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是什么?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怎么办?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梨状肌综合征亦称梨状肌损伤、梨状孔狭窄综合征或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系指因梨状肌发生损伤、痉挛、变性以致坐骨神经的梨状孔出口狭窄,从而使通过该孔的坐骨神经和其他骶丛神经及臀部血管遭受牵拉、压迫并产生相应症状。

别称

甲减心脏病,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老年甲减心

概述

暂无严格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是由于甲状腺功能降低,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或生物学效能下降,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引起心排血量及外周血流量降低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在排除其他类型心脏病后,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可以明显缓解。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老年人发病率一般为 1%~14%。女性多于男性。

甲减原因复杂,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机体水钠潴留,出现心包积液,导致心率减慢,外周血流量降低。

按照甲减的病因分类,主要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

多为慢性病程,起病隐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胸闷,易疲劳,水肿,心率减慢,心音减弱等,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心衰,心包积液等。

病因治疗是关键,主要为药物治疗,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恢复心脏正常功能,常规治疗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国内常用的为干燥甲状腺粉,也可以选用左甲状腺素。

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且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心脏病,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包积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死率达 50%。

注意早期发现,明确诊断,科学治疗。

症状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多无典型症状。起病缓慢,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胸闷,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心率减慢,水肿,皮肤干燥,贫血等,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心肌梗塞等症状。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水肿,食欲差,行动迟缓,嗜睡,皮肤干燥等是最常见的症状,症状多不典型。

随病情进展,因甲状腺激素的长期缺乏,导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改变,影响心脏功能,出现疼痛、心率减慢、心脏普遍性增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肺心病、扩张性心肌病等其他类型心肌病。

后期严重者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甲减性昏迷等。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心包积液

胸腔积液

腹水

病因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主要病因为甲状腺激素减少。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主要病因是甲减。导致甲减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下述因素有关:

原发性(甲状腺性)甲减:包括先天性因素(甲状腺发育异常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和后天性因素(桥本甲状腺炎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本身功能下降引起,占甲减病因的 90% 以上。

中枢性甲减:包括继发性甲减(垂体功能减退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三发性甲减(肿瘤,浸润,结核性等)和医源性甲减(甲状腺切除术后或甲状腺放射治疗后)主要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等中枢系统的病变导致的甲减。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抵抗:包括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及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

长期服用胺碘酮药物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者。

因中枢系统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下降。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及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群,如果出现怕冷,少汗,乏力,食欲下降,低体温,水肿,皮肤干燥,脱发,胸闷,心悸,活动后出现憋喘等,容易被误以为是老年性变化,容易被忽视,但是当出现上述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出现了昏迷考虑可能出现甲减性昏迷,应立即就医。

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无法平卧,水肿,考虑可能出现了心力衰竭需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

当医生怀疑是甲减性心脏病时,将通常做甲状腺功能检查、X 线检查、甲状腺 B 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确诊。

相关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基础代谢率测定,甲状腺激素测定,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等。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明确病因是否为甲减所致。此项检查为抽血化验检查。

X 线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心脏扩大,或心包积液征。

甲状腺 B 超:对于甲减的判断意义不大,但可以发现甲状腺血流减少。

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动过缓,是否有心包积液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病史和甲状腺相关病史?

出现症状的时间?

是否到医院就诊过?接受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自己是否自行服药治疗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是否严重?

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何治疗?

治疗后效果怎样?

治疗后是否会复发?

治疗

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常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和心血管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常规治疗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在国内,临床上一般采用干燥甲状腺粉(片剂),目的为替代甲状腺激素,补充分泌减少的甲状腺激素,干燥甲状腺粉优点是易于保存且价格便宜,但是因为肠道吸收不等,起效较慢。

左甲状腺素钠:作用同甲状腺粉,左甲状腺素钠更适合慢性病长期治疗,优点为药效稳定,作用时间长。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节用药剂量。

对于心脏病变的治疗,建议对症治疗,一般在甲减治疗过程中,多能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手术治疗

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多进食含碘量高的,高热量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蛋类、奶制品及肉类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如果没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严重者会引起长期病残,甚至出现感染,休克或更多其他并发症。因此,本病需要早期发现、密切监测和及早治疗,从而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经过正规治疗后,一般症状都可以明显改善,因此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复查:甲减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定每 4~6 周复查一次,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饮食:要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宜多摄入热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类、奶制品及肉类。

日常注意:若既往无甲减病史,注意老人日常注意中若出现乏力、疲劳、胸闷、气短、出汗、低体温、食欲下降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预防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的主要预防方法为病因预防。

针对可变的因素:

对长期服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老年人,要每 3 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

发现有相关甲减症状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疾病进展。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对有甲状腺病史的患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甲减患者应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煮米饭的几个小技巧

2023-9-1 23:23:44

药品

石斛夜光丸的功效与作用-石斛夜光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