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如果您的腹部和下腹部出现剧烈的绞痛,并频繁上厕所——甚至 1 天内出现这种情况多达 10 次甚至 30 次,那么,您可能感染了志贺氏菌,这是食物中毒的一种。
这种病的病因是一种叫做志贺氏菌的细菌,它可导致腹痛、发热、水样或出血性腹泻。
这种病常见于幼儿,通常是在幼儿园或学校感染的。前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也容易感染此病菌,容易出现旅行者腹泻。
多休息和摄入流质饮食,病症通常会在 5~7 天内消失,但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需要就诊治疗。
在较贫困的国家中,志贺氏菌病导致的死亡率较高(全球每年的发病人数为 1.65 亿,死亡人数可达 100 万)。
症状
志贺氏菌病的主要症状就是腹泻。大便可呈血水样,并带有黏液。成人或儿童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恶心
呕吐
发热
胃部或腹部绞痛
里急后重(排便感强烈,但实际上排不出粪便)
对于轻度患者,无需药物治疗,症状即可在 1 周内消失。
但对于老年人、幼儿或免疫功能不良者(例如 HIV 患者),病情往往较严重。
不是所有携带志贺氏菌的人都会出现症状,但没有症状的携带者仍有可能把病菌传播给其他人。
某些志贺氏菌感染者的症状会反复,虽然这种情况较少。这可能导致的问题有:
脱水:脱水是指人体的水分缺乏。出现脱水时,患者会出现头重脚轻感、眩晕、泪液分泌减少、眼窝凹陷等。如果婴幼儿的尿布干燥,则应警惕。
感染导致关节炎:关节炎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足趾关节、髋关节等)疼痛。患者也有可能出现眼睛发炎和尿痛症状。福氏志贺氏菌(志贺氏菌中的一种)感染者中,大约 2% 会出现这一并发症。
血液感染:呕吐时人体肠道的黏膜会遭到破坏,而这时肠道内的志贺氏菌或其他病菌就会进入人体血液导致感染。此类感染较常见于伴有其他疾病如 HIV、癌症或营养不良的患者。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人体感染志贺氏菌后,有可能产生一种可破坏红细胞(血液中负责运送氧的细胞)的毒素。
癫痫:这一并发症常见于婴幼儿。如果幼儿出现癫痫样发作,应立即拨打急诊电话。
病因
这种病的病因是一种叫做志贺氏菌的细菌,它可导致腹痛、发热、水样或出血性腹泻。
志贺氏菌被摄入后,会经过胃到达小肠,并在那里繁殖。随后它们会迅速传播至大肠,导致腹部绞痛,同时伴随腹泻。
志贺氏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志贺氏菌携带者粪便中的病菌进入健康人的口腔,将会导致传染。
志贺氏菌的传播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以下是一些传播方式:
接触污染物。例如,母亲可能会因给患儿换尿布而感染。如果洗手不彻底的话,有可能会把手上的病菌传播到其他物体上,例如婴儿床、玩具和门把手等。而触摸了这些污染物的人可能因此患病——尤其是当他们用带有病菌的手接触口腔或者进食时。
用餐。为您准备食物的人可能携带志贺氏菌,如果他们用未洗干净的手制作或拿放食物,这些食物就会被污染。或者,如果您食用的水果蔬菜所生长的田地曾被人类粪便污染过,那么这些果蔬也会成为感染源。
吞入不干净的水。在游泳池或池塘游泳时,被粪便污染的水有可能进入您的口中。
性接触。口-肛门接触的性活动也会传染病菌。
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泻严重,尤其是出现血水样便,或伴有黏液
发热
出现脱水迹象(例如口唇干燥或出现头重脚轻感)
由于腹泻有多种病因,因此需要通过化验来确定诊断结果。医生会要求患者留粪便样本,以判断是否是志贺氏菌感染。
化验室会对样本进行多种检测,以确定使用哪种抗生素治疗最为有效。
治疗
大多数患者只需休息,并多摄入流质食物,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即可自行康复。
尽量不要服用止泻药或减缓肠道蠕动。含有阿托品的复方苯乙哌啶片或洛哌丁胺会加重病情。
对于重症患者,医生会开具抗生素来缩短病程。重症患者常常是老年人、婴幼儿、或伴有其他疾病的人。有些志贺氏菌对抗生素耐药,所以抗生素治疗可能会无效。
如果医生开具的抗生素效果不佳,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注意
传播途径经由食物、粪便、手及苍蝇等,因此需注意环境卫生。病人须隔离直到粪便培养为阴性。在大范围流行时,须采取预防性投药。
预防
目前尚无疫苗或特效药,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
经常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尤其是在上过卫生间或换过尿布后、准备食物和吃饭前。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要教育儿童在排便后彻底清洗双手。
其他建议:
腹泻儿童不要送往学校或幼儿园。
不要饮入游泳池、湖泊或池塘里的水。
在国外时,一定要吃加工熟透的食物,水果要去皮才能食用。
在国外旅行时更应勤洗手。
弄脏的尿布要包好后再放入垃圾桶。
不要与近期有腹泻史的人发生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