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蛲虫感染
概述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由蛲虫(pinworm)感染人体所致,它们是一种寄生虫,身体细小、外观呈乳白色线头状。蛲虫的体长大约是6毫米~13毫米之间,人类是它们唯一的寄生宿主,通常寄生于人体的结肠和直肠部位。在宿主入睡后,雌虫爬出肛门产卵。蛲虫卵可以在室内环境中存活 2~3 周。家养宠物如狗和猫,都不会受到蛲虫的感染。
蛲虫是通过“肛门~手~口”的途径在人际间进行传播。患者可能因为直接或间接摄入,源于自身或他人的虫卵而感染蛲虫病。如果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可能反复感染,迁延不愈[1][2]。
临床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学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或看护人员,寄宿制学校或集体宿舍[1][2]。
大部分的蛲虫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瘙痒,夜间尤为明显;睡眠不深,情绪烦躁;食欲不振,个别有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
蛲虫病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反复抓挠肛门可继发性细菌感染;少部分病情严重的女性患者,蛲虫可爬入阴道、尿道,引发泌尿生殖道炎症[1][2]。
患者假如出现严重的肛门瘙痒症状,并且在夜间尤为明显,应该及早接受诊治。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肛周取样的显微镜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
蛲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就是服药清除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家庭成员都应该服药,避免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1][2]。
患者在治疗期间,特别要做好家庭清洁工作,避免虫卵四处散播。
蛲虫病的预防重点在于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症状
蛲虫病有哪些症状?
大部分的蛲虫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2]。
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2]:
肛门周围瘙痒,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明显;
影响睡眠、磨牙;
食欲不振,腹痛反复发作;
情绪烦躁;
如果成虫从肛门移位到阴道,可导致阴道区域瘙痒。
蛲虫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蛲虫病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1][2]:
继发性细菌感染:由于肛门区域的刺激和瘙痒,反复抓挠可能会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女性生殖道感染:在少部分蛲虫病非常严重的女性患者中,蛲虫可以从肛门区域转移至阴道、子宫、输卵管及盆腔器官,导致外阴阴道炎等女性生殖道感染
病因
蛲虫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2]
蛲虫卵会分布在感染者的肛门周围,当用手抓挠时,虫卵就可能沾染到手指上。假如感染者用沾染虫卵的手触碰口鼻或拿取食物时,就可能把虫卵摄入消化道,再一次发生感染。整个过程就是经“肛门~手~口”的方式,形成自身感染。
虫卵也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散布在不同物体的表面,例如玩具、被褥、衣服和马桶座圈。其他人经口摄入也会受到感染。
进入人体消化道的虫卵在肠道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内发育为成虫。从虫卵直至发育成熟,一般约需 1 个月时间。随后,雌虫再次前往肛门区域产卵,并刺激肛门皮肤导致瘙痒,患者又会不自觉的抓挠。如此循环往复,某些患者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
发生蛲虫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学龄儿童;
患儿的家庭成员或看护人员;
住宿环境拥挤,人员密集、流动性较大;
寄宿制学校或集体宿舍。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假如出现严重的肛门瘙痒症状,并且在夜间加重,应该及早接受诊治[1][2]。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蛲虫病?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并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肛周虫卵取样:
医生会用棉拭子擦拭患者肛周皮肤,通过显微镜检查是否存在虫卵。
如果患者就诊时未能发现虫卵,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早晨起床后,用棉拭子擦拭或用透明胶带粘附肛周皮肤,连续采集 3 天后送检,以提高虫卵的检出率。
实验室检查:绝大多数蛲虫病患者的验血报告和大便化验结果都是正常的。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目前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是否明显影响睡眠?
除了肛门瘙痒,还有其他什么部位有不适症状?
既往是否曾经发生过蛲虫病?是否治疗过?效果如何?
其他家庭成员是否也有类似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蛲虫病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的?
蛲虫病会不会自行消退?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蛲虫病能否治好?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治疗之后,是否会复发?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蛲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就是口服药物清除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家庭成员都应该服药,以避免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大多数情况下,蛲虫感染经治疗,都可以治愈,不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2]。
如何治疗蛲虫病?
药物治疗
起始治疗服用 1 剂,2 周后再次服用 1 剂,以确保彻底清除蛲虫感染。
阿苯达唑 (albendazole)
甲苯达唑 (mebendazole)
噻嘧啶 (pyrantel pamoate)
医生会建议患者及家庭成员都服药,从而避免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
外用药膏消炎止痒
如果患者肛门区域的瘙痒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搽糖皮质激素药膏来消炎止痒,并保持清洁干燥。
若发生较大的皮肤破溃也可以涂搽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
日常注意
患者在治疗期间,尤其要做好家庭清洁工作,避免虫卵四处散播。
蛲虫卵能在物体表面、衣服和被褥上存活 2 ~ 3 周,因此假如家中有人感染蛲虫病,尤其要做好家庭清洁工作。
蛲虫在夜间产卵,患者应该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淋浴,清洗肛门区域,减少虫卵数量。
患儿应避免盆浴,尤其不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盆浴,也不要与他人共用浴巾或毛巾。
每天更换内衣和床单,有助于减少虫卵。
用热水清洗床单、睡衣、内衣、毛巾和浴巾,以便于杀灭蛲虫卵,随后用高温烘干。
预防
蛲虫病的预防重点在于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1][2]:
勤洗手、勤剪指甲。
教导孩子不要吸吮手指或咬指甲。
每天起床后,及时洗手,洗脸。
儿童之间不得共用餐饮器具,使用过后应彻底清洗,并定期消毒。
严密控制传染源[1][2]:
确诊患儿必须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治疗期间,对患儿有必要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做好个人卫生的宣教[1][2]:
儿童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家里或幼儿园,每个儿童都要有独立的铺位,分铺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