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是什么?小儿结核病怎么办?小儿结核病症状有哪些?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

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以肺结核最常见。

全球儿童结核病约占病例总数的 10%~11%,多发生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4 年,全球共报告 35.9 万例儿童结核病(0~14 岁),占登记报告结核病病例的 6.5%。2000 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14 岁儿童结核菌感染率为 9.2%,儿童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91.8/10 万;2014 年,全国 0~14 岁儿童肺结核患者 6695 例,发病率为 2.97/10 万,与 2000 年相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在 2014 年估算我国现有儿童结核病患者约 26 万例, 但是每年报告登记只有 5000~8000 例,因此我国儿童结核病防治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结核杆菌又称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杆菌,一般分 4 种类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对人类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入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病灶,少数可经消化道传播。生活条件落后、自身免疫力弱的人群容易被传染。

肺结核病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散播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其中以原发性肺结核最为多见。肺外结核病包括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结核、泌尿系结核、骨和关节结核等。

结核感染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结核中毒症状:长期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液涂片和培养、X 线胸片或胸部 CT 等可以明确诊断;淋巴结活检可评估有无肺外结核。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等,联合并按疗程用药是治疗的关键; 20 世纪 90 年代后耐多药结核病(MDR-TBM,指对异烟肼、利福平二药耐药)成为治疗难点。

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绝大多数经过治疗可痊愈,预后良好。如不早期、合理、规范治疗,就会难以治愈,引起结核菌耐药,严重可危及生命。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触结核患者,可有效减少结核感染的发生。

症状

儿童主要表现为低热和结核中毒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一般不明显。如出现咳嗽、多痰、咯血或呼吸困难等,一般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小儿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

长期不规则低热。

盗汗。

乏力。

食欲减退。

消瘦。

咳嗽、咳痰。

不同类型的小儿结核,症状也有差异:

肺结核病:包括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散播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累及肺部,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可出现头疼、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

腹腔结核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泌尿生殖系结核病: 可以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主要临床病型存在,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

骨和关节结核:小儿骨结核的发病率曾明显减少,但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回潮,骨、关节结核病例也有增多趋势,可以出现病变部位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病因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逐渐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引起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结核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大多数经呼吸道传播,少数经消化道传染,经皮肤或胎盘传染者少见。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当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巨噬细胞和 T 细胞联合消灭结核杆菌,当机体免疫不足以杀灭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就可扩散到淋巴结。变态反应是由 T 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破坏结核杆菌局部的生长环境,形成干酪样坏死、空洞。另外一些未被全部消灭的结核杆菌,通过血液散播潜伏在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杆菌再次活动,可发生各种肺外结核。

哪些人容易患结核病?

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等是结核病高发因素。

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人群。

机体免疫力低下,体质极度虚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

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易患结核病。

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

新生儿对结核菌非常易感。

就医

儿童接触结核病患者后,如果出现相应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出现下述更严重的症状,应立即急诊就诊或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接触结核病患者、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病患者候,如果儿童出现长时间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且咳嗽、咳痰按照普通感染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确诊结核或尚未诊断结核但有盗汗、消瘦等症状的儿童,如果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就诊科室

儿童感染科或设有儿童结核科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结核病?

问诊

医生首先会询问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有无接触结核患者,卡介苗接种情况,以及有无长期低热、轻咳、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

检查

可能需要以下相关检查:

X 线胸片检查:胸片是检查小儿结核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除正前位胸片外,同时应拍侧位片,可检出结核病灶的范围、性质、类型、活动或进展情况。

结核杆菌检查:从痰、胃液(婴幼儿可抽取空腹胃液)、脑脊液、浆膜腔液中查找结核杆菌,是重要的确诊手段。

结核菌素试验:小儿感染结核 4~8 周后,机体对结核蛋白产生反应,此时如做结核菌素试验,局部可产生反应,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儿童/家长哪些问题?

孩子有没有长时间低热?

孩子是否经常感冒发热?

孩子平时饮食好不好?有没有体重不增的情况?

孩子会不会经常盗汗?

孩子平时是不是经常感觉没有力气?

生活环境怎么样?家里有没有结核患者?

患儿家长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儿结核病?

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一般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会留下后遗症吗?

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适宜剂量,联合、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分段治疗。由于小儿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所以需完全杀灭结核分枝杆菌,同时避免肺外结核。

抗结核治疗

杀菌药物

全杀菌药:如异烟肼和利福平。对细胞内外处于生长繁殖期的细菌及干酪病灶内代谢缓慢的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且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均能发挥作用;

半杀菌药:如链霉素和吡嗪酰胺。链霉素能杀灭在碱性环境中生长、分裂、繁殖活跃的细胞外的结核菌;吡嗪酰胺能杀灭在酸性环境中细胞内结核菌及干酪病灶内代谢缓慢的结核菌。

抑菌药物:常用的有乙胺丁醇及乙硫异烟胺。

小儿抗结核药物

药物

剂量(kg/d)

给药途径

主要副作用

异烟肼

10 mg(不大于 300 mg/d)

口服、静滴

肝毒性、末梢神经炎、过敏、皮疹和发热

利福平

10 mg(不大于 450 mg/d)

口服

肝毒性、恶心、呕吐和流感样症状

链霉素

20~30 mg(不大于 0.75 g/d)

肌内注射

脑神经损害、肾毒性、过敏、皮疹和发热

吡嗪酰胺

20~30 mg(不大于 0.75 g/d)

口服

肝毒性、高尿酸血症、关节痛、过敏和发热

乙胺丁醇

15~25 mg

口服

皮疹、视神经炎

乙硫异烟胺

10~15 mg

口服

胃肠道反应、肝毒性、末梢神经炎、过敏、皮疹、发热

丙硫异烟胺

卡那霉素

15~20 mg

肌内注射

肾毒性、脑神经损害

小儿结核病的发展及转归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严重时可发生生命危险;但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后,基本可痊愈。

日常注意

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应保持空气流通,同时应注意增强身体免疫力。

具体措施包括:

居住环境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家长应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预防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计划免疫要求在全国城乡普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家长应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同时全家应尽量避免接触肺结核患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金莲花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金莲花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跌打红药片的功效与作用-跌打红药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