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是什么?类鼻疽怎么办?类鼻疽症状有哪些?

Marie-Bamberger综合征又称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慢性肺性骨关节病、全身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继发性肺性骨关节病。该综合征首先由Bamberger(1889)报道,第二年Marie又将已经认为是肢端肥大症的患者,依其具有骨变形改变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而另命名为肺性增殖性骨关节病。1963年Berman对本综合征的定义,补充了3条必备的主要征象:杵状指,长管状骨骨端骨膜增殖,关节的肿胀、疼痛和压痛。

概述

什么是类鼻疽?类鼻疽,是指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患病情况如何?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大多发生在北纬 20 度至南纬 20 度之间的热带地区,我国类鼻疽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南部的边缘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本病病因明确,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受损的皮肤接触含有病原菌的水和土壤而感染。

类鼻疽有什么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结节、发热、全身不适、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

类鼻疽如何治疗?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目前面临的主要治疗难点有两点,一是该细菌对许多常规抗生素普遍耐药,二是该病早期症状不特异,容易误诊。

类鼻疽有什么危害?中重度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遗留后遗症。

本病的预防方法,主要通过防止污染类鼻疽杆菌的水和土壤经皮肤、黏膜感染。在可疑染菌的尘土条件下工作,应戴好防护口罩。患者及病畜的排泄物和脓性渗出物应彻底消毒。接触患者及病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接触后应作皮肤消毒。疫源地应进行终末消毒,并须采取杀虫和灭鼠措施。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 4~5 天,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症状表现多样化,与鼻疽极为相似。

类鼻疽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类鼻疽的常见症状包括:

寒战、高热。

肺脓肿: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群,最为常见的症状。

瘘管:通常由脓肿溃破后引起,导致体表有一个排脓的小口,与脓腔相同,可能有脓液流出,并且长时间不能长时间愈合。

其他:间歇性发热、咳嗽、咯血或脓痰较为常见。

类鼻疽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类鼻疽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结局主要为脏器的化脓性炎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肺脓肿

脓胸

肺部炎症

心包积液

骨髓炎

脾脓肿

肝脓肿

前列腺炎

皮下或软组织脓肿

病因

本病病原体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本病一般散发,无明显季节性。

类鼻疽的常见原因?

本病病因明确,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经破损的皮肤接触含菌的水和土壤,吸入病菌污染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导致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类鼻疽?

最近进入疫区的人。

长期在稻田工作的农民感染率较高。

脾切除患者。

身体存在接触外界的伤口者。

年龄:年龄越大者,患病机会越高。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儿童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结节;

发热;

全身不适;

咯血:痰中带有血丝。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寒战,咳嗽、咳痰(脓痰),胸痛等脓胸表现;

大咯血:一次咯血超过 100 毫升,或者 24 小时内咯血超过 600 毫升以上。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类鼻疽?

当医生怀疑是类鼻疽时,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接触感染史,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反应对本病有确诊意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可以通过血象的变化了解疾病所处的状态,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和感染的程度,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查之一。

胸部 X 线和胸部 CT:这两项检查有助于医生发现患者肺部的感染灶或者是脓肿灶,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还起到一定的鉴别诊断的作用。

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有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这些检查手段是该病的确诊方法,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明确病因。

病原学检查:可分离类鼻疽杆菌,悬滴试验可用于区分马鼻疽伯克菌。也是本病的确诊手段,通过这个方法医生可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作用是鉴别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马鼻疽伯克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近期是否去过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

用过哪些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这个病会给家人传染吗?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在药敏结果回馈之前应该经验性用药,药敏结果回馈后依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可以杀灭体内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杀灭细菌后可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还能缓解症状。

中药(如消毒饮):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但均为对症治疗,还需配合抗生素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中医中药对症状有一些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通过将脓肿切开、放置引流管等方式,将体内的脓疡引流至体外,可以减轻脓肿对脏器的局部压迫和侵蚀,部分缓解症状,并且可以减少脓肿带来的炎症反应,通过这个手术,原本发热的病人可能会退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脓肿切开引流术需要在抗生素的加持之下进行,如果没有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不宜进行。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中重度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不遗留后遗症。

日常注意

注意日常注意的饮食和活动,用药期间应注意不良反应,术后应防止感染及再出血的发生。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是否有异常味道,及时与医生沟通。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预防

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疫源地应进行终末消毒,并须采取杀虫和灭鼠措施。

防止污染类鼻疽杆菌的水和土壤经皮肤、黏膜感染。在可疑染菌的尘土条件下工作,应戴好防护口罩。

加强机体免疫力,注意对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治疗。

一旦发现类鼻疽的病人,要严格隔离,对可疑感染者进行医学观察 2 周。

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室的王怡恺硕士生参与撰写。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精制狗皮膏的功效与作用-精制狗皮膏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效与作用-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