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钩虫感染,黄胖病
概述
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由钩口目线虫感染导致的肠道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严重的感染大多数发生在儿童,而钩虫病不同,严重感染多发生于成人。如果儿童得了钩虫病,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1]。
钩虫病在 2015 年造成了世界范围内 428 万人感染,儿童和成人均可患病。患钩虫病基本无致命风险。钩虫病是一种以土壤为媒介传播的肠道寄生虫病,是一种较易被忽视的土源性传染病。
钩虫的卵随人类粪便排出,卵孵化为幼虫后再刺破人的皮肤,通过在人体血液中游走,到达肺部,上行至气管,最终被人吞咽至消化道。
感染钩虫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贫血。感染初期皮肤可能会感到瘙痒,并且会在感染部位产生皮疹。如果感染的钩虫较少,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如果感染的钩虫较多,会感到腹部疼痛,伴随腹泻、体重降低以及浑身无力等症状。
症状
钩虫病可引起哪些症状?
感染钩虫病没有特殊的症状,但是感染钩虫的人时常伴有肠炎和缺铁性贫血,以及蛋白质缺乏症[1][2][3]。
呼吸系统
当发生严重感染时,可能会出现胸部疼痛、哮喘、发热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钩虫经血液运输到达肺部,并且尝试刺破肺泡,沿气管向上行进,所以会产生呼吸系统的症状。
消化系统
感染初期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秘和腹泻、食欲反复无常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随时间有所改善,但也有患者会持续出现这些症状。
皮肤
钩虫幼虫侵染皮肤(常见于美洲)可以导致一种皮肤病,被称为“皮肤型爬行疹”,也叫做匐行疹。这种钩虫的最终宿主并非人类,幼虫只能穿透人类皮肤的前 5 层,无法深入,这会导致患处(通常为脚和小腿)强烈的瘙痒感,因此也被称作“地痒疹”。随着钩虫幼虫的前行,其身后的皮损会变干变硬。皮损部位通常奇痒无比。
慢性症状
最主要的慢性症状为肠道失血、缺铁性贫血以及蛋白质缺乏症。慢性感染的患者大多会出现额面水肿和外周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由缺铁性贫血造成的异食癖[2]。如果出现了贫血或者蛋白质缺乏症,就说明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会体态消瘦、心力衰竭、发生腹水而导致腹部膨大。
儿童发育受阻
儿童感染钩虫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认知障碍[3]。
母婴相关症状
如果怀孕的女性感染了钩虫,那么在她生产之后,在激素水平急剧变化的影响下,钩虫的幼虫可以重新回到血液循环系统,随后这些幼虫会进入乳腺,所以新生儿会通过吸允乳汁感染大剂量的钩虫幼虫。这往往会对婴儿(一月龄左右)造成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钩虫的母婴传播常见于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北部。
病因
钩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卵孵化为幼虫后再刺破人的皮肤,通过在人体血液中游走,到达肺部,上行至气管,最终被人吞咽至消化道。
也可能是钩虫的卵随人类粪便排出,卵可以直接通过污染了粪便的食物直接从消化道传播。
钩虫幼虫在肠道中发育成熟,成虫用口囊将身体吸附在小肠内壁上,摄取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以及血液。在取食过程中钩虫成虫会分泌抗凝血物质,并不断变换吸附部位,这导致肠粘膜的持续性出血,从而引起慢性失血和蛋白质缺乏症。
钩虫在体内能存活多久?
美洲板口钩虫一旦进入宿主肠道,将会导致长期的感染,通常持续 1~5 年。钩虫成虫的寿命大约为 1~2 年,也有报道称成年钩虫可存活 15 年之久。
相比之下,十二指肠钩虫的寿命较短,平均寿命仅为半年。但是幼虫可以从其他身体组织陆续迁移至肠道,替代年老的成虫,也会造成长达数年的持续感染。
宠物也会得钩虫病么?
除人类外,鸟、狗和猫等宠物也可以被钩虫感染。
猫可感染猫钩虫;
狗可感染犬钩虫(A. caninum);
猫狗均可感染巴西钩虫和狭头钩虫。
就医
何时就诊?
如果发生了钩虫病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及早前往医院确诊病情。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医生如何诊断钩虫病[1]?
诊断钩虫病的一般手段是用显微镜观察粪便中是否有钩虫。钩虫的卵为椭圆形,长约 60 微米,无色透明,具有一层薄薄的透明卵壳膜,但显微镜检查的方法无法诊断早期感染。
由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板口钩虫的卵在形态上无法区分,所以鉴定患者由何种钩虫感染需要在实验室培养卵,直至其孵化成幼虫。
除非使用内窥镜或进行手术,临床上很难通过粪便检查发现钩虫成虫。但是如果一旦发现了成虫,将有助于诊断患者所感染的钩虫种类;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诊断钩虫的早期感染,钩虫病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含量会增高;
慢性感染造成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会降低;
通过 X 线胸片检查,可以根据肺部纹理是否增多、肺间质结构等特征推断是否肺部受到钩虫感染;
通过检查或询问皮肤是否有匐形疹帮助诊断;
近年来,已经可以利用 DNA 检测诊断钩虫病,患者只需提供符合条件的粪便即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日常活动区域是否是钩虫病流行区?
是否跟钩虫病病人接触过?
近期是否有皮肤异常瘙痒,并且有弯曲的红疹出现?
是否有贫血症状?
是否有任何形式的营养不良症状?近期体重变化如何?
近期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如胃肠功能紊乱、腹部疼痛等?
是否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哮喘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感染钩虫有多严重?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该病会不会自愈?
如何防止复发?
是否对怀孕和哺乳有影响?
治疗
通常情况下,钩虫病患者需服用驱虫药物治疗,而后服用补铁药物。对于贫血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先补血至正常水平[1][4][5]。钩虫病复发率极高,有研究表明其 3 年复发率高达 80%。因此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钩虫完全清除。
此病药物抵抗性也较高。因此对于钩虫病高发区的患者,如果症状较轻,医生可能会建议不做任何药物治疗,通过服用补铁药物或者改善饮食,补充蛋白质可以加快自愈[5]。
钩虫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服用苯并咪唑(BZA)类药物,尤其是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
如果患者伴有贫血,则还应该同时服用硫酸亚铁,直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
贫血严重的患者或孕妇,还需接受输血治疗;
贫血改善后,由于血红细胞含量的上升,可能会动用过多患者体内原有的维生素 B,因此有必要按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 B12;
如果感染尚未深入,钩虫只是侵染了皮肤,则冷冻疗法可以杀死皮肤中的钩虫。
日常注意
钩虫病患者应遵医嘱治疗[6]。
补铁:钩虫病导致贫血的患者,应遵医嘱每天服用补铁药物,通常停驱虫药后仍需每天按时服用补铁药物,持续 6 个月。
避免感染:服用驱虫药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的暂时性降低,从而增加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因此要尽量避免去人员嘈杂的地区,防止感染疾病。
防止复发:钩虫病复发率极高,为防止复发应该做到如下几步:
饭前便后勤洗手,洗指甲;
洗净瓜果蔬菜,尽量烹饪做熟之后食用;
治疗后勤打扫房间尘土,防止钩虫残留;
彻底清洁床上用品及睡衣等衣物;
尽量穿着紧身的内裤,每日更换清洗;
不赤脚走路;
不随地大小便能保持厕所坐便器清洁。
预防
钩虫幼虫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尤其是沙土和肥沃的土地,不能在粘土和淤泥中生存。预防钩虫病的主要手段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1]:
不要随地大便;
不要使用未处理的人类排泄物或下水道污水作为农作物肥料;
不要在钩虫病高发区域赤脚走路;
定期为猫狗等宠物除虫(可局部使用药物:莫昔克丁Moxidectin),因为某些感染宠物的钩虫也会偶尔感染人类,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者匐行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