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是什么?寨卡病毒病怎么办?寨卡病毒病症状有哪些?

复发性风湿症又名发作性风湿症,Hench-Rosenberg综合征、Hench综合征和回纹型风湿症。1944年Hench和Rosenberg首先描述为palindromic rheumatism(PR)。其特点是急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内无任何症状。本病多见于30~60岁人群,偶尔亦可在儿童期发病。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人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概述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于 1947 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根据基因型别可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

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也可能传播该病毒。该病毒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 20% 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一般持续 2~7 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亦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等症状。

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

症状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3~12 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 20% 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症状持续 2~7 天缓解,预后良好。

常见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

皮疹(多为斑丘疹)。

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

非化脓性结膜炎。

肌肉和关节痛。

全身乏力以及头痛。

少数患者可出现如下症状:

腹痛、恶心、腹泻。

黏膜溃疡。

皮肤瘙痒。

婴幼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以下改变:

神经系统异常。

眼部症状。

听力异常。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出现以下改变:

胎盘功能不全。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死宫内。

新生儿小头畸形等。

病因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群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携带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叮咬有关。

常见原因有哪些?

蚊虫传播: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于 1947 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血液接触:血液接触可传播寨卡病毒。

母婴传播:寨卡病毒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

性传播:潜在患者未采取安全的性行为措施。

哪些人容易患病?

人群普遍易感。接触传染源,有疫区生活旅行史的人群为高危人群。

人群易感性: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地理环境: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台湾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西藏一线及以南广大区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感染寨卡病毒后,仅 20% 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因此接触过寨卡病毒病患者,或到过寨卡病毒病疫区,出现皮疹、发热,伴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或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 14 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接触过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的寨卡病毒病患者。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 IgM 抗体检测阳性,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实验室检查分离出寨卡病毒。

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转阳,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 4 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哪些问题?

是否有发热?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持续多长时间?体温有无波动?

有没有全身症状?比如关节、肌肉疼痛?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腹痛?疼痛的具体部位?疼痛的程度如何?疼痛的性质(比如针刺样、烧灼样等)?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有无诱因和缓解的因素?

有没有腹泻?大便的性状(比如软便、稀水样便、脓血便等)如何?每日大便的次数?每次大便的量?有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有没有皮疹?

是否去过中南美洲地区?近期是否外出旅行?

有没有接触过寨卡病毒病患者?有没有接触类似症状人群?接触的方式?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寨卡病毒病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要用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是否需要隔离?隔离多长时间?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有免疫力吗?

大概需要多久能痊愈?

如何预防寨卡病毒病?

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强调尽早卧床休息,注意对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物应富含营养并容易消化。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以免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高热、腹泻者尽可能先口服补液。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对症治疗

至今尚无寨卡病毒病的特效治疗方法,成人患者一般症状较轻,主要采用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加强营养支持。

降温: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湿敷;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法为 250~500 毫克/次、每日 3~4 次,儿童用法为 10~15 毫克/千克/次,可间隔 4~6 小时 1 次,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并发瑞士综合征(RS)。

布洛芬: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成人用法为 200~400 毫克/次,4~6 小时 1 次,儿童 5~10 毫克/千克/次,每日 3 次。

重组人干扰素 α 滴眼液: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 α 滴眼液,1~2 滴/次滴眼,每日 4 次。

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本病属中医“瘟疫·疫疹”范畴,可参照“疫疹”辨证论治。

病原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动物实验证明,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药物可以抑制黄病毒属病毒。

特殊感染人群的处理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出现胎儿畸形,因此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定期产检,每 3~4 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一般预后良好,轻症患者症状持续 2~7 天缓解,但关节痛可持续 1 个月。死亡病例少见。

日常注意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个人防蚊措施包括使用蚊帐、穿长袖衣裤、涂抹驱避剂等。

整治环境卫生,包括安装纱门、纱窗,清除蚊虫孳生环境,减少蚊虫滋生和叮咬的机会。

避免去疫情区旅行。

预防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患病机会。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 10 天以上,4 周内避免献血;从疫情活跃地区归国的男性和女性应当分别在 6 个月和 2 个月内采取安全性行为。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穿心莲片(糖衣片)的功效与作用-穿心莲片(糖衣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孩子多喝含糖饮料可能会损伤大脑

2023-9-1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