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蛔虫进入 Vater 壶腹(即乏特氏壶腹)或主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过高,致使胰管及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到间质中,引起一系列胰腺的化学性炎症。疾病类型以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多见,部分患者可进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常见于儿童,全世界约有 12 亿人感染蛔虫。
最主要的病因是蛔虫进入 Vater 壶腹或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个人卫生差、生活环境差、公共卫生差的地区或农村、儿童等是其危险因素。
本病可分为急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症状以腹痛最常见,也可表现恶心呕吐、腹胀、发热、低血压、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脏或肾脏功能衰竭。
可采取药物治疗,内镜下取虫,药物和内镜治疗失败及伴发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
本病可引起腹痛、发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心脏或肾脏功能衰竭。
若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预后危重。主要预防措施是实行粪便无害化,并养成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的好习惯。加强对易感人群的普查,特别在农村,如果发现人群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率超过 60% 时给予驱虫治疗,可以降低蛔虫型胰腺炎的发生。
症状
患者的疾病表现与病因、病理类型和是否及时诊断治疗有关,极少数患者可发生猝死。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常见症状包括:
腹痛:最常见的症状。上腹部疼痛多见,多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疼痛表现为钻心样或绞痛,持续多小时甚至数天无改变,呕吐后疼痛不缓解,疼痛不随体位改变而缓解,咳嗽、深呼吸使腹痛加重。
恶心呕吐和腹胀:腹胀较多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与胆汁,有时可呕吐蛔虫成虫体。
发热:多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38℃ 以上),一般持续 3~5 天。
低血压或休克:主要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昏迷、血压测不出。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因频繁呕吐导致,可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重症患者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伴不同程度脱水,伴血钾、血钙、血镁降低。可表现为皮肤湿冷、口干、乏力、麻木感、抽搐等,主要通过抽血检查电解质来确诊。
其他症状:急重症患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心功能衰竭表现为水肿、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胰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异常和混乱,定向力缺乏,伴有幻想、幻觉和躁狂状态。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胰腺脓肿或胰腺囊肿。
败血症。
二重感染。
消化道出血。
心脏或肾脏功能衰竭。
慢性胰腺炎。
糖尿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呼吸衰竭。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精神障碍。
病因
蛔虫感染是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
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蛔虫感染:蛔虫感染是蛔虫性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由于蛔虫进入 Vater 壶腹或主胰管造成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过高,致使胰管及腺泡破裂,胰液外溢到间质中,引起一系列胰腺的化学性炎症。
哪些人容易患蛔虫性急性胰腺炎
个人卫生差、生活环境差。
公共卫生差的地区。
农村地区。
儿童。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
恶心
呕吐
发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休克
低血压
呼吸困难
精神障碍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蛔虫性急性胰腺炎?
当医生怀疑为蛔虫性急性胰腺炎时,一般会根据患者典型的疾病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以明确是否有感染,如果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提示有炎症感染。
淀粉酶测定: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淀粉酶的数值,淀粉酶升高可以辅助诊断急性胰腺炎,但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疾病,如急性胃肠穿孔、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等。
淀粉酶、内生肌酐清除率比值:用于辅助诊断胰腺炎,比值增高提示急性胰腺炎。
血清脂肪酶:用于辅助诊断胰腺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血清中脂肪酶的数值,因该指标升高时间晚,持续时间长,多用于就诊较晚的患者诊断时进行测定,该指标增高提示急性胰腺炎。
血清正铁血白蛋白: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血中各类蛋白指标,血清正铁血白蛋白可用于诊断胰腺炎,阳性提示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生化检查:主要用于检测电解质和血糖情况。如果血糖持续升高超过 10 毫摩尔/升,提示胰腺坏死严重,预后差;血钙低于 1.75 毫摩尔/升,并合并手足抽搐,则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若患者氧分压低于 60 毫米汞柱,要警惕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穿孔等,可发现肠麻痹或诊断麻痹性肠梗阻。
腹部 B 超:发现并诊断胰腺肿大、胰腺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
CT:该项检查不受肠腔内气体的影响,可清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器官的病变,因此可分辨水肿型和坏死型胰腺炎及其严重程度。
内镜检查: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可发现蛔虫体堵塞胰胆管明确诊断蛔虫性急性胰腺炎;可在内镜下取出蛔虫体,解除梗阻,控制病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接触过疫水?
是否去过卫生条件较差的外地?
有没有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从事什么工作?工作环境如何?
有没有饮用污染水和吃不干净的食物?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治疗了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这个病会传染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能完全治好吗?
治疗
本病可采取药物治疗、内镜下取虫,药物和内镜治疗失败及伴发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患者水电平衡,对于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目的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阿托品:适用于无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可解除肠道痉挛,缓解疼痛。
哌替啶:用于重症患者解痉止痛。
生长抑素:如奥曲肽等,可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胰液分泌,减少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可减少胰腺的外分泌,减少胃酸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抗生素:如甲硝唑、头孢哌酮、氧氟沙星等,预防和控制并发感染。
中药治疗:中药对驱虫和症状有一些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主要是解除梗阻,控制病情进展,也起到明确诊断的作用。
如下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经积极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持续进展;
内镜取虫不成功;
蛔虫阻塞胰胆管需解除梗阻;
并发胰腺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时间长且有破裂和出血的危险或脓肿需引流时;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未明,不能排除其他需剖腹探查的急腹症。
其他治疗方法
内镜治疗:内镜取虫治疗已在国内外开展,但在合并结石、蛔虫移位胰管内和胰腺坏死时内镜取虫可能受限,可给予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甚至出现休克、心脏或肾脏功能衰竭,少数患者出现猝死。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治愈,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危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敷料有少量液体渗出是正常情况,若敷料被渗出的液体浸透或渗血不止,应及时告知医生,检查伤口情况,更换敷料;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心慌、口渴、乏力等症状,为正常不良反应,但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污染水。
其他:保持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
具体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和污染水。
保持环境卫生,积极接受卫生教育。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在高发区或农村,儿童和易感人群应定期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