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什么?乙型肝炎怎么办?乙型肝炎症状有哪些?

鼻骨折 (broken nose) 常见于运动、搏击过程中,初始很难判断是否为鼻子变歪还是鼻梁骨折。

别称

乙肝

概述

乙型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引起,通过接触感染者血液、体液传播或者由母婴垂直传播的常见肝脏疾病。

据 2006 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 HBV 的感染者约有 9300 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 2000 万。

乙肝分为急性和慢性感染。在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部分人通过自身免疫清除病毒,达到痊愈并终身免疫;其他人会发展为病程超过半年的慢性感染者。

多数人感染后并没有明显症状,或出现乏力、发热、恶心、黄疸等。

一部分慢性感染者有肝脏损伤,称为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 CHB);另外部分慢性感染者乙肝病毒检测阳性,肝功能正常,无肝脏损伤,称为慢性 HBV 携带者。

慢性感染不能治愈,可能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健康人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做到有效预防。

症状

大多数人感染 HBV 后并没有明显症状,或出现乏力、发热、恶心、黄疸等。因此,并不建议患者等到有症状才就诊,一旦发现自己有 HBV 感染的高危因素即可前去医院检查。

HBV 感染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感染 HBV 后进入急性期,大部分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和少部分婴幼儿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反应达到自愈,其他患者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慢性 HBV 感染可能会引发肝脏纤维化,一部分患者会发生更为严重的肝脏问题,如肝硬化、肝癌。

感染 HBV 会出现哪些症状?

大多数感染急性乙肝的人并没有症状,或出现:

倦怠(乏力)、低烧、头痛。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持续右下腹部(肝区)不适。

大便棕褐色,小便黄赤。

黄疸。是指巩膜及皮肤呈现黄色。黄疸是肝脏损伤的主要标志,经常在其他症状开始消失的时候出现。

大多数慢性感染也没有症状,或出现:

乏力、食欲减退、厌油。

肝区不适、腹胀。

尿黄、便溏。

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乙肝,直到做肝功能检查、肝炎系列检查或献血时才发现。也有人从不知道自己得了乙肝,直到被医生发现肝硬化或肝癌。

感染 HBV 后,疾病会怎样发展?

感染 HBV 后即刻进入急性期,大多数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及少数婴幼儿(年龄不超过 5 岁)能够通过自身免疫能够清除病毒,达到痊愈并终身免疫;而未能清除病毒者,感染持续超过 6 个月,演变为慢性感染。

慢性 HBV 感染可能引发肝脏纤维化,最终演变为严重的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 2% ~ 10%;非肝硬化 HBV 感染者的肝细胞癌年发生率为 0.5% ~ 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为 3% ~ 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为 14% ~ 35%。一些因素会增加这些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包括年龄大、男性、谷丙转氨酶(ALT) 持续升高、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 )处于高水平等。

病因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 HBV 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乙肝的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HBV 并不直接杀伤肝细胞,它在体内复制引发的机体免疫应答是造成体内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乙肝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HBV 并不直接杀伤肝细胞,但它在体内复制引发的机体免疫应答是造成体内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而炎症反复发作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因素。

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乙型肝炎通过 HBV 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包括经血)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而传播。主要途径有:

性接触。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直肠、阴道、尿道或口腔内壁的破损处进入人体。

共用针头或其他用来注射毒品的物品(如棉球)。

职业暴露。处理血液或操作抽血设备的人可能会被感染。医护人员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如果他们不小心被沾染病毒的针头或有患者血液的锐器扎到,就可能会被感染。当血液溅到暴露的部位,如眼睛、口腔或皮肤上的伤口,也会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分娩。新生儿可能会从母体感染病毒,主要由于生产时婴儿会在产道中接触母亲的体液。

身体穿孔和纹身。穿刺或纹身时,病毒会通过没消毒的针头传播,被感染的血液会进入皮肤。

护理用品。清洁用品如剃须刀或牙刷,沾染了被感染者的血液也会传播病毒。

在过去,输血和血制品是传播乙肝的主要方式,器官移植也会传播乙肝。现在,我国所有的献血和捐赠器官都经过各项病毒检查,所以几乎不可能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感染乙肝病毒。

传染和潜伏期

乙肝的临床症状会在感染病毒后 3 个月左右(潜伏期)出现,但也可能快至 1 个月后、或慢至 6 个月后出现。在这期间,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不论新鲜或干燥)都有很高的传染性,并会在病症出现后持续好几周。

如果是急性感染,大多数情况下在身体开始产生某种乙肝病毒抗体后,病毒就不会传播,这个过程会需要几个星期。如果是长期(慢性)感染,只要是活动性感染状态下,病毒会一直传播。

哪些行为会增加感染 HBV 的风险?

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或生活习惯可能会增加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如果符合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预防。

工作相关的高危因素

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血液和体液的人士,比如医生、护士、医学检验人员、医学生、殡葬人士等。

监狱工作人员或关押人员。

失能照护中心工作人员或常住人员。

生活方式相关的高危因素

出生于或长期生活(6 个月以上)于乙肝流行地区。

与感染者进行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有多个性伙伴。

有男男性行为。

与慢性乙肝感染者一起居住、生活的密切接触者。

使用未经完全严格消毒的针头进行纹身。

在使用注射药物时与他人共享针头或其它医疗用品。

其他高危因素

乙肝感染母亲分娩的婴儿。

患有需要经常输血的疾病,如血友病等。

进行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

就医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开展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疾病、评估病情。乙肝五项、HBV-DNA 和肝功能是主要的确诊依据。

何时应就医?

当患者出现严重脱水或有以下肝功能衰竭迹象时,应立刻拨打110:

极度兴奋或极度困倦。

难以清楚思考,意识出现问题。

手臂、腿部、手、脚、腹部或面部肿胀。

鼻子、口腔、直肠(包括便血)、皮下大出血或皮下大片淤血。

黄疸,皮肤和眼白变黄。

如果有以下情形,应就医检查:

有患乙肝的风险因素,如日常工作接触血液或体液,或拥有多个性伴侣。

有乙肝的某个症状。

家人被诊断出乙肝。

性伴侣被诊断为乙肝。

被乙肝患者咬伤或者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如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包括经血)。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肝病科

传染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乙肝的?

医生会根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乙型肝炎并进行分型。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评估肝脏功能、查看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乙肝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用以确诊乙肝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

乙肝五项检查,俗称“二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乙肝表面抗体 (HBsAb)、乙肝 e 抗原 (HBeAg)、乙肝 e 抗体 (HBeAb) 和乙肝核心抗体 (HBcAb)。不同结果组合提示不同的感染情况。

HBV DNA 检测。DNA 结果提示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数值越大,说明复制越活跃,传染性也越强。

用以判断肝脏损伤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俗称肝功能检查)包括: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最常用指标。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最常用指标。

胆红素:胆红素升高主要原因为肝细胞损伤、肝内外胆道阻塞和溶血。

白蛋白和球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可有血清白蛋白下降。

碱性磷酸酶 (ALP):常借助 ALP 的动态观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临床疗效。

γ-谷氨酰转肽酶 (GGT):对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病,均有诊断意义。

其他检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B超、CT 和 MRI),用以监测慢性乙肝的病情进展、了解是否有肝硬化、发现肝脏肿瘤,还可以辅助治疗决策。

肝纤维化无创检查,用以识别和评估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可以辅助治疗决策、监测病情进展。

肝组织活检,用以确诊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可以辅助治疗决策。

甲胎蛋白 (AFP),用以筛查肝癌。

乙型肝炎筛查

中国建议所有孕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这项检查能判断孕妇是否携带 HBV。如果有较高的感染风险,这项检查在怀孕期间可能需要重复进行。

在注射疫苗前,也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

检查结果会显示是否患有活动性 HBV 感染并需要治疗。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已经具有乙肝免疫能力,就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即使体内已经有了乙肝病毒的抗体,接种疫苗也没有坏处。

治疗

对于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及时采取阻断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慢性化。阻断方法包括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第一针,但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尽管慢性 HBV 感染不能治愈,但规范用药可以抑制 HBV 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治疗急性 HBV 感染?

治疗的方式取决于三个因素:近期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是否具有急性感染的症状、是否是慢性感染。

如果没有注射乙肝疫苗并认为自己接触了病毒,应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第一针(一共三针)。在可能接触病毒情况下,被针头刺伤后 7 天和性接触后 2 周内,务必采取上述治疗方式。接触病毒后越早得到治疗,治疗越有效。

如果发生急性感染,一般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家庭一般治疗就可以减缓症状,比如健康饮食、多喝水、避免酗酒和吸毒。

如何治疗慢性 HBV 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 HBV 复制,减轻肝细胞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抗病毒药物治疗是对抗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方法。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并不能治愈乙肝,但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从而延缓疾病发展。并不是每一个慢性乙肝感染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对哪种情况下需要采用抗病毒治疗有明确推荐。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

干扰素(interferon),包括普通干扰素和 Peg 干扰素。

口服核苷 (酸) 类药物 (NAs),包括阿德福韦酯 (ADV)、恩替卡韦 (ETV)、拉米夫定 (LAM)、替比夫定 (LdT) 和替诺福韦酯 (TDF)。

在选择具体药物前,专科医生需要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做出最佳选择。比如需要注意:

干扰素常见副作用,包括发热、头痛、掉发;可能也会引发或加重精神异常。

干扰素不能用于肝硬化的患者,但口服核苷类药物可以。

在使用任何一种抗病毒药物后,病毒可能会在被抑制后复发。

患者启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及药物选择方案。

不管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都需要定期随访来监测病情。在随访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一些检查。

目前有哪些在研的乙肝新药?

科学界对乙肝的新药研发从未停止,但迄今为止尚未研究出能够治愈乙肝的药物。

2016 年年底,一个口服核苷 (酸) 类新分子替诺福韦艾拉酚胺 (TAF) 在美国和欧洲获批上市,用于成人慢性乙肝且没有失代偿期肝病患者的治疗。

日常注意

除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外,患者可在家中采取生活方式调整的各项措施来缓解症状、帮助自己在身体上和情绪上都保持良好状态。乙肝患者应当劳逸结合、平衡饮食、补充充足水分、切忌喝酒和乱吃药、定期随访。

乙肝患者生活中有何注意事项?

劳逸结合

乙肝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避免熬夜,并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以便让机体抵抗病毒。

不要一味卧床休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适量运动。

如果在工作或学习中感到疲惫,降低工作或学习强度。

避免剧烈运动。

当疲惫感消失之后,慢慢重新恢复运动量。

平衡饮食

患者可能没有什么食欲,但吃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时间久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失去胃口。要多吃一些早餐,而午餐和晚餐简单一些,以少食多餐为佳。

在过去,医生通常建议乙肝患者吃高热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现在不再认为这有什么实质帮助。通常这类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非常难以下咽,尤其是当患者感到恶心的时候。在吃自己喜欢的食物时,要尽量做到平衡饮食。

避免脱水

天气干燥易缺水,乙肝患者多喝水可补充体质,增强乙肝患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乙肝患者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害。

喝充足的水。

果汁和肉汤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他们能提供给你额外的能量。

当你呕吐时,有许多运动饮料可以很好补充矿物质(电解质)。

不要喝酒和乱吃药

乙肝会使患者的肝脏很难应对损肝药物和酒精的打击。乱吃药或饮酒将会对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也会对肝脏产生更大的破坏。

在肝脏恢复之前,医生可能会让患者停止服用损肝药物。最好和专科医生联系药物的使用方案,但不要擅自停止用药,要遵医嘱。

在决定服用任何非处方药前(包括中草药制剂、对乙酰氨基酚等),请告诉并和医生确认是否可以服用。乙酰氨基酚可使肝脏疾病变得更糟,尤其是在持续饮酒的情况下。

在医生判断患者的肝脏已经痊愈之前,请不要饮酒。

控制瘙痒

乙肝患者通常会感到皮肤瘙痒。在阴凉处保持干爽,穿棉布衣物或使用抗组胺药物,例如,苯海拉明或扑尔敏都可减轻瘙痒程度。注意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请告知医生。

阻断传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会传染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注意自身健康的同时,也要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感染。

定期检查

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都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且应定期看医生。化验结果正常并不能完全代表目前的情况就很好,一些早期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的患者,生化检查往往查不出有什么变化,而医生会给你以提示,建议仍需定期检查。

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措施。除此之外,人们可以通过避免接触未知的血液和体液来防止感染病毒。

健康人如何避免感染 HBV?

注射乙肝疫苗:未感染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每次性生活使用避孕套。

清理别人个人用品时带手套,特别是纱布、卫生巾、床上用品等。

包扎好所有暴露在外的伤口。

不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指甲刀或耳钉等。

不要分享嚼过的口香糖或者提前为幼儿咀嚼食物。

确保任何用来注射、打耳洞、文身的针和修指甲的工具都消过毒。

戴手套、使用消毒剂清理血液。

乙肝患者如何避免传播给他人?

尽快告诉和你一起生活的人和性伴侣。

不要献血、捐献器官、捐精子或卵子。

停止一切性行为或坚持使用橡胶避孕套,直至不再具有传染性(慢性乙肝患者在所有性行为中都应该使用避孕套)。

不要和任何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剃须刀、牙刷、毛巾、指甲刀。

使用保湿用品,保护皮肤,避免皮肤皲裂、出血。

提醒你的医生、牙医或任何可能接触你血液的人。

如果怀孕,告诉你的医生和助产士你的疾病,这样能够保证新生儿能够在出生12个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教育携带乙肝病毒的儿童,不要咬人或与他人密切接触。

用消毒剂清理马桶、地面或任何血液、体液可能沾染的地方或物品。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参茸鹿胎膏的功效与作用-参茸鹿胎膏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骨筋丸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骨筋丸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