺炎;或继发念珠菌血症,造成其它器官感染;如果错失治疗机会,病死率可增加。

症状

肺念珠菌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肺念珠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念珠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支气管炎型:症状较轻,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或脓性痰。

肺炎型:取决于发病过程(原发性或继发性)、宿主免疫状态和肺炎的范围等,多呈急性肺炎或伴脓毒症表现,如咳嗽、痰少而黏稠或呈黏液胶质样或痰中带血,不易咳出,伴呼吸困难、胸痛等呼吸道症状。

过敏性肺念珠菌病:类似哮喘的表现,出现频发胸闷、喘息、咳嗽等。

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心动过速,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和呼吸衰竭。

肺念珠菌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肺念珠菌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可继发念珠菌血症,导致其它器官感染。

常见并发症包括:

心内膜炎、心包炎。

泌尿道生殖道念珠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眼内炎。

口咽部念珠菌感染。

病因

目前至少有 15 种不同的念珠菌属可引起人类致病,但大于 90% 的侵袭性疾病是由 5 种最常见的念珠菌引起,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2]。

哪些人容易患肺念珠菌病?

宿主因素:高龄、以往念珠菌定植(超过 1 个部位),烧伤或严重创伤,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重症胰腺炎、营养不良、中性粒细胞缺乏等人群。

医源性因素:长期入住 ICU、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导管等各种留置管的应用、机械通气(超过 48 小时)、假体植入以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人群。

就医

肺念珠菌病往往发生在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当中,院内感染多于社区感染,如出现迁延不愈的呼吸道或全身症状,并存在上述危险因素,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肺念珠菌病?

肺念珠菌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情况综合判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肺念珠菌病的金标准。

相关检查如下:

胸部 X 线或胸部 CT:肺念珠菌病影像学同样缺乏特异性,支气管炎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而模糊,可以伴肺门淋巴结增大;肺炎型可见两肺中及下部斑点状、不规则片状、融合而广泛的实变阴影,肺尖部病变少见,偶尔有空洞或胸腔积液,可以伴肺门淋巴结增大。继发性念珠菌肺炎胸部 X 线检查可以阴性,特别是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少数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肺间质病变,亦可呈粟粒状阴影或趋于融合。CT 检查可以提高敏感性,但同样缺乏特异性。

病原学检查:多次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体液真菌培养。上气道念珠菌定植常见,气道分泌物包括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念珠菌培养阳性,不能作为感染的诊断标准。

血清 G 实验:阳性有一定提示意义,但不能区分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

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肺念珠菌病的金标准。可通过经肺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黏膜活检和肺活检等方法,直接取得支气管肺组织标本做病理学检查和特殊染色,以明确是否为肺念珠菌病。

确诊肺念珠菌病应必须具备以下三项之一:

肺组织病理检查,病变组织内可见念珠菌孢子和菌丝,可见菌丝侵入组织深层及血管。病变周围有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血念珠菌培养阳性,同时出现新的肺部炎症表现,临床上不能用细菌性肺炎等其他感染解释,痰或支气管分泌物多次连续培养出与血培养相同种属的念珠菌。

经支气管镜黏膜活检,可见组织内有念珠菌孢子和菌丝,周围有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诊断:至少符合 1 项上述宿主因素,同时有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经积极的正规抗菌治疗无效。血清 G 试验连续 2 次阳性。痰或气道分泌物培养出同一种念珠菌 3 次以上。

疑诊:至少符合 1 项上述宿主因素,同时有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出现新的肺部浸润影,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程度如何?发病多久了?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曾有过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近期疾病出现何种变化?

体重有无变化?

是否存在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病史?

近期服用何种药物?有无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近期有无 ICU 住院史?接受哪些操作及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感染念珠菌?

治疗周期为多久?

药物副作用是什么?

是否会有后遗症?

治疗

一经确诊,应及时抗真菌治疗。

药物治疗

支气管念珠菌病:常用氟康唑,症状改善后也可改为伊曲康唑。

原发性念珠菌肺炎:病情稳定者可给予氟康唑。病情不稳定者给予氟康唑联合 5-氟胞嘧啶,亦可使用伊曲康唑。

氟康唑耐药的肺念珠菌病(常由非白色念珠感染引起):常用两性霉素 B、伏立康唑、棘白菌素类。

念珠菌球或局限性肺部病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但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过敏型给予对症治疗,可试用激素,抗真菌药物治疗价值尚不明确。

抗真菌治疗药物的选择与疗程:应根据真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肝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仔细选择。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用药。疗程取决于真菌种类、感染部位、宿主危险因素有无消除以及治疗反应等。真菌性肺炎的抗真菌治疗至少应持续至肺炎基本吸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肺念珠菌病为肺部真菌感染的一种,及时抗真菌治疗可治愈。

日常注意

肺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这类患者日常注意应注意避免感染。出现迁延不愈的呼吸道或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注意避免感染。

具体预防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减少接触发霉潮湿物品。

高危人群可定期门诊随诊。

对于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入住 ICU 患者、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以及干细胞移植患者,推荐抗真菌预防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乳核内消片(永寿)的功效与作用-乳核内消片(永寿)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补肾强身片的功效与作用-补肾强身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