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糙皮病心,脚气心,脚气病心
概述
脚气病性心脏病为维生素 B1(又称硫胺素)严重、且长时间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周围动脉阻力降低、心排血量增加为其特征性改变。维生素 B1 存在于多种食品中,与糖代谢有密切关系,与神经传导有直接关系。
我国很早就对维生素 B1 缺乏病有认识。19 世纪出现的先进碾米技术使米麦中维生素 B1 大量丧失。流行病学暂无权威数据。
维生素 B1 缺乏是脚气病性心脏病主要原因,常见于长期食用精白米或米饭蒸和洗的过程不当;慢性胃肠炎吸收不良者;长期缺乏营养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者。
维生素 B1缺乏造成的脚气病性心脏病,可分为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干性脚气病为神经系统病变,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湿性脚气病为心肌能量供应不足,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者一般表现为走路出现不稳,疲乏,还可出现眼球震颤、记忆力严重下降、精神意识错乱或者昏迷。严重的可出现休克、心悸、周围性水肿甚至死亡。
一旦诊断成立或怀疑本病时即应给予治疗。除了改善饮食营养外,需口服维生素 B1,同时使用烟酸、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湿性脚气病应肌内注射维生素 B1,连续 7~10 天,以后改为口服。
本病如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可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
症状
一般表现为走路出现不稳,疲乏,还可出现眼球震颤、记忆力严重下降、精神意识错乱或者昏迷。严重的可出现休克、心悸、周围性水肿甚至死亡。
脚气病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肌力下降(随意运动功能减退)、肌肉酸痛;
眼球震颤、健忘、定向障碍(失去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共济失调(肢体运动不平稳与不协调)、精神错乱、意识障碍、谵妄(意识障碍、行为无章、没有目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和昏迷;
严重记忆和定向功能障碍;
软弱、疲劳、心悸、气急;
厌食、恶心、呕吐、尿少及周围性水肿(四肢水肿);
急性循环衰竭(也叫休克,血压下降,重要器官衰竭),可出现气促烦躁、血压下降、严重的周围型发绀(四肢皮肤变冷,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心率加快。
脚气病性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等。
病因
脚气病性心脏病是由维生素 B1 缺乏导致的,和饮食结构不合理、慢性胃肠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慢性酒精中毒等密切相关。
脚气病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维生素 B1 缺乏是脚气病性心脏病的病因。
哪些人容易患脚气病性心脏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长期食用精白米或米饭蒸洗不当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慢性胃肠炎吸收不良者;
长期营养缺乏者;
慢性消耗性病者(比如恶性肿瘤、肺结核等);
慢性酒精中毒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气促烦躁、血压下降、严重的周围型发绀、心率加快、休克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肌力下降、肌肉酸痛;
眼球震颤、健忘、定向障碍、共济失调、精神错乱、意识障碍、谵妄和昏迷;
严重的记忆和定向功能障碍;
软弱无力、疲劳、心悸、气急;
厌食、恶心、呕吐、尿少及周围性水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气促烦躁;
血压下降;
严重的周围型发绀;
心率加快;
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心血管内科
营养科
急诊科
医生应如何诊断脚气病性心脏病?
当医生怀疑时脚气病性心脏病时,除询问病史、症状和进行体格检查外,还会结合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胸部 X 线检查、心导管检查等检查结果才能确诊。要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等鉴别。
具体包括:
胸部体格检查:医生可根据胸部体格检查结果对患者心脏情况有个大致判断,有利于选择进一步检查项目和治疗措施。
血液检查:检验科将抽取您的血液进行检查,通过对血液中的焦磷酸硫胺素(TPP,与维生素 B1 密切相关的成分)分析,来确定疾病是否是维生素 B1 缺乏所致症状。
心电图检查:超声科医生将会让您心情先平静后,平躺下,将电极片粘贴在您的胸口附近,通过心电图对心脏的监测,可以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又称 Holter 检查,可连续记录患者 24 小时的心电活动,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分析患者心电活动特征和明确诊断。
胸部 X 线检查(胸片):在您进入检查室以前将您身上的所有金属部件取下。胸部 X 线检查可以看出心脏的外部病变情况。
心导管检查:医生将使用一条特殊的导管,通过血管进入心脏血管,对需要诊断的部位给予造影剂,获取心脏的诊断信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表现?发病多长时间?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者缓解?
既往有哪些基础疾病?
是否经常参加剧烈运动?
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是否酗酒?
有没有造影剂过敏史、药物过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
能自愈吗?
治疗方案有哪些?我应该如何选择?
会不会有后遗症、并发症?
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现在多数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治疗方式为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加上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维生素 B1
烟酸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经过正规治疗后,预后较好,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或误诊、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猝死或死于心力衰竭。
日常注意
脚气性心脏病主要与日常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规范药物治疗、有病情变化及时复查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按时、按量服药,不可停服或漏服,如有严重药物副作用请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治疗期间每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此后每年至少复查一次,主要复查抽血检验指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
饮食:清淡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每日约 500 克),少吃或不吃高脂肪、油炸物。减少碳酸盐软饮料、方便面、精制米等食品的摄入。
运动:避免久坐和长期卧床,避免剧烈运动。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运动量。
其他: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正确面对生活压力,必要时应积极寻求心理医生辅导和药物治疗。
预防
针对可变的因素:
多食用糙米,或添加硫胺素的大米;
避免过量摄入含碳酸盐的饮料,且不宜在夏季从事剧烈活动;
避免长时间使用利尿药;
采用烘烤或煮沸方式处理含硫胺素的食品,如蟹和鱼类。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积极治疗慢性胃肠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慢性酒精中毒等原发疾病,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治疗期间应该及时加强营养。