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痘是什么?立克次体痘怎么办?立克次体痘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囊状腺样畸形是指肺局部发育不全,肺组织结构紊乱,终末细支气管过度生长,形成的多囊性不成熟的肺泡组织;是肺内囊肿和腺瘤样改变混合存在的一种畸形,曾被称为弥漫性错构瘤、腺样畸形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障碍伴有发绀等症状。1955年Graham和Singleton首次采取肺叶切除成功治疗囊腺样畸形。

别称

疹热,立克次氏体痘

概述

立克次体痘是由小蛛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病程自限性,也就是可不经治疗而自愈。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和全身性丘疹、水疱为特征。

该病较为罕见,缺乏流行病学数据,目前在美国、南非、韩国、俄罗斯部分地区有病例报道。

本病是由小蛛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革螨中的血红异皮螨是主要传播媒介,携带小蛛立克次体叮咬人致病。填没垃圾和在废弃建筑物中过夜可能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立克次体痘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和全身丘疹、水疱。

本病通过病原治疗可缩短病程,促进愈合;不治疗也可自行恢复。

良性自限性疾病,通常无不良危害或后遗症。

避免螨虫叮咬可预防疾病。

症状

发热、头痛和全身丘疹、水疱为立克次体痘最主要临床表现。

立克次体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立克次体痘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 38~40 摄氏度,持续一周,伴有畏寒、寒颤、头痛、肌肉疼痛、食欲缺乏;

焦痂:螨叮咬处缓慢肿胀,皮肤表面形成红色无痛性坚硬小丘疹,随后演变成疱疹,水疱破溃形成边缘隆起、外围红晕的溃疡,溃疡底部结痂,成为典型的焦痂;

皮疹:是本病相对典型的症状,初为斑丘疹,分布在胸、腹部,手掌和足底罕见;随后变为水疱,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脱落后不留瘢痕。

病因

立克次体痘由小蛛立克次体感染人体引起。

立克次体痘的常见原因有那些?

立克次体痘因携带小蛛立克次体的螨叮咬人体而感染致病。

哪些人容易患立克次体痘?

在废弃建筑物中过夜的流浪者。

填没垃圾的工人。

就医

哪些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伴有畏寒、寒颤、头痛、食欲缺乏。

倦怠、肌肉疼痛。

皮疹:斑丘疹、疱疹。

皮肤焦痂。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拨打 120:

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立克次体痘?

医生根据患者可能的接触史、症状特点和查体情况怀疑本病时,取痘疱浆液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可做出快速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查体:视诊可见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的皮疹,皮疹可为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患者在蜱叮咬的部位可见焦痂。

血常规检查:用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以及粗略判断可能是哪类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本病白细胞计数常常减少。

血清学检查:检查目的是寻找机体感染立克次体的依据。常做外斐试验,也就是变形杆菌 OX19 凝集实验;也可做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患者血清小蛛立克次体。

病原体检查:可直接明确病因。取痘疱浆液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可做出快速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去过什么地方?生活环境如何,是否有叮咬史?叮咬部位是否有皮肤病变。

有什么不舒服?怎么不舒服?

症状何时出现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皮疹最先出现在哪里?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会不会传染给周围的人,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疾病会持续多久?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能否彻底治愈?

有什么并发症?

治疗

本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也可自愈。四环素、多西环素可缩短热程并促进痊愈。

药物治疗

抗生素药物:选用针对立克次体敏感的抗生素以杀灭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以缩短病程,促进痊愈。首选多西环素,治疗简单,副作用少,若多西环素出现不良反应可选四环素。

非甾体抗炎药: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布洛芬。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降温:起到退热的作用,如置冰袋于腋窝处,或温水擦浴。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有效病原治疗,可自愈,通常无并发症,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

经过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程缩短,疾病恢复快,不留后遗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保持皮肤干洁,发现螨虫及时消灭。

患病期间适当休息,以自身能承受活动为准,高热出汗需积极补充水分,补水量根据尿量调整,以每天尿量在 1000~1500 毫升左右为限。

用药注意事项:本病用药时间短,通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新出皮疹等不良反应,若程度轻可耐受不需停药。

复查:恢复后 1 周复查血常规,以后无不适定期体检即可。

饮食: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注意饮食上营养、清淡、容易消化,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病情好转可逐渐恢复日常注意活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慢跑、羽毛球、健身操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预防

本病病因明确,预防螨虫叮咬,关键是防螨及灭螨。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因素:

避免进入螨虫寄生区,注意防螨、灭螨。户外活动比较多的人,尽量避免在草丛或者潮湿的地方活动,及时、定时清理居住环境中灰尘多的死角,保持空气干燥、通风。尽量减少灰尘。

流浪者避免在废弃建筑物中过夜,选择相对洁净区域。

针对不可变因素:

填没垃圾的工人注意避免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扎紧袖口、裤脚,戴手套、穿鞋袜,也可以预先在皮肤暴露处薄薄涂一层 5% 硫磺霜,工作完后要洗澡,更换下的衣服清洁后要太阳暴晒。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丙戊酸镁缓释片(神泰)的功效与作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神泰)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生乳灵的功效与作用-生乳灵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