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亲水气单胞菌感染,亲水气单胞菌腹泻
概述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是指嗜水气单胞菌侵及人体所致的急性感染,最常侵及的部位为胃肠道,导致嗜水气单胞菌腹泻,还可侵及皮肤伤口,出现局部溃疡和蜂窝组织炎。
本病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
主要的病因是经口或皮肤伤口直接接触嗜水气单胞菌,导致机体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危险因素为被鱼咬伤、刺伤,皮肤伤口接触天然水、污水,食用未煮沸或未消毒的水等;慢性病患者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为易感人群。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不同。大多数患者为胃肠道受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部分患者为皮肤伤口受累,表现为局部溃疡、蜂窝组织炎。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多为自限性,一般不需要处理。症状严重或有基础疾病者,可予对症处理并结合抗生素治疗。治疗的关键点在于使用抗生素的时机。治疗的难点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脱水、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迁徙性脓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症状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不同。大多数患者为胃肠道受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部分患者为皮肤伤口受累,表现为局部溃疡、蜂窝组织炎。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主要为低热。
腹痛:疼痛剧烈,阵发性加重。
腹泻:呈水样稀便。
伤口局部溃疡:伤口溃烂,其表面有渗出液、坏死组织或痂皮。
局部蜂窝组织炎:局部皮肤发红,肿胀隆起,皮温升高,有疼痛感。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严重脱水
肺水肿
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坏死性肌炎
迁徙性脓肿
脑膜炎
病因
本病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人体所致。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口和皮肤伤口接触,感染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常见原因有哪些?
嗜水气单胞菌。
哪些人容易患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渔夫:鱼及蛙等冷血动物为本菌自然宿主,被鱼刺伤或咬伤均可受感染。
野外探险爱好者:皮肤伤口接触被本菌污染的水和土壤可受感染。
不注重饮食卫生者:本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口传播,食用不卫生的食物和未消毒水可受感染。夏季饮用未消毒水可能造成嗜水气单胞菌胃肠炎爆发流行。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通过内外源途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通过内外源途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肿瘤放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处于低谷期,容易通过内外源途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肝硬化:肝硬化晚期,肝脏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通过内外源途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畏寒、低热、出汗;
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稀便;
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发热、溃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四肢乏力、心率加快、嘴唇发干、神志不清;
寒战、高热;
剧烈头痛、呕吐。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医生主要通过询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血或分泌物培养等,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来明确诊断。
相关检查具体介绍如下:
血常规:用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感染。
大便常规:用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肠道感染。
粪便培养:培养出嗜水气单胞菌是诊断的金标准,也可进一步行药敏实验,以指导用药。
血或分泌物培养:培养出嗜水气单胞菌是诊断的金标准,也可进一步行药敏实验,以指导用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什么时候开始的?
病前有无食用不干净食物和饮用未消毒水?
是否被鱼刺伤或咬伤?
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无长期接触鱼类?
是否进行过野外探险?
是否去过疾病流行区?
有无慢性病基础?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进行治疗吗?
治疗效果怎么样?预后好吗?
治疗花费高吗?
本病的疗程一般是多久?
治疗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多为自限性,一般不需要处理。症状严重或有基础疾病者,可予对症处理并结合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
庆大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高度敏感,抗菌作用强。
妥布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另一种抗菌药物,抗菌作用强。
口服补液盐:常用的有口服补液盐 Ⅲ,补充机体丢失水分和盐。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对于局部脓肿形成患者,应该切除脓肿或切开排脓。目的在于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利于伤口愈合。
疾病发展和转归
患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脱水、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迁徙性脓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治愈,无后遗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应谨遵医嘱,合理规范用药,不得随意停换药物;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听力减退、耳鸣、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应该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小便常规、大便常规及培养、血或分泌物培养等检查项目。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注意敷料的清洁干燥,保持引流管通畅。
饮食:日常注意要注意多食用优质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瘦肉等,要多食用绿色蔬菜和水果,如青菜、柑橘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其他:注意休息,勿过劳,勿熬夜,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从事渔牧业工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戴好手套及穿长筒裤,避免被鱼刺伤或咬伤。
野外探险爱好者:在野外活动的过程中,应避免受伤。若不幸受伤,应保护好伤口,不让伤口受天然水或污水污染。
不注重饮食卫生者:应该树立健康意识,不要饮用未煮沸或未消毒的水,食用瓜果蔬菜之前要洗净。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急性及慢性白血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状态,恢复自身免疫功能。
肝硬化:治疗原发病,提升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