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打摆子
概述
疟疾(malaria)是一种以寒战和高热为主要症状的严重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我国民间俗称“打摆子”。目前疟疾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到 2015 年底,全国除云南边境等少数地区仍有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外,其它地区已基本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的疟疾状态。2016 年我国疟疾报告发病 3189 例,死亡 16 人,报告发病率为 0.2326/10 万。但疟疾在非洲、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仍很常见。
疟疾的感染者大多是前往疟疾流行地区(非洲、南亚、中美洲和南美洲)旅行的人。而当地居住的成年人已有部分免疫力,几乎从未发生严重疟疾。
疟疾的典型特征是周期性发作的流感样症状(寒战、高热、肌肉酸痛、疲劳、干咳),但恶性疟通常没有周期性。已有部分免疫力的人群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恶性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感染导致的疟疾发病最凶险,可在感染几日内发生严重致命的并发症,而且部分地区的恶性疟原虫有耐药性。
大多数疟疾可通过药物治疗痊愈,严重者可能需要换血治疗。
防蚊虫叮咬、提前正确服用预防性药物是预防疟疾的主要措施。孕妇、小孩、老人、免疫力低下者发生严重疟疾的风险更高,应避免去这些地方旅游。
症状
大多数疟疾感染会引起流感样症状,如发冷、高热和肌肉酸痛。这些症状往往周而复始。一些类型的疟疾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比如造成心、肺、肾或大脑的损害。这些疟疾可能是致命的。
疟疾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疟疾症状在什么时候出现?
疟疾最初从流感样症状开始。早期阶段,恶性疟原虫感染症状与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的感染症状相似。如果已对疟疾有了部分免疫力,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较轻。 疟疾从最初感染到症状出现(潜伏期)的时间通常为:
恶性疟原虫为9~14天。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12~18天。
三日疟原虫为18~40天。
诺氏疟原虫为11~12天。
症状会在7天内出现。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有时可长达8~10个月。
如果正在服用预防感染的药物(化学预防),或是之前已经感染过、有一定的免疫力,那么潜伏期可能更长。
症状多样化
在发生疟疾的地区,多次感染的人也可能患有疟疾但症状轻微甚至没有。另外,疟疾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感染的疟原虫类型以及是否切除过脾脏。
疟疾的常见症状
在早期阶段,疟疾的症状和许多其他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症状相似。这些症状可能包括:
发热
发冷
头痛
多汗
疲劳
恶心和呕吐
这些症状可能会周期性地反复交替出现。不同类型疟原虫感染的发作周期也有所不同。
高烧和其他症状的发作周期可能为:
诺氏疟原虫感染:每24小时一个周期。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感染:每48小时一个周期。
三日疟原虫感染:每72小时一个周期。
而恶性疟原虫通常不会引起规律性、周期性的发烧。
疟疾症状的循环出现和疟原虫的生命周期有关,因为它们在人体的红细胞和肝细胞中不断发育、繁殖和释放。症状循环也是感染疟疾的主要信号之一。
疟疾的其他常见症状
疟疾的其他常见症状包括:
干咳(无痰)
肌肉和/或背部酸痛
脾脏肿大
在极少数情况下,疟疾会导致大脑或脊髓功能受损、癫痫发作或丧失意识。
恶性疟原虫感染通常更为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其他疾病也可能和疟疾感染的症状类似,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去看医生,让医生查明症状的原因。
疟疾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当被受感染的疟蚊叮咬后,蚊子体内的疟原虫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并感染肝细胞。这种寄生虫先是在肝细胞中繁殖,然后爆发,使成千上万新的寄生虫进入血液并感染红细胞。这些寄生虫在血细胞中再次繁殖,杀死血细胞,再转移到其他未受感染的血细胞中。
感染了恶性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的人,在早期阶段过后就可能迅速发生致命的并发症。如果感染者未得到治疗,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而感染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人,即使没有治疗,也可以在一周到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恢复。
对于孕妇和发育中的胎儿、无脾脏者和幼儿来说,疟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对孕妇或儿童而言,药物的选择十分有限。恶性疟原虫感染可导致孕妇及其胎儿死亡。因此,不建议孕妇去恶性疟原虫高发的地区旅行。
疟疾复发
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若治疗未完成,可能会在2年内不定期复发。
由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可能在3至4年内不定期复发,好在药物可以预防复发。
三日疟原虫可以在感染者的血液中留存30多年,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什么情况下要去看医生?
如果你曾在疟疾流行地区接触过蚊子,并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烧、发冷、头痛和恶心),请立即就医。
观察等待治疗
观察等待是一种以观望态度治疗疾病的方法,即:如果有所好转,就不需要治疗。如果情况恶化,就要和医生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对于常年生活在疟疾流行国家,并对疟疾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来说,轻微疟疾症状采用观察等待治疗是没问题的。类似流感的症状也可能是由许多其他疾病或健康问题引起的。
但对大多数游客来说,观察等待并不是合适的方法。如果对自己的症状有疑问,请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传染病科/感染科
内科
儿科
病因
疟疾是由感染了疟原虫(一种寄生虫)的蚊子叮咬造成的。在极少数情况下,人们也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血液患上疟疾。单和患有疟疾的病人近距离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哪些人感染疟疾的风险较高?
感染疟疾的危险因素(增加危险的因素)包括:
在疟疾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生活或旅行;
前往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并且:
在旅行之前、旅行期间和旅行后,未服用药物预防疟疾,或者没有正确服用药物。
在黄昏至拂晓期间(夜间)去到户外(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一时段正好是疟蚊最活跃的时候。
未采取防蚊虫叮咬的保护措施。
患疟疾的风险取决于年龄、疟疾接触史以及是否怀孕。大多数生活在疟疾地区的成年人,由于之前的感染对疟疾产生了部分免疫力,几乎从未患过严重的疟疾。但是,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儿童和前往这些地区的旅客患疟风险极高,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这种免疫力。
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因此比非孕妇更有可能患上严重疟疾。
此外,孕妇、幼儿、老年人和其他有健康问题者,如果感染疟疾,更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果在疟疾流行地区生活或旅行,可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疟疾的风险。
已切除脾脏(脾切除术)的人,患上严重疟疾的风险也更高。
疟疾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被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后会感染疟疾。能感染人类的疟原虫主要有以下5种:
恶性疟原虫感染
恶性疟原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靠近赤道)。
患者可能在感染恶性疟原虫几天后就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
恶性疟原虫对目前广泛常用的抗疟药(氯喹)有耐药性,需要其它药物辅助治疗。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感染
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都有分布。诺氏疟原虫主要见于东南亚。卵形疟原虫多见于非洲西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我国以间日疟分布最广,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恶性疟次之,分布于秦岭一淮河以南,以云贵、两广与海南为最。三日疟在长江南北各省均有散在病例。卵形疟只在云南和广东有少数病例报告。
感染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通常不会危及生命,就算不治疗也可以在一个月内恢复。但感染诺氏疟原虫却可能是致命的。
与恶性疟原虫不同,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通常没有耐药性。
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可能残留在肝脏中,需要后续的药物治疗防止复发。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
当受感染的按蚊叮咬人时,疟疾就会传播,这是唯一一种能传播疟疾的蚊子。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并吸取了含寄生虫的人类血液后,蚊子就会被感染。这只蚊子再去叮咬另一个人,那个人就会被感染。
在我国,疟疾感染者通常是去疟疾流行地区旅行的人。
就医
医生会进行疟原虫的血液检查来确诊疟疾。
医生如何诊断疟疾?
医生们用厚、薄血膜涂片法检查患者血液中是否含有疟原虫。如果曾在疟疾流行地区接触过蚊子,并且有类似流感的症状,就要做这些检查。
医生会抽取血样制备血涂片。
如果第一次血涂片没有显示疟原虫的存在,但是医生仍怀疑有疟疾,那么需要在36小时内,每隔8~12小时进行一次重复化验。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也会采用血涂片法检查血液中疟原虫的数量是否有减少。
同样的,也可以运用“疟疾快速诊断检测法”,直接手指针刺取血,用试剂盒检测。若快速检测结果表明此人患有疟疾,再通过血液涂片确诊。
其他检查
其他可能采取的检查包括:
肝功能检测:检查肝损伤。
血常规(CBC):检查贫血或其他可能存在的感染。疟疾患者有时会出现贫血症状,因为体内的寄生虫破坏了红细胞。
测血糖:测量血液中葡萄糖的总含量。
其他诊断疟疾的方法包括基因检测或通过特殊染色显像寄生虫的血液检测。这些检测手段不如血涂片简单,也不如血涂片使用频繁。 在我国,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任何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疟疾病例后,应当在 24 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治疗
疟疾通常可用药物治疗。但是有一些藏在肝脏中或耐药性较强的疟原虫仍然可能存活下来。如果曾去疟疾流行地区接触过蚊子,并有流感样症状,包括高烧、寒战和肌肉酸痛等,请立刻就诊。
疟疾应如何治疗?
抗疟药物可用来预防和治疗疟疾。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有:
这种药物是否已被用于预防或治疗疟疾。
患者的具体状况(比如年龄或是否怀孕)。
病情的严重程度。
感染疟疾的地理位置。
该类型疟原虫是否对某些药物有耐药性。
药物的副作用。
预防性药物的选择
疟疾是一种众所周知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存在并且非常严重的疾病。所以,如果要去疟疾流行地区,那么在旅行之前、旅途中和回家后,通过服药预防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服用哪种预防性药物取决于:
将要旅行去的国家或地区。
旅行目的地的疟原虫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
健康状况(例如是否怀孕,年迈或年幼,生病,是否对疟疾具有免疫力或抵抗力)。
如果曾在疟疾高发地待过,接触过蚊子并且有类似流感的症状,但血液检测没有发现疟原虫,应该再重复检测3-4次,以确认没有感染疟疾。在治疗过程中也要反复进行血液检测,以跟踪感染进程、查看寄生虫数量是否在减少。
治疗药物的选择
了解是哪种寄生虫很重要,因为感染恶性疟原虫后会有严重并发症,并且可能迅速恶化。选择哪种药物进行治疗取决于以下方面:
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如果感染恶性疟原虫,会很快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其他4种疟疾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很少危及生命。
感染的严重程度(寄生虫密度)。如果红细胞感染的百分比(寄生虫密度)超过5%,需直接静脉注射药物,而不是口服给药。
个人健康状况。怀孕,年迈,年幼或免疫力低下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这些人群可能会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
发生感染地区疟原虫的耐药性。例如,在许多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有耐药性。
在疟疾治疗期间,医生可能会每天做血涂片检查以跟踪感染进程。大多数疟疾药物是口服给药,但如果出现了并发症或症状恶化,就可能需要静脉注射(IV)给药了。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烧症状将在36~48小时内消失。大多数寄生虫会在2或3天内从血液中清除。
随着疟原虫耐药性的增强和新药的研发,未来所用药物可能会发生改变。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疟疾?
选择预防或治疗疟疾的药物时,年龄和健康状况是重要因素。孕妇、儿童、老人、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以及没有服用药物预防疟疾的人群则需要特殊考虑。
预防疟疾的药物
预防疟疾的标准药物包括:
氯喹。在疟原虫耐药性尚未得到证实的地区,可服用氯喹以预防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感染。
强力霉素。若不能服用甲氟喹,可服用强力霉素。但孕妇和9岁以下的儿童禁用。
马拉隆。马拉隆是由两种抗疟药(阿托伐醌和氯胍)组合而成,可预防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甲氟喹。若旅行所在地的疟原虫对甲氟喹没有耐药性,可服用甲氟喹预防疟疾感染。但有活动性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史,癫痫病史或某种类型的心脏节律问题者禁服。
伯氨喹。你可以服用伯氨喹预防间日疟和卵形疟复发。但服用前需检测你是否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治疗疟疾感染的药物
氯喹是治疗卵形疟或三日疟最有效的药物。为了防止这两种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复发,请在离开疟疾感染地区后继续服用氯喹。在寄生虫耐药性尚未得到证实的地区,氯喹可用于治疗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感染。
由蒿甲醚和苯芴醇组成复方蒿甲醚,可用于治疗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治疗耐氯喹疟原虫的药物
如果疟疾患者感染的是耐药的恶性疟原虫或间日疟原虫,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一些。氯喹治疗无效时,必须服用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包括:
复方蒿甲醚:由蒿甲醚和苯芴醇组成的复方。可用于治疗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强力霉素:用于泰国和肯尼亚地区的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引起的感染。
马拉隆:两种抗疟药组成的复方药(阿托伐醌和氯胍)。可治疗耐氯喹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奎宁与克林霉素、强力霉素或四环素等抗生素组合,可用于大多数恶性疟原虫感染。但在东南亚地区无法使用,因为该地区奎宁抗疟的效果在逐渐下降,只是在泰国还有点效果。
若无法口服,可以静脉注射(IV)抗疟药物。静脉注射也用于严重疟疾。
防复发抗疟药
一些人在感染疟疾后的几年,会反复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间日疟或卵形疟的复发最为常见,可以通过服用伯氨喹预防。
注意事项
体重低于15公斤的儿童不宜去有耐氯喹疟疾感染风险的地区。
药物在预防和治疗疟疾方面的有效性取决于传染地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
如果要去疟疾流行地区,请务必服用预防性药物并遵循正确的服药时间。大多数感染疟疾的人都是因为没有服用预防性疟疾药物,也没有遵循正确的给药方案。
孕妇应与医生讨论抗疟药物的选择问题。
日常注意
如果打算去发生疟疾的偏远地区旅行,就必须使用预防药物并按照正确的时间服药。大多数感染疟疾的人没有服用预防疟疾药物,也没有遵循正确的给药方案。
如果要去的地方没有医疗条件,可以在出发前先吃药,并在旅行时随身携带药物。但注意,服药只是在无法就医时采取的临时措施,若怀疑出现疟疾症状,请尽快寻求治疗(最好在 24 小时内)。
预防
若到发生疟疾的地区旅行,可以在旅行前、旅行期间和旅行后服药以预防疟疾。但使用药物预防疟疾并不总是有效。部分原因是由于某些地区的寄生虫对一些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如何预防疟疾感染?
疟疾预防措施包括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和服用抗疟药物。但卫生部门强烈建议,儿童和孕妇应避免前往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如果打算出国旅行,想要了解该地区的疟疾风险以及推荐抗疟药物,可咨询医生。
防止蚊虫叮咬
防止蚊虫叮咬,请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天黑后请呆在室内,最好是在一个有遮蔽或有空调的房间里。
穿防护服(长裤和长袖衬衫)。
使用含有DEET(N,N-二乙二甲酰胺)的驱蚊剂。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购买驱蚊剂。儿科专家建议,2个月以上儿童使用含10%~30%DEET的驱蚊剂比较安全。
可用杀虫剂如氯菊酯或溴氰菊酯喷洒或浸泡蚊帐。但要确保这些杀虫剂仍然对你所在区域的蚊子有效。因为在一些地区,蚊子已经对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了抗药性。所以,蚊帐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在睡觉的地方周围使用飞虫喷雾。
如果有较高的感染风险(例如怀孕、年幼或年迈的人),请避免去疟疾和蚊子流行的地区。
此外,穿防护服,在家中使用喷雾杀虫剂,以及服用某些抗疟药物等其他措施,也可能有助于降低疟疾风险。
预防疟疾药物
预防疟疾药物的选择取决于可能接触疟疾的地区和个人健康状况(如怀孕、年迈或年幼、生病、对疟疾有免疫力或耐药性、对药物过敏或敏感)。
如果要去发生疟疾的地方,使用预防药物并在正确的时间服药非常重要。大多数感染疟疾的人都没有服用预防疟疾药物,也没有遵循正确的给药方案。
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推荐剂量和时间用药是最有效的。
如果打算每周服一次药,请在每周的同一天服用。
从疟疾流行地回来后,请继续按照推荐时间服药,以确保所有的寄生虫从体内清除。服药时间是回来后的1~4周内。
疟疾疫苗
科学家正在研究疟疾疫苗,探索这些疫苗是否能有效预防疟疾感染。但是目前没有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疟疾。开发疟疾疫苗的工作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