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是什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怎么办?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短结肠亦称先天性袋状结肠或袋状结肠综合征,为罕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多为生后即发病,单纯性短结肠少见,多合并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

别称

小儿肠系膜萎缩

概述

肠系膜具有悬吊、固定肠管的作用。肠系膜中包含有淋巴管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多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则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故发病于小儿者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目前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小儿结核感染率、患病率、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据 WHO 估计,每年全球有约 20 亿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200 万人死于结核病。

13 岁以下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是最主要病因/危险因素。

本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为结核杆菌直接进入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继发性则为继肠结核或肺结核而续发的。

主要症状为低热、盗汗、乏力、腹痛、腹泻。

主要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与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步进行;治疗关键点:治疗应及时尽早;治疗难点:抗结核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

若治疗不及时,病程拖延日久,即使给予合理、足够抗结核治疗,仍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抗结核较为缓慢,没有能即刻恢复的疗法。

症状

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病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病最常见的症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

低热:为长期不规则低热,患者或家长多在午后会发觉体温升高,一般为 37~38℃ 之间,常伴有全身乏力、倦怠不适。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醒后汗出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

腹痛:表现为肚脐周围、左上腹或右下腹的隐隐作痛,有时发作时可表现为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右下腹的疼痛须与急性阑尾炎相区别。

其他症状:有时可触及腹部团块,此为肿大的淋巴结。此外,患儿往往有黄或白厚舌苔,表示消化功能不好。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腹壁静脉曲张

下肢水肿

幽门梗阻、肠梗阻

病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为结核杆菌直接进入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继发性则为继肠结核或肺结核而续发的。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为结核杆菌直接进入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结,常因饮用受结核杆菌污染的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病。

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结核杆菌也可它处结核杆菌经淋巴或血行传播而来,常见于肠结核和肺结核。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13 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结核菌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儿童:虽然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发病,但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更多见于儿童。

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消瘦等。

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胀等(腹痛最常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若腹部疼痛剧烈,呕吐,腹胀,不排气和大便。此为肠梗阻的主要四大症状,肠梗阻严重时腹壁可见肠形。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当医生怀疑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时,可根据是否有结核病接触史、临床症状、结素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腹部 X 线片等决定。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涂片与培养、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结核杆菌抗原检测、结核杆菌结构成分测定、分子生物学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结核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上述检查通过采集病人血清、脑脊液及浆膜腔液,经一系列实验室仪器、试验检测结核杆菌,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但这些检查都不一定 100% 能确诊。

血沉:患者结核病活动期血沉可以加快。在许多情况下血沉都可以出现异常,但血沉正常也不能排除活动性结核。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接触结核病患者?

是否饮用有未消毒的牛奶?

是否有低热、睡时出汗情况?

是否有腹痛、腹泻、腹胀?

出现症状多久了?有没有治疗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接受哪些治疗?花费大约多少?

治疗时间需要多久?

治疗后结核病毒对身体是否存在后遗症?

日后在日常饮食、运动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治疗

注意加强营养,对症治疗与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步进行。对于肿大淋巴结出现症状且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解除压迫。

药物治疗

抗结核治疗:抗结核用药遵循“早期、适量、联用、规律、全程”原则,疗程 1~1.5 年。对轻症病例,首选链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和利福平。为了延缓或防止耐药性的产生,目前强调 2~3 种药联合治疗。若为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病人曾接受抗结核治疗,可考虑使用抗结核二线药物,如乙胺丁醇、卡那霉素等。一般在治疗 1~2 周内,患者的自觉症状即可改善。若治疗不及时,病程拖延日久,即使给予合理、足够抗结核治疗,仍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对症治疗:腹泻可予止泻药,如蒙脱石散;腹痛可给予阿托品;不完全梗阻应行胃肠减压。

手术治疗

淋巴结清除术:对于肿大淋巴结经强化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干酪样坏死的淋巴结,宜尽早手术解除压迫、剔除坏死物。

其他治疗方

剖腹探查:本病怀疑为急性阑尾炎而施行手术进行腹腔探查。

疾病发展和转归

积极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干酪样坏死的淋巴结可被吸收、硬结钙化而自愈。结核症状需很长时间才消失。

若治疗不及时,病程拖延日久,即使给予合理、足够抗结核治疗,仍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注意

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遵循医生指导用药,注意营养,避免劳累。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抗结核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坚持用药,所以需要耐心,不能着急。平时应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间断,可以将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详细记载在便签纸上。

饮食:饮食原则是高蛋白、易消化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以清淡饮食为主,保证营养丰富,禁食过冷过辣食物。

心理压力的释放: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用药治疗,加之患者所患疾病具有传染性,亲友容易疏远患者,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随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负面情绪,包括焦虑、紧张、恐惧等,这些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患者不必过于紧张,本病目前的医疗水平是可以治疗的,平时可以和家属多多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宣泄情绪。

其他:肌肉放松:每日在轻缓音乐的背景下,进行全身肌肉的放松,可以通过想象模拟服用的抗结核药物在体内撵杀结核杆菌,感受肌体的抵抗力在不断提高。自行练习,量力而行。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

减少传染机会: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小儿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普及卡介苗接种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切断传染途径: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保护易感儿童

接种卡介苗。

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勤洗澡、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与结核病人接触,探视病人应在医生允许情况下或戴口罩等采取预防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是什么?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怎么办?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药品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功效与作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