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性酸中毒是什么?乳酸性酸中毒怎么办?乳酸性酸中毒症状有哪些?

软骨发育异常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多发内生软骨瘤病(Ollier病)等。其特征为,长骨的干骺端有圆形或柱状的软骨性肿块,伴骨干缩短及畸形,多见于指骨。虽其组织结构与内生软骨瘤相似,但一般认为本病不应属于肿瘤范围。本病罕见。男稍多于女,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发病。

概述

乳酸性酸中毒是各种原因导致乳酸循环障碍,体内血乳酸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

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脓毒症、器官衰竭、休克等临床危重疾病,以及一些药物应用不当,干扰乳酸循环,使乳酸水平升高。

乳酸水平升高可分为两类:高乳酸血症:为动脉血乳酸浓度大于 2 mmol/L 但小于 5 mmol/L,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乳酸性酸中毒:是指有明显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严重时多合并器官功能衰竭,同时满足动脉血乳酸大于 5 mmol/L、阴离子间隙大于 18 mmol/L、血 pH 值(酸碱度)小于 7.35。

乳酸性酸中毒临床表现各异,如乏力、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体重下降、呼吸困难、外周血液循环差、肢体活动障碍等,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

临床及早发现并诊治对乳酸性酸中毒患者预后有重大意义,治疗方法包括治疗原发病、补液、纠酸、扩容、对症支持外,还有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

症状

乳酸性酸中毒一般起病较急,多在严重疾病或者某些诱因的基础上发生。除原发病的临床特征外,主要为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轻症患者可仅有疲乏无力、恶心、食欲降低、头昏、嗜睡和呼吸稍深快;

中至重度患者可有如下表现: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疲劳加重、口唇发绀(发青发紫)、无酮味的深大呼吸至潮式呼吸(呼吸逐步减弱以至停止,与呼吸逐渐增强两者交替出现,周而复始,呈潮水涨落样)、血压下降、脱水表现(少尿或无尿、精神萎靡或易激惹、口唇黏膜干燥、口渴、舌干燥等)、意识障碍、四肢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体温下降、瞳孔扩大。

病因

乳酸性酸中毒根据组织是否缺氧分为两类:

体内组织缺氧、氧利用障碍或组织灌注不足所致,如脓毒症、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等;

体内无缺氧因素,由细胞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乳酸生成增多,包括肝病、恶性肿瘤、某些药物的使用、乙醇中毒、过度运动等。

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体内组织缺氧或氧利用障碍:无论是全身还是局部,组织缺氧时线粒体氧化受损,微循环功能障碍,均可导致乳酸产生增多,清除受限,体内乳酸水平累积。多继发于休克、脓毒症、贫血、嗜铬细胞瘤、剧烈运动、癫痫发作等,有报道把血乳酸监测作为评估休克、组织低灌注等缺氧状态严重性及预后的指标。

细胞代谢异常:有些药物能损害氧化磷酸化,可以增加乳酸产量,偶尔会引起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

双胍类药物相关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降糖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双胍类药物一方面增加乳酸生成,一方面阻止乳酸进一步代谢,导致在某些特定病理情况下血乳酸水平的升高,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相关乳酸性酸中毒:如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

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相关乳酸性酸中毒:如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药物齐多夫定、去羟肌苷、司他夫定,以及治疗乙肝的恩替卡韦等。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相关乳酸性酸中毒: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在 2 岁前发病,患者摄入大量果糖时,抑制糖原分解,导致低血糖和乳酸性酸中毒。

哪些人容易患乳酸性酸中毒?

脓毒症、贫血、广泛创伤、心源性或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嗜铬细胞瘤、慢性肺心病等患者。

在糖尿病患者中,若使用双胍类药物、高龄、酗酒,或者伴有急慢性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和心功能衰竭、脓毒症、败血症。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若患者本身患有心力衰竭、脓毒症、呼吸衰竭、贫血、糖尿病、肿瘤、肝病、嗜铬细胞瘤等基础疾病,或者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二甲双胍、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等药物,需格外注意,由于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症状通常不明显,早期仅为非特异的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精神萎靡,难以引起重视,一旦出现相关表现,应特别警惕,需尽快就医,甚至呼叫 120。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乳酸性酸中毒?

血乳酸:血乳酸升高是诊断的必要条件。正常的血乳酸浓度为 0.4~1.4 mmol/L。血乳酸在 2~5 mmol/L为高乳酸血症,通常不伴血 pH 值降低。乳酸性酸中毒时血乳酸不低于 5 mmol/L,严重时可高达 20~40 mmol/L,血乳酸/丙酮酸不低于 305。

动脉血气分析:pH 小于 7.35,通常小于 7.20,二氧化碳结合力常低于 10 mmol/L,阴离子间隙大于 18 mmol/L。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

是否有基础疾病?

常吃的药都有什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乳酸性酸中毒是怎么得的?

要做什么检查?

如何治疗?

如何预防乳酸性酸中毒?

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该病?

治疗

乳酸性酸中毒的表现常被基础疾病所掩盖,所以容易漏诊和误诊。因此,乳酸性酸中毒重在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病因治疗:停止使用一切可疑药物,并有医生会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关药物拮抗治疗,停药后高乳酸血症和相关症状会消失,但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液体复苏:患者一般存在容量问题,晶体和胶体溶液均可有效恢复脓毒症或低血容量患者的组织灌注。

机械通气:维持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减少患者的呼吸作功,减少高碳酸血症,改善患者全身组织器官的氧供,有利于减少患者乳酸的继续增多。

血液净化:严重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低血压、呼衰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血液净化治疗是很好的选择,可以通过滤过、吸附清除水、乳酸及炎症介质,改善微循环,对多器官功能起到积极支持作用。

限制性纠酸治疗:严重乳酸性酸中毒使休克时的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缺氧加重,补充碳酸氢钠碱性液体,能迅速纠正酸中毒,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血 pH 值上升到 7.20 以上。

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维持人体基本所需营养物质,对治疗乳酸性酸中毒有重要作用。

改善微循环:微循环异常如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疾病恶化和患者死亡,多巴酚丁胺、乙酰胆碱、硝酸甘油等多种药物已被证明可改善微血管灌注,减少高乳酸血症,甚至改善预后。

疾病发展和转归

持续高乳酸血症与各类疾病住院患者死亡率大幅度增加有关,不论是休克或是低血压状态。此外,乳酸水平和死亡率存在量-效关系,乳酸越高,死亡率越高。有研究表明酸血症(一种先天代谢异常疾病)伴高乳酸血症会增加死亡率。

血乳酸变化已经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将血清乳酸水平每 2 小时至少下降 20% 作为第一个 8 小时复苏的目标,达标者病死率明显下降。乳酸性酸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病死率高达 50%,血乳酸大于 9.0 mmol/L 者病死率高达 80%,血乳酸大于 15 mmol/L 罕有抢救成功。

日常注意

乳酸性酸中毒为多种疾病的表现,无特别日常注意事项。

预防

该病多出现在基础疾病较重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及时就医非常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克霉唑乳膏II(奥青)的功效与作用-复方克霉唑乳膏II(奥青)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利肝隆片的功效与作用-利肝隆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